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海南发现山头形似毛主席,毛新宇:真像我爷爷仰卧在山上

洲洲谈军事 2023-03-03 01:43:04

“它不是雕刻家的精心造型,也不是画家的妙苑丹青,更不是纪念堂中的水晶棺,它不在首都天安门广场,而在遥远的热带宝岛海南,它是那样的神形相似,叹造化之鬼斧神工……”

“太像主席了,特别是脸部更像。”

“真是天工造化,太像我父亲毛泽东了。”

“真像我爷爷仰卧在山上。”

……

这些惊叹不绝的赞誉,有些出自著名学者,有些出自新中国的开国将军,有些则出自毛主席的儿媳和孙子,他们所说的都是一个地方,坐落在海南乐东县境内的毛公山。

毛公山的发现与奇闻

毛公山原名保国山,长约4000米,中部有一座高约630米的花岗岩山。1991年,当地一位干部从北京学习归来后,来此地检查工作,无意中发现保国山上裸露的岩石形状,和敬爱的毛主席相似。与山体相连来看,犹如毛主席安详仰卧于苍穹之间。

这一消息很快不胫而走,引来周围不少群众前来端详,当地政府还特地派人前来实地测量,种种巧合被专家称为“奇观”。

山体形似脸部的地方,长约183米,与毛主席身高183厘米巧合;均匀长成的野生林,犹如毛主席油亮后梳的发型;那颗独特的大痣,也是由十多棵树木自然组成;一双安详合闭的眼睛,常年有潺潺的清泉流出。

图丨毛公山景色

更加巧合的是,连着山的南侧,便是保塔山,海拔834.1米,与中央警卫部队编号“8341”巧合。保国山的东部是东方红村,西部是保国村,南有从共村和抗美村,北有解放村。

此外,在保国山的附近,还有“英雄石”、“韶山第二冲”、“保国八达岭”等自然景观。大自然的玄妙与历史紧密相连,让专家也不禁感叹:

“保国的发现是毛主席生前‘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唯独未到海南来’的英灵宿愿。”

这一酷似毛主席的自然景观的发现,立刻被层层上报到了中央,并得到国家环保局的认可,保国山自此更名“毛公山”,并吸引了毛主席亲属和许多高级官员前来观赏。

毛主席的女婿孔令华曾多次到毛公山考察,表达了对毛公山投资开发的强烈意愿。1993年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和丈夫王景清来到海南,看到毛公山时激动地连声说:

“太像了,太像了……挺像我爸爸的形象!”

图丨毛公山全景

毛公山被意外发现之后,也引发了一串串奇特的故事。

1993年10月,20多名中央老艺术家来到毛公山下,为当地的百姓义演。当天从早上开始一直天气晴朗,在演出开始之后,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片乌云,将整个演出场地罩的十分凉爽,而毛公山上却是阳光普照。

当演到最后一个节目,饰演毛主席的演员登场,向台下观众抬手致意时,天空中突然飘起了丝丝细雨,等义演结束,观众撤离之后,场内顿时下起了倾盆大雨,而场外仍旧海风轻拂。

面对此情此景,人们不禁感叹:“这不是雨,是主席他老人家看见万人集会纪念他,流下激动的泪水。”

图丨毛主席亲属登台与演职人员在毛公山下高歌

无独有偶,两年之后,毛公山敬拜堂内的香烛、烛架被搬走的当天晚上,2000多只黑色的蝴蝶涌入敬拜堂,在炉台上来回飞转,持续了整整七天之后才离去。自然学家解释说这是“天气反常”的征兆,而在游客看来,这却是“蝶恋毛公”的一种壮举。

毛主席的一生虽然没有去过海南,但他对于海南的关注却始终没有减少。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就为琼崖革命斗争作出许多重要指示。

对琼崖革命指明方向

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琼崖地委机关紧急撤离海口,以农村为依托继续坚持斗争。同年,杨善集奉命来到海南指导工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定琼崖党组织的主要任务:

揭露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罪行,恢复各级党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工农武装,反抗反革命的白色恐怖。

