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这在春节的热闹里头,有着特别的讲究。这一天,要是把“吃1样,忌1事”做好了,那寓意着合家团圆、日子顺风顺水,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可不能丢。
先说这“吃1样”,吃的就是合子。
合子这吃食,模样就像个大饺子,又大又圆乎,它的皮儿是用白面擀出来的,软乎乎又带着点韧性。馅料可丰富了,家里人爱吃啥就包啥。
常见的有韭菜鸡蛋馅,嫩绿的韭菜,鲜黄的鸡蛋,搅拌在一起,那香味闻着就叫人直咽口水;还有猪肉大葱馅,肥瘦相间的猪肉,剁得细细的,再加上辛辣提味的大葱,味道醇厚,咬上一口,满嘴留香。
做合子也不难,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工合作。长辈揉面,面团在他们手里就像有了生命,不一会儿就变得光滑细腻。
年轻人擀皮,手法虽然比不上长辈娴熟,可也擀得有模有样。孩子们也不闲着,帮忙递这递那,看着大人包饺子,眼睛里满是好奇和期待。把馅料包进面皮里,再把边捏出好看的褶子,一个圆滚滚的合子就成型了。
往平底锅里倒上点油,等油热了,把合子放进去,小火慢煎。不一会儿,锅里就飘出阵阵香气,合子的外皮变得金黄酥脆,咬一口,“嘎吱”作响,里头的馅料,鲜香四溢。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乎的合子,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这就是家的味道,团圆的味道。
在老一辈眼里,合子形状圆滚滚,寓意着团圆美满,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这大年初三吃上一顿合子,心里就像被填满了一样,踏实又满足。
“忌1事”,这忌讳的事儿,就是忌出门拜年。大年初三在过去,又被叫做“赤狗日”,传说赤狗是熛怒之神,这天要是出门,容易和人发生口角,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虽说现在大家都知道,这是迷信的说法,可这个传统一直流传下来,更多的是给人们,一个休息的理由。
大年初一初二,走亲访友,忙得脚不沾地,到了初三,就该好好在家歇一歇了。
一家人聚在客厅里,泡上一壶热茶,茶香袅袅升腾。父母聊聊过去的事儿,那些艰苦却又充满希望的岁月,让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
孩子们在一旁玩着游戏,笑声不断。要是天气好,还可以一起坐在阳台上,晒晒太阳,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这大年初三的“吃1样,忌1事”,承载着老一辈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吃合子,把团圆和幸福吃进肚子里;忌出门,在家里好好陪伴家人,享受亲情的温暖。
这些老传统,就像一根无形的线,把一家人紧紧地连在一起。不管时代怎么变,这些传统都是我们的根,是家的符号。
在新的一年里,守住这些传统,让日子越过越甜,让亲情在岁月里愈发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