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山茶路向北,是青山路。青山路路东依次是澳洲植物园、檀香园、百草园,路西为百果园、山花园。路的尽头是华南植物园的西门。澳洲植物园与檀香园之间有通往能源植物园的小路澳洲园路,由于不熟悉路线,我没有走这条路,而是原路回返,从杜鹃园和澳洲植物园之间的小路去的能源植物园。能源植物园在澳洲植物园东侧。其外围是能源园路,沿此路可到达澳洲园路,最后绕回到青山路。
能源植物园分为油料植物区、薪炭林区和纤维类植物区。我没有深入到各区,只沿路观看,先后看到了野牡丹、玉叶金花、小花十万错、烟火树、红花蕊木、五节芒、芦竹、台湾相思、长梗三宝木、九节。
野牡丹并非野生的牡丹,二者都不属于同一个目。野牡丹看着倒有点儿类似之前看到的桃金娘,都是五瓣的小粉花。它的果实长得也像桃金娘的果实,也可以吃。它与桃金娘倒属于同一样目——桃金娘目。

宽叶十万错是多年生草本,花偏向一侧,白色或粉色,共五片花瓣,两片直立向上,两片如大耳分布于两边,一片如长舌下垂。下边这片有紫色斑点。主要分布于云南和广东。据《中国植物志》说,它已成为泛热带杂草。还说我国产的十万错和宽叶十万错十分相近,区别仅是叶子的宽窄。在中药中,它叫“跌打草”。据说因犯错跌打损伤,不管多少次都能治好,故名“十万错”。

烟火树是原产于菲律宾和太平洋群岛等地的小灌木,开的花像迸发四射的烟花,故名“烟火树”。从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保存的标本看,引入中国不晚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

红花蕊木,一种开花端庄素雅的灌木,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本土的蕊木、云南蕊木、海南蕊木,都开白花,而它开粉红色的花。至于它为什么叫“蕊木”这么让人费解的名字,我没有找到缘由。《海南植物志》说这个名字出自澄迈,至于为什么澄迈人为什么这么叫它,书中没有提到。

台湾相思,又名相思树,注意,它的种子并不是“此物最相思”的红豆,“此物最相思”的红豆是红豆树的种子。它的花是毛绒绒的小黄花,缀满枝头,很好看。它的叶子似柳叶,故又名台湾柳。不过又要注意,我们看到的它的叶子其实并非叶子,而是叶柄,它的叶子苗期之后就退化,叶柄变得像叶子一般,称叶状柄。

我看到的长梗三宝木是一棵小树,但也开了花。花黄色,五瓣。花都长在粗壮的花莛上,落了的花已看出了果实的模样。这种树有什么宝贵处?因何称“三宝”,不得而知。

九节为灌木,开小白花,枝条似甘蔗一样有明显的节,故名“九节”。在中药中称为“山大刀”,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能。

绕回到澳洲植物园时,沿路看到蒲桃、黄金香柳、黄花香荫树、矮紫金牛、海芋等。
蒲桃开着花,白色的花蕊密而长,几乎遮盖了花瓣,令人印象深刻。
黄金香柳是原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白千层属植物千层金(Melaleuca bracteata)的栽培品种M.bracteata‘Revolution Gold’,中国人给它配的名字是“黄金香柳”。白千层属植物的叶子类似柳叶,而黄金香柳的叶子又色如黄金,学名中又带有“Gold”,叶子还散发香味,配这么个名字还是很贴切的。黄金香柳是20世纪90年代初选育出来的,广州于1999年最先将其引入中国。

黄花香荫树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新南威尔士。因属海桐花科,花也与海桐相似,也被称为“黄海桐花”。它的花有香味。

矮紫金牛又名大叶紫钱,是紫金牛科紫金牛属常绿灌木。它是热带、亚热带林下常见的灌木。它的大叶子又亮又绿,很养眼。它的花、花莛都粉嫩如鲜肉儿,看上去有些怪异。

海芋在广州栽种普遍,街头也能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