自此,中共琼崖地委改为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杨善集担任特委书记,并兼任军委主席,地委书记王文明担任常委。琼崖讨逆革命军成立之后,中共琼崖党组织终于掌握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9月,为了配合秋收起义,杨善集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举行全琼武装暴动,并在椰子寨打响了暴动的第一枪。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椰子寨战斗失败,杨善集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王文明率领部队返回后方,重整旗鼓。

图丨椰子寨战斗遗址

两个月之后,琼崖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召开,明确提出开展土地革命,并将讨逆革命军改为工农革命军。会议之后全琼又掀起了暴动高潮,不但建立了琼崖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还形成了琼崖革命根据地。

琼崖革命党人的努力,恰好和毛主席在革命道路上的探索方向是一致的。

1930年王文明不幸病逝,冯白驹接任特委书记,并借道香港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周恩来听完琼崖革命的情况后,指出“要抓住红军、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三件大事,依靠群众坚持斗争”。

周恩来的这些指示,实际上是传达了毛主席“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肯定了琼崖革命党人在探索革命道路上的正确方向。按照毛主席、周恩来的指示,冯白驹在革命斗争中建立了坚强的领导集体,为之后琼崖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开始后,琼崖特委派人到香港寻找党组织,几经周折终于接上了关系。冯白驹随即赶赴香港,向组织请示汇报工作。组织上向冯白驹传达了瓦窑堡会议精神,对琼崖特委的工作作出了指示。

图丨冯白驹旧照

为了贯彻中央团结抗战的主张,琼崖特委主动联系国民党当局,结果国民党趁机将其逮捕,企图以此为压力,迫使我党让步。经过中央领导人的反复交涉,以及迫于广大群众的压力,蒋介石下令无条件释放冯白驹。

出狱后的冯白驹担任特委常委,并按照特委的指示,与国民党当局重开谈判。在谈判中,冯白驹坚决按照毛主席“独立自主”的原则,围绕“独立”二字进行谈判。迫于形势,国民党当局接受了我党的“独立自主”原则,改编琼崖红军为琼崖抗日独立队,冯白驹担任独立队队长。

1940年,毛主席在延安亲自接见了琼崖特委书记李明,听完他对冯白驹的介绍后,对冯白驹的工作安排作出重要指示,并亲自给冯白驹拟定了读书书目,希望他多抽时间看书学习。

为了加强琼崖抗日斗争的领导力量,毛主席又相继派多名有经验的干部前往海南,琼崖特委也按照毛主席和中央的指示,让冯白驹继续担任特委书记,并对独立总队领导机关进行了调整和充实。

图丨毛主席在延安

毛主席对于冯白驹工作安排的重大决策,直接关系到琼崖抗战乃至琼崖革命的大局,后来的实践证明,毛主席的决策是英明正确的,冯白驹保证了党中央的政策得到正确贯彻,琼崖党的领导集体也更加团结。

尤其在建立无线电台之后,琼崖特委都是在以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央领导下工作,很多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都能得到中央和毛主席的及时指示,因此斗争的发展比较顺利。

对解放海南岛三次电示

作为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的战略意义仅次于台湾。1949年解放军渡过长江后,蒋介石主动将主力部队撤至东南沿海几个岛屿,企图凭借海空优势,完成所谓的“复兴大业”。

驻防在海南岛的国民党部队由薛岳统一指挥,当时他手中握有5个正规军,加上地方武装,在岛上构筑了“伯夷防线”,采用海陆空立体防御方针,可以与马奇诺防线相媲美,达到长期固守的目的。

但这一支部队大多数是由在大陆被歼的残部重建而成,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

图丨薛岳旧照

新中国宣告成立之后,三野乘胜追击发动了金门登陆战役,但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造成了解放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失利。因此在对海南渡海作战上,毛主席给予了高度关注。

在出访苏联的途中,毛主席亲自起草了对四野的指示电报,对渡海作战规律作了初步总结:

“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的经验不相同,即必须注意潮水与风向,必须集中能以此运载至少一个军的全部兵力,与三天的粮食,于敌前登陆建立稳固滩头阵地,随即独力攻进而不倚靠后援。”

1950年初,身在苏联的毛主席再次致电四野主要负责人,提出“取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的指示,同时明确指出海南岛作战的两个有利条件:一是有冯白驹的配合,二是敌人战斗力较差。

