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里,聪明人都懂:有关系就一定要用!

职场资深秘书 2024-12-26 22:10:15

昨天,几位老友凑在一块,吃了个便饭。席间,一个朋友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家中亲友来电,询问关于其侄儿高考志愿填报的困惑。

侄儿成绩不错,高出重点本科线百余分,可面对如此多的高校与专业,一家人犯了难,既不知哪所院校最为适合,也不明哪个专业前景广阔。家中长辈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他,希望他能给指点一二。

恰巧在我们聚会的桌上,当然也成了我们谈话的话题。

但是大家并非意见一致,有人选择专业应放在首位;有人则主张,学校的品牌,是步入社会的第一张名片,学校必须是首选;还有人指出,学习的城市,文化氛围与就业机遇很重要,应首先考虑。

正当大家各抒己见,争论难分高下之际,一位老友的话让人无法争辩:咱们都这把年纪了,怎么还这么纠结呢?选学校、挑专业,说到底还是得看家里能提供哪些资源。

比如,家里有人在金融界深耕,那金融类自然是首选;若是有政界人脉,法律、公共管理这类利于公考的专业便是捷径。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回想起自己的高考岁月,我不禁想起了远房的表哥。那时,表哥的姐姐,也就是我的表姐,特意来电建议我报考自动化专业,理由是她的丈夫在单位已晋升为中层,能为我未来的就业铺设道路。

然而,年轻气盛的我,一心向往自由与独立,最终拒绝了这份好意,选择了自己认为更有挑战性的道路。

类似的故事,在另一位朋友身上也上演过。他的一位亲戚在一家银行担任要职,力荐他报考财务相关专业,以期未来能有所助力,但他同样选择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忽略了这份宝贵的建议。

岁月流转,我们各自在职场上摸爬滚打,曾经的棱角被现实一点点磨平。目睹了身边不少因家族关系而轻松获得晋升机会的同事,心中除了淡淡的嫉妒,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与羡慕。

就比如我那位在国企工作的朋友,家中有一位在市政府担任要职的长辈,但他始终秉持着自力更生的原则,从未向长辈开口求助。他坚信,凭借自己双一流大学的学历和不懈的努力,定能在职场上闯出一片天地。

然而,七八年的光阴过去,他依旧未能跻身中层管理之列,反而在与“关系户”的竞争中屡屡受挫。直到去年,他才终于意识到,是时候放下那份不必要的骄傲,尝试着去寻求长辈的帮助。遗憾的是,此时的长辈已退居二线,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段经历让他懊悔不已,后悔当初没有听从朋友们的劝告,总认为求人办事有损颜面。他这才明白,关系网并非一成不变,它也有其时效性,一旦错过最佳时机,再想弥补便难上加难。

十多年的职场生涯,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单位这个复杂的社会网络中,即便是比你高半级的人,也必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与资源。我们不应轻易地将他人的成功归结为“靠关系”,更不应因此而心生轻视。

随着年岁的增长与阅历的丰富,你会逐渐发现,在体制内,关系往往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甚至在某些时候,它的作用超乎想象。

正如网络上流传的段子所言:你或许需要耗费数周时间准备材料、沟通协调,而对方一个电话便能轻松搞定。这样的对比,虽显残酷,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分享这些,并非鼓励大家去盲目攀附关系,而是希望我们都能学会更加成熟地看待这个世界,善于识别并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

当然,这一切都应建立在尊重与感恩的基础上,切莫因一时的功利心而失去了做人的底线与原则。

0 阅读:48

职场资深秘书

简介:分享体制内经验、故事,带您了解体制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