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后气温起起伏伏,前一天可能还是暖洋洋的,第二天就立马骤降十几度,冷得猝不及防。
然而这样的天气,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
北京安贞医院的专家表示,气温骤降下身体里会出现“凝血剂”,从而可诱发急性心梗发作!

“凝血剂”是怎么回事呢?天气降温,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心梗呢?


01
气温骤降下
身体竟会出现“凝血剂”
2022年我国的医学家们开展了一项温度与急性心梗发作的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发现,不适环境温度(尤其是低温)可迅速增加急性心梗发作风险,我国约13%的急性心梗发作和不适环境温度有关。

为什么冬季低温天,心梗容易发作呢?
专家解释,这不仅和血管骤然收缩有关,还和身体里出现了“凝血剂”密切相关!
1、“凝血剂”是如何产生的?

天气冷了以后,每个人都会出现血液黏稠度增加的情况。
对于没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普通人,血管可以自行调节,所以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冠心病,其血管调节能力有限,血液粘稠度增加后,血液就像加入“凝血剂”,流速会变慢。

当血流到了血管的狭窄处,就容易形成堵塞,导致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梗。

2、心梗发作时易忽视的症状
及时识别心梗发作的症状,对于挽救心脏至关重要,下面是专家为我们总结的容易被忽视的心梗症状。



专家还指出,天冷时“凝血剂”造成的心梗,会伴有手指感觉刺痛、发麻的特殊症状。

当手指末梢出现发麻,伴有胸闷、胸痛等症状时,就要引起重视了。
02
心梗预防指南
助你平安过冬
冬天该如何预防心梗呢?
北京安贞医院给我们支了三招,叔叔阿姨们可要记好了!

1、保证饮水量
冬季好好喝水,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预防心梗。

段主任表示,经过一整晚的睡眠,人体的血液黏稠度会增加,建议起床后喝一杯水(300-500毫升)。
起床2小时后或早饭后,可以喝第二杯水;

然后在十点钟左右,可以喝第三杯水;
到了中午,记得再喝一杯水,午饭前后都可以;
下午两点到四点,也要记得喝一杯水,补充水分;
晚饭左右,喝半杯水;
晚上八点入睡前,再喝半杯水即可。

正常人一天下来饮水量(喝水、喝汤都是)能有1500-2000毫升就可以了。
但如果是心脏病患者,例如确诊心衰,喝水过多就会增加心脏负担,这就要在医生建议下控制饮水量。
2、天冷宅家,天暖出门社交
冬季早晚温度较低,专家建议大家可以中午太阳出来,暖和点再出门逛街、活动等。
有研究表明,经常社交可能会延长老年人的寿命。因为外出社交,会让人愉悦,这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但如果一整天的气温都比较低,最好一天都不出门,尤其是有基础心脏疾病或高危因素的人群。

3、不同剂型的硝酸甘油区分使用
硝酸甘油有不同的剂型,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又该如何使用?
硝酸甘油药片:这个片剂是最常见的,当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作为急救,可以在舌下含服一片,同时休息,5分钟后如果有所缓解,事后记得也要去医院就诊。

如果5分钟后症状没缓解,可以含服第二片,然后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注意:急救药品不能无限制服用。
硝酸甘油气雾剂:和片剂的用法用量相似,1喷=1片。

出现不适后,对着舌下喷一下,喷完后记得闭住嘴巴,让药物快速吸收。
喷了两次后胸痛没有缓解,也建议及时就医。
硝酸甘油贴片:临床中使用贴片较少,用的时候是贴在身上,通过皮肤持续吸收,来缓解胸痛。
提醒:用药谨遵医嘱。
备用的药物注意有效期,如果是气雾剂,每次用完后记得拧好盖子,避免挥发。
血压降低时,不要贸然用硝酸甘油,否则可能会让血压更低,导致病情加重。
胸痛时,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建议尽早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