在结束访苏的同一天,毛主席根据中央转来的报告,第三次对四野渡海兵团发出指示:“以运输准备确有把握而后动作为原则,避免仓促莽撞,造成过失。”

图丨毛主席首次抵达莫斯科

与此同时,冯白驹按照毛主席和中央的指示,带领党政军民做好迎接大军的工作,对顺利解放海南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琼崖纵队人数已经近两万人,并建立了以五指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完全有能力完成毛主席下达的迎接任务。

短短60天的时间中,冯白驹一面指挥琼崖纵队牵制敌军兵力,一面领导各县支前委员会,积极做好迎接的准备工作,配合临时人民政府发放40万解放公债,筹集5万多石粮食,组织起6万多人的支前队伍,收集170多艘木帆船,动员400多名船工,潜渡过海,协助解放军作战。

同时,还有30多名党政军干部分批潜渡雷州半岛,向野战军计师报告海南敌军布防的变化,以及各种水文气象资料等情报。

根据冯白驹的建议,四野主要负责人开会研究决定,对解放海南岛采取“分批偷渡与积极准备大规模强渡,两者并重进行”的作战方针。

图丨四野战士进行水上作战操练

经过两个月的刻苦训练,四野的将士官兵克服了晕船和不会游泳的困难,在琼崖纵队的接应下,分两批四次潜渡成功。大规模强渡开始后,渡海大军势如破竹,只用了58天的时间,就解放了海南全岛,取得了海南岛战役的胜利。

1950年5月,毛主席指示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海南岛解放。海南岛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也是坚持孤岛23年海南军民的伟大胜利。海南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奠定海南岛发展基础

海南解放之后,毛主席根据海南的实际情况,作出专门指示指导海南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之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严厉的封锁禁运,东南亚一些产胶国,更是在英美两国的控制下,颁布了严苛的“封关”法令。

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橡胶广泛用在各个领域,解放初期我国所需的天然橡胶从东南亚产胶国进口,在“封关”之后变得极为短缺。毛主席适时提出“因地制宜、自力更生”的发展原则,决定在华南地区大规模种植橡胶树。

图丨海南人民开垦种植橡胶树

经过相关科研人员和苏联专家一年多时间的考察,政务院下发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争取10年后年产干胶10万吨,达到橡胶自给的目标。

按照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海南各级政府将橡胶种植作为主要任务,不但设立了橡胶生产管理机构,同时还建立了5个国营橡胶垦殖场。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正式成立后,冯白驹亲自担任局长,领导海南橡胶开发工作。

当年,海南第一次开始大规模种植橡胶树,面积达到了近30万亩。经过多年的发展,海南已经成为全国最大和最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为我国的橡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打破了“北纬15°以北为橡胶种植禁区”的断言。

除了奠定海南天然橡胶发展基础外,毛主席还推动了海南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图丨海榆中线公路修路场面

在海南解放前,全岛公路通车仅有1000多公里,甚至都没有一条纵贯全岛的完整公路。海南岛解放后,国民党当局不断派遣特务潜入海南,进行武装破坏活动,严重影响了海南社会的安定。

为了安定社会秩序,加快海南的建设和发展,毛主席和中央决定加强海南的基础设施建设。随即政务院发出指示,成立华南国防公路建设委员会,在海南进行大规模的筑路工程建设。

解放军近万名官兵浩浩荡荡开进海南,与全岛10万民工一起建设海榆中线公路。

在公路进入最艰难的1953年后,毛主席亲笔题词“加强防卫,巩固海南”,成为海南建设的指引,也是对广大筑路工人的极大勉励。面对超乎想象的施工难度,筑路工人们充分发扬革命精神,逢山开道,遇水架桥。

图丨海榆中线公路通车仪式

在筑路过程中,先后有200多名工人光荣牺牲,但这些并没有吓倒筑路大军,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全长296公里的海榆中线公路全线贯通,让黎族和苗族同胞走上了致富的希望之路。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海南岛从人背肩扛修建海榆中线公路,构建完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从昔日贫穷落后的边陲小岛,变成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都离不开毛主席和中央的极大关注,这也是海南人民无比敬重和怀念毛主席的重要原因。

0 阅读:3

洲洲谈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