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李银桥之子透露:因为一个鸡蛋,毛主席到去世都没原谅父亲

洲洲谈军事 2023-03-19 23:45:00

2019年,李银桥的儿子李卓韦登上电视荧幕,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所穿的礼服,同时,李卓韦还透露了一件事,因为一个小小的鸡蛋,毛主席直至去世,也没有原谅他的父亲李银桥……

“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

1959年国庆节的前一天,毛主席吃过两次药之后,依旧不能入睡,他只好再次坐回到沙发上,一杯接一杯喝茶,一支接一支吸烟。当时毛主席的办公桌上,已经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报告,其中都提及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饥荒。

那年的夏天,旱灾极为严重,一个多月见不到一滴雨,以至于秋天粮食大欠收。为了保证群众都有粮食吃,各地的干部不得不降低定量标准发粮,以至于到最后大人和孩子都吃不饱。

然而,当时很多人还不了解这些困难,北京的大街小巷正张灯结彩,准备迎接建国10周年大庆。

图丨1959年共和国10周年阅兵式

国庆节之后,毛主席立刻乘坐专列南下视察。进入山东之后,毛主席看到的,是龟裂的土地和白花花的盐碱地,进入安徽后,田地里看不到丰收的庄稼。毛主席一路凝视沉思,一支烟接着一支烟地抽,口中不禁喃喃道:

“天灾人祸啊!”

当专列行驶到合肥时,映入毛主席眼帘的,到处都是一片漆黑,整座城市看不到丝毫灯火。当地的负责人汇报,合肥地区主要靠水力发电,但由于长江水流枯竭,已经无法发电。

凝望着黑沉沉的城市,毛主席仍旧在不停地吸着手里的烟,过了许久,毛主席看着身边的工作人员,讲起了历史上几次有名的大灾荒,然后问身边的人:

“没骨气的国家是不敢顶的,你们敢不敢顶?”

大家异口同声说“敢顶”,毛主席将手拍在桌子上,挺起自己的胸膛说道:“他越压我们越要顶!”

图丨毛主席视察合肥

为了共同度过难关,中央不得不将口粮定量减到最低限度,同时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带头,国家干部带头。毛主席回到北京之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全国人民都在定量,我也应该定量。是不是肉不吃了?你们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带这个头啊?”

就这样,毛主席的“三不”原则开始在中南海内实施,即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毛主席不仅不吃肉,而且饭也吃得很少,有时候就吃一盘菠菜或者马齿苋。

有一次李银桥帮毛主席睡前按摩,发现毛主席的脚脖子和小腿内侧已经有些浮肿,不禁忧虑地劝说毛主席要多吃些东西,增加营养。李银桥的话还没说完,毛主席就接过了话头:

“脚脖子都长胖了,你还说我缺营养。”

不久,毛主席前往武汉视察,李银桥偷偷将情况汇报给王任重,请他想办法让毛主席在湖北吃得好些,但不要直接给毛主席弄肉,否则毛主席会发脾气。

图丨毛主席与李银桥合影

为此,厨房的做饭师傅想了不少办法。他们将母鸡清炖,滤出鸡汤里的肉渣,然后将青菜叶下到汤里。毛主席喝了几口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让李银桥问问怎么回事,菜汤里怎么会有鸡汤味。

而厨房的师傅则回应毛主席:“大概是多放了一点味精。”

后来到了最困难的时候,毛主席有过一周不吃饭,7个月不吃肉、不喝茶的记录,周总理担心毛主席的身体出问题,劝说毛主席吃一点肉,没想到毛主席却反问道:“你吃了吗?”

一句话问得周总理哑口无言,因为中南海的其他几位领导和毛主席一样,同样很长时间没有吃过肉了。后来,宋庆龄听说毛主席得了浮肿病,特意从上海赶到北京,送来了一网兜螃蟹,说这是螃蟹不是肉。

出于对宋庆龄的尊敬,毛主席收下了螃蟹。但宋庆龄一走,毛主席就将螃蟹转送给警卫战士,给这些孩子们补充营养。

在领袖们的带动下,整个中南海勒紧了腰带。为了尽可能地增加一些营养,食堂的大师傅们就开始想办法,采集一些能够食用的植物,和粮食掺在一起吃。

图丨毛主席打满补丁的睡衣

最开始是采集自然生长的植物,中南海的外墙种植了不少榆树,大师傅们就将榆树的籽掺在面里,使蒸出的馒头要大一些。自然生长的植物被摘光了,人们就开始自己动手种野菜,种的比较多的是“扫帚菜”,这种野菜好生长,入口也不算难吃。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除了原本就在学校吃饭的孩子外,在家里的孩子都必须到大灶食堂吃饭,像朱德、董必武等家中的孩子都是如此。尤其是朱德,不仅把孩子们赶到了大灶食堂,还提出要求:

