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姓作为万姓之祖,为何今天姓姬的那么少?

晓张说 2024-11-11 15:24:27

在百家姓中,多如周姓、吴姓、王姓、鲁姓、曹姓等411个姓氏源自于姬姓,这个比例占到百家姓总共504个姓氏中的82%,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国目前所有的姓氏中,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但是话又说回来,目前的姬姓人口只有54万多,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97位,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为何现在姓姬的人那么少?

想要弄清楚姬姓为何现在那么少,就不得不先搞清楚姬姓为何被称为万姓之祖,这一切,都跟西周的分封制脱不开关系的。

西周武王灭商以后,在全国实行分封制,将功臣和姬姓宗族分封到全国各地建立诸侯,谓之“众建诸侯以番宗周”。

话说回来,分封诸侯不仅是为了“以番宗周”,本质上也是为了对全国进行一种有效的管辖和统治。

《荀子·儒效》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周公也就是周公旦了,这71国实际上只是西周初期的第一波分封,其中武王灭商封了一部分,三年以后武王去世,三监之乱爆发,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又因地制宜分封了一部分。

比如为了防范东夷反叛分封的齐国和鲁国,为了抵御山胡分封的燕国和晋国,以及为了支援燕晋而在太行山东侧分封的邢国,另外还有为了防范南方荆蛮,保障南方铜矿资源输入,而在汉水一带分封的“汉阳诸姬”。

除了这些,后来的周天子也会因某些特殊情况分封一些新的王室成员以及卿士,整个分封其实延续了整个西周时代。

比如,那个一开始分封在王畿之地的郑国,后来迁移跑到了今天的新郑一带,趁着东周王室衰微,终成东周小霸。

在这些诸侯国里,姬姓诸侯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甚至有一些根本来不及见于史册,比如单单我的老家,当初前后就被封了两个诸侯。

一个是赖国,国君为周文王第19字叔颖公,另一个是息国(就是息夫人被掳的那个诸侯国),据传其国君是周文王那个第37子羽达,均为姬姓诸侯。

《左传》曰:凡、蒋、邢、茅、胙 、祭,周公之裔也。又曰: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

被分封的诸侯要去诸侯国就任,自然要带着一大批王族前往,比如周公之子伯禽受封鲁国,一大批姬姓王族随同伯禽从关中迁到山东曲阜,是姬姓向东方的首次大迁移。

当然了,迁移并不一定就会让姬姓成为万姓之祖,这里边其实还有个原因,就是先秦时期的姓氏区别。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这个话题老张之前详细讨论过,这里就不展开太多,简单来说,就是相同父系血缘关系的人,为同姓,而氏,则是用来区分同姓在不同地方的分支。

比如进入门阀士族时代,经常会提到五姓七望,弘农杨氏,汝南陈氏,其实全国姓杨的不只有弘农,但是因为弘农杨氏经常出两千石大员,甚至屡次位居三公,所以在东汉时期,你要说你来自弘农杨氏,别人马上就敬畏的不行。

不过此时的姓氏已经合二为一,所以以郡望来代替表示尊贵,在秦朝以前,姓氏是分开的,贵族们习惯用氏来向对方介绍自己的身份,这个氏,可以是祖上被封过的一块封地(原氏、中行氏),也可能曾经是祖上担任的官职(李氏、司马氏)。

再比如灭掉姜姓齐国的田氏,其的第一代首领田完,其实是春秋时期陈国内乱,从陈国跑到齐国去的陈国公子,被齐桓公封在田地,因此称田氏。从这个角度讲,所谓田氏代齐, 可以理解为已经灭亡的陈国通过田氏代齐延续了王室血脉。

总之,怎么叫显得自己特殊尊贵,就怎么叫。

话说回来,先秦时期的平民,是没有姓氏的,只有名字。平民大规模拥有姓氏,那是秦汉之后的事情了。这句话很重要,后边还要用。

为让大家更加了解姬姓是怎么传开的,我们拿晋国举个例子。

晋国第一代国君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同母兄弟,叫姬虞,他姥爷就是齐国开国之君吕尚。

