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俄总统普京将于12月6日对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进行工作访问。此外,佩斯科夫还透露,普京还将就新一轮巴以冲突问题与阿联酋和沙特进行磋商。 12月6日,普京就出访了阿联酋,还有4架苏-35S全程护航。
出动战斗机全程护航其实也是较为少见的,这也在释放一些政治信号。首先,表达普京在面对西方战略挤压时的强硬立场;其次,表达俄罗斯与中东国家之间较高水平的政治互信;再次,中东国家也要借机表达对西方的一定不满和政治自主性伸张;最后,俄罗斯也要推广自己的主战装备,维护之前的装备制造市场。
中东地区与俄罗斯的关系相对紧密,其源于二战后美苏合伙对英法在阿拉伯地区和北非地区殖民地的拆分,以及之后冷战时期建立起来的复杂政治网络。2000年以后俄罗斯的重点转向叙利亚和伊朗。对于俄罗斯来说,中东最为核心的作用就是作为与美欧博弈重要的侧翼,一方面可以避免外交孤立,另一方面则是很现实的战略价值,特别是在国际油价等问题上,俄罗斯有着很现实的战略需求。
这些在2011年后变得更为显著,“阿拉伯之春”之后多个政权被推翻,引发了阿拉伯国家的担忧和恐惧。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持不干预的立场变得更受欢迎,俄罗斯也借机深化了与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关系。这点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更为显著,特别是2015年俄罗斯通过全面介入叙利亚内战、支持阿萨德政府的形式跳出了乌克兰的战略困局,形成了新的战线。
中东的侧翼作用可以说被俄罗斯玩出花来。时至今日,在俄乌冲突仍然在持续的今天,俄罗斯变得更有必要对中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活动,以此保持战略的灵活性。随着10月7日巴以冲突再度爆发,俄罗斯继续深入与中东国家进行合作的机会窗口也在扩大,支持巴勒斯坦、真主党武装和伊朗的大战略依然在撬动局势。
当然,相对于美国,俄罗斯在中东的干预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俄罗斯的战略资源被大幅度牵制于乌克兰的情况下。俄乌冲突大约还会持续至少1-2年,在此期间俄罗斯依然需要持续缓解外部外交孤立,并获得更多战略上的支持。目前俄乌冲突的僵局正朝着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这会是个相对而言较好的消息。俄罗斯也需要对后乌克兰危机时代进行更多的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部分动员后制造业的复苏可能是其中一个变量,这意味着如果乌克兰危机结束,俄罗斯动员的庞大产能需要有地方宣泄,中东可能会是个重要的目的地国家。同时,俄罗斯与欧洲的和解不会那么容易,中东的战略重要性也会提升,这意味着俄罗斯会倾注更多的资源。
中东现在再度处于多个大国的影响范围内,如果操作得当,是可能有一些新兴权力出现的。沙特已经有不少改革动作,他们显然是在积极进行这样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