“不准老买好菜,不准超过大多数人的伙食标准,不准超过自己的定量。”

“我和我的孩子都不能搞特殊”

当时毛主席的女儿李讷正在北京大学读书,和其他的同学一样,李讷也重新申报了粮食的定量。放假回家的时候,毛主席问起李讷在学校的情况,李讷告诉父亲,自己申报定量的时候,压到了21斤。

女儿能主动做到为国家分担困难,让毛主席甚感欣慰,但他也担心李讷的身体是否能吃得消。李讷告诉父亲,学校考虑到学生们的身体情况,将学生的定量统一定为27斤。

图丨毛主席与李讷在北戴河

毛主席听完之后,深深地松了一口气,毕竟学生们的营养还是要基本保证。但随即毛主席又对李讷说:“井冈山时期,打仗的战士还吃不上这个定量。”

李讷明白,父亲是想让自己明白,前辈经历过更加艰苦的岁月,眼前的困难咬咬牙就能挺过去。

然而困难的日子并没有很快过去,而且似乎还更加严重。一次,一名卫士去学校看望李讷,李讷说自己在学校吃不饱,饭还没有油水,自己老觉得饿得慌。卫士回到中南海之后,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李银桥,李银桥便自作主张,让卫士偷偷给李讷送一包饼干过去。

没想到这件事被毛主席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李银桥,质问他为什么搞特殊化。李银桥辩解说别人的家长也给孩子送东西。毛主席闻言更加生气,拍着桌子对李银桥说道:

“别人我不管,我的孩子一块饼干也不许送!”

自此,再也没有人敢偷偷接济李讷,李讷因此也消瘦了不少。一个周末,李讷回到家里,毛主席破例让她在家里和自己吃一顿饭。虽然在毛主席的“三不”规定下,家里的饭也没什么油水,但在李讷看来,却如同山珍海味一般。

图丨毛主席与李讷在中南海散步

还没等毛主席下令“吃饭”,李讷已经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即使被烫得直吐舌头,李讷也没有放慢自己的动作。毛主席看在眼里,虽然十分心疼女儿,但话音仍旧平静:

“慢点吃,别着急。”

“在学校吃饭都很快,习惯了。”李讷丝毫没有掩饰,一边说话一边不停地往嘴里扒饭。很快李讷就吃完了自己碗里的饭,但还是忍不住瞟向桌上的剩菜。见到李讷这副模样,明察秋毫的毛主席心里很清楚,他随即停下了筷子,江青也将自己碗里的饭拨给了李讷。

生活上大大咧咧的李讷问江青,怎么吃得这么少。江青借口说自己最近胃不舒服,不敢多吃,说着还用手揉了揉自己的胸口,待了一会儿就离开了饭桌。而毛主席则拿起了手边的报纸,一边看一边说:

“我年轻时在湖南农村搞社会调查,有次饿了一天,讨到一碗米饭……”

李讷当时吃得正香,没有接毛主席的话:“你们不吃我就全打扫了啊。”毛主席见女儿狼吞虎咽的样子,笑着说打扫干净,三光政策不要浪费,然后又看回了手中的报纸,直到李讷将满桌的饭菜全部吃光。

图丨毛主席与李讷

在一旁目睹整个过程的卫士,心里很不是滋味,事后曾向毛主席进言,希望能给李讷更多的照顾。没想到毛主席却说:

“和全国人民比较来说,她还算好一些的呢。我心里并不好受,她妈妈也不好受。她是学生,按规定不能享受的就不能享受,我和我的孩子都不能搞特殊,现在这种形势尤其要严格。”

到了1960年冬天,饥荒的情况愈发严重。毛主席躺在他那张简朴的木板床上,身上搭着一条毛巾被,靠在床栏上一边看文件,一边想着如何解决眼前的困难,不知不觉,眼角发散出细密的鱼尾纹,头发也白了许多……

“我派你们下去搞调查,你们还吃人家的鸡蛋”

12月26日,这一天是毛主席的生日,毛主席像往常一样,靠在床上看着文件,过了一会,毛主席小声招呼值班卫士:“小封啊,我起来吧。”