姬虞被封的晋国那个地方,以前叫唐国,是尧帝的后裔封国,后来被周公灭掉。所以那个地方就叫唐地,而姬虞被封到唐地以后,这个诸侯国就因为位于唐地,叫唐国。

姬虞在后人眼中也就不再叫姬虞,而是叫唐叔虞,叔应该是他的排行。

所以,如果没啥意外的话,这个春秋时期的王霸之国可能就叫唐国了,不过第二代国君姬燮在位的时候,将国都迁到了晋水附近,于是为了以示区分,以晋水中的晋为国号,称晋国。

这个叫法在当时以及更早的历史中是很常见的,比如传说中的姬姓始祖黄帝和姜姓始祖炎帝,据说就是因为其部落分别居住在姬水和姜水河畔,于是分别以姬、姜为氏。

相对于其他姬姓诸侯国而言,晋国的国君就是姬姓晋氏。

反过来说,同属于姬姓的郑国国君,则属于姬姓郑氏。

按照西周的宗法制,国君的位置有嫡长子继承,而次子庶子另行分封为大夫,享受一块封地为食邑。

那些有了自己封地的公子,其后人为了区别跟国君以及其他宗子,自然就不能再称晋氏,而是以封地名为新的氏。

这就又产生了新的氏,而新的氏从血缘上讲,自然还是来自于姬姓。

《左传》中有句话叫“自是晋无公族”,说的是曲沃代翼(晋国小宗取代大宗),晋献公把原来晋国的公子们全部杀掉,以至于晋国没有公族,失去了公族对国君的辅佐和支持,后来以异姓卿士为主的晋国六卿崛起,架空了晋国国君,最终导致三家分晋的局面出现。

而实际上,在晋国六卿十一个家族中,有六个家族是来自于晋国公族,分别是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韩氏。

在剩下的五个家族中,智氏、中行氏、魏氏则是来自于周王室公族,投奔到晋国安了家。

十一个家族中,只有范氏(祁姓)、赵氏(嬴姓)是外姓。

只是,血缘并不能保证公族们在争夺权力的时候手软,这些晋氏公族们既然能因为世系偏远,而免于被晋献公清理,同样的,在后来的争权夺利中,他们也丝毫不会因血缘关系而放松对国君权力的侵蚀。

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郑国。

郑国之所以从春秋首霸上迅速跌落下来,并且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郑庄公死后郑国陷入20年内乱,诸子轮流争位,第二个让他们无暇外顾的原因,就是好不容易稳定了秩序之后,郑国又进入了七穆时代。

而这个七穆,其实也是来自郑国国君郑穆公后裔的七个家族,他们同样把持了郑国国君的权力,使原本就先天不足的郑国再无能力爬起,从而沦为晋楚争霸的棋子。

当然了, 这七个家族,也是因封地得氏,最后演变成七个甚至更多的姓氏出来。

相似的还有鲁国三桓,也是出自姬姓鲁氏分支。

这些公族因为势大,期间多少总是搞出了一些事情,因此被记录在案,成为公族内乱的“楷模”,不过这也只是冰山一角,毕竟,那些和气的或者没来得及势大就跟着诸侯国一起被灭掉的大夫们,就多到数不胜数了。

话说回来,灭国不等于亡姓、氏。

诸侯国被灭以后,这些王族后人,或继承祖先的姓氏,或因担心被牵连而改姓。

比如齐国被灭以后,一部分王室宗族改王氏,老张我老家那个赖国以及相邻的罗国、傅国先后被楚灵王灭掉以后,其王族被迫以赖、罗、傅为姓,互相依仗、彼此混居,以至于很多年以后,血缘上混淆不清。

但大家都知道自己来自同一个姬姓,所以现在的一些地区,赖罗傅三姓互补通婚,以示血脉相连,同祖连枝。

更有意思的是,在福建、广东、台湾等地,赖、罗、傅三姓的人相见时,还会以“亲堂”相称。

更让人唏嘘不已的是,老家那个花了上亿修建的赖氏陵园,其实就是海外赖氏宗亲以及留在当地的傅姓、罗姓集资修建的。

最最重要的是,除了王族这些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后裔,那些诸侯国的国人、大夫封地的邑人,因为原本就没有姓氏,在秦国统一姓氏合二为一以后,为了区分彼此的来源,选择了以封地领主、或者诸侯国姓为姓氏。

于是在战国七雄中,就继续诞生了数量庞大的跟姬姓毫无血缘关系的郑氏、晋氏、鲁氏、息氏、蔡氏等一系列姓氏。

这些庞大的因国而氏的人群,虽然跟姬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因其姓氏得名与跟姬姓相关的贵族,所以说起源自于姬姓,倒也无可厚非了。

这也就是说为什么姬姓被称为万姓之祖。

而姬姓之所以在今天占比非常少,其实也很容易理解。

首先在先秦时期,真正保持姬姓的, 其实主要来自于周天子以及其后裔,即便是封到晋国去的亲兄弟,后代也不会以姬为姓氏,而是以国为氏。

而正派的周天子,在秦末西周国和东周国先后被秦灭掉以后成为庶人,其直系王族后代也只能成为庶民,四处迁徙,流落四方。

姓氏统一以后,从姬姓繁衍出来的庞大的各个支系都有了自己的姓氏,而真正保持姬姓的人,其实也就没多少了。

相关阅读,点击标题直接进入:

秦赵国君为何都是嬴姓赵氏?

孔子为什么不姓孔——一文看懂先秦姓和氏的区别

0 阅读:12
晓张说

晓张说

资深历史人,定期分享历史知识,复盘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