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白帝的情报不重要诸葛亮的北伐不会成功

书生闲谈 2022-05-10 11:27:44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风起陇西》,说到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曹魏,因为蜀汉打入曹魏的间谍白帝,传递了假情报,这才导致蜀军的部署失误,最后因为马谡丢了街亭,蜀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最后诸葛亮率军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其实白帝的情报没错,而诸葛亮的北伐也不会成功。

在剧中白帝传递的魏军情报是张郃不走番须道,改走瓦亭道,因此诸葛亮决定亲自率领主力迎击张郃,当然番须道也不可大意,因此派马谡把守街亭,这完全就是扯,并且瓦亭道,张郃也不可能走,行军太慢了,在历史上张郃走的是陇坻道,

因为街亭离陇坻道山口才几十里,因此马谡守住了街亭,就能保证蜀军的首战不败,丢了就是首战失利,影响全军士气,而诸葛亮本来就是亲率主力北伐进攻的,曹魏是守方,这情报正不正确都无关,如果诸葛亮知晓了张郃走陇坻道,

顶多也就是快速行军,派兵把守陇坻道山口,依据地利阻挡魏军,并且也会迎击张郃,两军的胜负也很难说,相持就是比拼国力,蜀汉比得过曹魏吗?而历史上诸葛亮是亲率十万大军主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在甘肃境内),

也是诸葛亮力排众议,派马谡当先锋大将,率先领兵前往街亭,都说是马谡大意失街亭,也不想想诸葛亮是北伐,是进攻方,本来马谡是应该要出街亭的,结果张郃出奇兵,竟然不走番须大道,改走废弃的古道陇坻,更快一步占领了山口,

因此马谡只能退守街亭,至于马谡是不守城,跑到南山驻军,被张郃断了水源,导致兵败,已经无关紧要了,就算马谡守住了街亭,等到了诸葛亮的大军,此时也是两军相持,蜀军只有十万,而曹魏两路分兵,一路番须冒充主力,一路陇坻,

从这也可看出,曹魏军力更充足,而马谡失了街亭以后,诸葛亮马上就率全军撤退了,按照陈寿《三国志》的说法,是诸葛亮政治才能很牛,军事才能平平,不好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但是诸葛亮以攻为守的国策,倒是符合退兵的理由,

本来就是用进攻代替防守,因此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就是大军稳步推进,即使前军受挫,中军和后军也能支援,更能降低兵损,这也是中国古代正常的进攻模式,大军向前推进,一路攻城拔寨,一旦进攻受挫也可以有序的退兵,

电视剧《风起陇西》中说,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大败而回,其实没有大败,也就是马谡率领的先锋军败了,而蜀汉的主力并未受损,被诸葛亮安然带回了汉中,当然因为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是托了两位大臣,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李严,

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是朝政大权一手抓,而李严空有托孤大臣之名,却并无实权,作为益州本土势力代表的李严,怎么可能服气,因此就想自立为巴州牧,与诸葛亮的益州牧相争,而诸葛亮的北伐失败,就是李严打击诸葛亮的好机会,

最后只能是马谡来背锅了,本来打仗胜败是兵家常事,马谡一场败仗就被砍了,这样砍下去,领军将领就不够用了,等到后来诸葛亮收拾了李严,彻底稳定后方,第二次北伐,和第三次北伐,都是稳步向前进军,不求大胜只求不败,

只有司马懿看透了诸葛亮,因此经常是高挂免战牌,诸葛亮不可能不顾一切的进攻,也只能两军相持,比拼国力,蜀汉必败,吃完了粮食就得撤兵了,也因此情报其实不重要,兵法在于奇正二字,诸葛亮出正兵,情报的影响很小,

如果敌方还比己方强大,那情报的作用微乎其微,只有出奇兵才是情报的关键,例如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天降神兵于长安城,而剧中白帝传递的那几条道路,就算是废弃的陇坻被传递到了,也没什么多大影响,冷兵器时代还是实力更重要。

0 阅读:5
书生闲谈

书生闲谈

书生闲谈,畅谈古今未来中华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