封耀松急忙走到床边,照顾毛主席穿衣起床。毛主席起床后没有出去散步,而是坐在了沙发上,心事重重地在那里沉思,不时还呼出一口沉闷的粗气。封耀松见状,小声请示毛主席需不需要煮一缸麦片粥。

图丨毛主席与封耀松合影

毛主席摇了摇头,靠在沙发上,指了指办公桌上的烟盒。封耀松帮毛主席取来烟,划燃火柴,毛主席深深地吸了一口,重新靠在沙发上,然后对封耀松说:

“小封,你去把子龙、银桥、高智、敬先、林克和东兴同志叫来,今天在我这里吃饭。”

当天下午,7名卫士同毛主席坐在了一张饭桌上,没有酒也没有肉,只是炒菜的时候多放了一些油。只见毛主席举起自己的筷子,还没夹到菜又放了下来,其他人见状也放下了筷子。

“现在老百姓遭了灾,你们都去搞些调查研究,那里到底有什么问题,把情况报上来,群众有什么意见,告诉我,要讲实话。”只听毛主席缓慢而有力地说道,其他人默默点头,神情肃然。

毛主席用手指了指叶子龙和李银桥,让他们去河南广泛调查研究,然后重新环顾饭桌上的7个人,语气严厉地重复道:“要讲实话,不许说假话,不许隐瞒欺骗!”

“主席,我们讲实话!”7名卫士用力地点头。

图丨毛主席与警卫团战士亲切交谈

这一顿饭,毛主席因为吃不下去,没吃几口就放下了筷子,卫士们也吃不下去,纷纷放下了筷子。

深夜,封耀松帮毛主席煮了一缸麦片粥,劝毛主席喝过之后睡一觉。毛主席感叹,全国人民遭了灾,自己哪里睡得着啊。然后给封耀松又讲起了历史上一些大荒灾,讲了当年红军艰苦的斗争生活。

毛主席躺在床上睡不着,便坐回到办公桌前,给7名卫士写了整整三页信,告诉他们除了汪东兴,其他六个人都下去,去信阳专区搞调查研究,那里刚刚开始好转,又有救济粮吃,对身体会好一些。

出发前,毛主席再次找来李银桥等六名卫士,特别叮嘱他们,下去之后不要说自己是主席身边的人,也不要说自己是中央的干部,就说自己是省里派的工作组,这样才能调查到真实情况。

李银桥一行六人到了河南之后,省委没有分配他们去信阳专区,而是安排他们去了许昌地区,与老百姓一起吃救济粮。说是救济粮,其实也就是一些瓜菜野菜。

图丨毛主席与李银桥全家合影

李银桥当时住在一个老大娘家中,除了搞调查研究,他就发扬老八路的精神,帮老大娘扫院子打水,尽可能多的做一些家务活,坚决不搞特殊化。

就这样,李银桥一行人在许昌待了大半年,即将回京汇报的时候,老大娘见这一段时间李银桥争先恐后帮自己干活,便拿出自家老母鸡下的鸡蛋,煮好让李银桥带上。李银桥见状赶忙拒绝:

“大娘,这鸡蛋我绝对不能要,不能给你们添麻烦。”

“你们来了这里,对我们这么好,我们没什么可表达的,鸡蛋都不要,我们的心里实在说不过去。”老大娘坚持要将鸡蛋给李银桥带上。李银桥难以推辞老大娘的一份心意,便拿了一颗装进了自己口袋里。

回到北京之后,老大娘送李银桥鸡蛋这件事,不知怎么就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原本这件事在平常人看来,是一件感动人心的事,但在那个困难的年代,毛主席听了之后却不这样认为。

图丨毛主席与李银桥儿子李卓韦亲切握手

毛主席立刻找来李银桥,说我派你们下去搞调查,你们还吃人家的鸡蛋,这件事不对,要做检查。毕竟李银桥吃了鸡蛋,于是便反复检查,但始终都没有被毛主席通过。

最后这件事直至毛主席去世,毛主席也没有原谅李银桥,因此也成为李银桥的终身遗憾。

除了派身边人下基层调查,毛主席还提出了“高层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周总理、刘少奇等中国领导纷纷离开北京,深入农村获取第一手资料。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调查,中央根据调查得来的真实情况,很快制定出相应的措施,纠正了一些错误,让广大群众的生活逐渐得到恢复。

1962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15年之久的李银桥,按照毛主席的安排,前往天津工作。自此,李银桥见到毛主席的机会更少了,那一个鸡蛋的“错误”,李银桥也就没有机会再作检查。

0 阅读:5

洲洲谈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