农村近些年来出现一种异常的现象,大批量的有劳动能力的农民,逐渐离开了土地,离开了农村,离开了父母,去城市打工谋生。
这样一来,农村就只剩下年过六十岁以上的,七老八十的老人了,孤苦伶仃地留守在老家农村,农村空心化现象逐渐突出,老人们都成为空巢老人了。
这些留守的空巢老人,虽然他们年老力衰,没有条件跟随子女们进城务工和生活,但在老家农村,只要身体健康状况允许,仍然不愿放弃耕田种地,自己生产粮食养活自己,过着自给自足的孤独生活。
这些留守老人绝大多数,生活都过得不如意,非常困难,非常悲惨,难道他们的子女放弃了父母吗?能狠心把父母孤苦伶仃地放在早已空心化,人去楼空的老家农村不管?这究竟为什么?

作为农村人,从表面来看,外出打工的子女,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自己的父母,被众人称之为“有孝敬的子女”,而那些长年累月既无赡养老人的钱供给,又无人回家看望老人,只有过年回家一次,过完年什么也没有留给父母,就匆匆地去城里务工去了,这样的子女,被大家认为“忤逆不孝的子女”,并且占比非常多。
难道他们真的没有“孝敬父母”的心吗?真的放弃了为农村老家父母养老送终义务了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是这些进城务工农民的一种无赖,是别有原因的。
①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常态。农村由于上个世纪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农村出现非常非常多的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
这些独生子女户,父母依据计划生育政策,只养育一个子女,如今子女都成家立业了,有的考起了大学,在城市里安家了,由于种种原因,就只能把父母放在老家农村生活,绝大多数成为打工人,成家立业后去了城市打工,寄居或在城市里安家了,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回家看望家里的父母。

这些独生子女户的孩子,他们在城市里生活,因经济收入过低,需要养家糊口,结婚生子以后,又要负责养育孩子,供孩子上学读书和吃喝玩乐,并且都要承担繁重的房贷车贷,还有夫妻双方的父母都需要养老和生活,所以,这些独生子女的经济负担确实非常重。
这些独生子女结婚后,都是妻子当家,管理家里的经济大事,加之每一个家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家庭矛盾,导致丈夫的父母养老资金,安排过少,照顾不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实并非是孩子不孝顺父母,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状态,多亏了这些独生子女的父母,到老了在农村过着孤苦伶仃的困难生活。
②进城务工的子女都是生活非常困难。现在农村的一对青年小夫妻进城务工,无论生育一个两个还是三个孩子,只能丈夫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妻子承担抚养孩子照顾城市里的小家庭。

农村人在城市里养育孩子,只能依据城市人抚养孩子的办法,上昂贵的幼儿园,上城市里的私立学校,并且还要上形形色色的补习班,还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和玩好,没有坚实的家庭经济实力,是办不到的,因此丈夫拼命赚钱,妻子照顾孩子还要找零工挣钱补贴家用。
他们进城务工,是租房子住还是买房住,沉重的房租或房贷车贷,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一个家庭,在城市里生活,一切都靠钱来处理,没有钱就意味着要过苦日子。
因此,这些在城市打工和生活的农村人,只能拼命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和养活自己,供孩子上学和吃喝玩乐,供沉重的房租或房贷车贷,剩下的钱就几乎没有了,为零了,怎么能够省下钱来供养农村老家,年迈的父母,所以,他们往往是“人长衣袖短”,“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父母养老和生活,无能为力,并非他们“忤逆不孝”,放弃农村老家的父母不管,确实是一种非常无奈的事情。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留言区里交流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