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魏明帝曹睿(204年-239年)往往被司马懿和诸葛亮这两位光芒四射的人物所遮蔽,然而细究史料便会发现,这位年轻的皇帝实则是三国中最强的聪明人之一!作为曹魏第二代皇帝,曹睿不仅将司马懿玩弄于股掌之间,成为司马懿一生最大克星,更5次挫败诸葛亮的北伐大计,使蜀汉丞相"兴复汉室"的梦想化为泡影!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三国最聪明的皇帝,究竟表现有多强悍!

一、初登大宝,智斗司马懿
曹睿即位之初,面临的局势颇为复杂。曹操与曹丕相继离世,留下了年幼的曹睿和一群权倾朝野的托孤大臣,其中尤以司马懿最为显赫。司马懿,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更在政治上积累了深厚的根基。对于年轻的曹睿来说,如何驾驭这样一位老谋深算的权臣,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据《三国志》记载,曹睿在即位之初,便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政治智慧。他并未急于与司马懿正面冲突,而是采取了“以柔克刚”的策略。一方面,他给予司马懿极高的礼遇,让其继续担任重要职务,以稳其心;另一方面,曹睿则暗中布局,通过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和制度变革,逐步削弱司马懿的势力。他提拔了一批忠诚于自己的年轻官员,让他们在朝中担任要职,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权力网络。
其中最为经典的一个操作,便是让司马懿等托孤大臣外出征战!当诸葛亮北伐,孙权蠢蠢欲动的消息传到曹魏时,曹睿敏锐的发现,这是扳倒司马懿等人的大好良机。于是他假意对司马懿等大臣委以重任,希望他们外出征战,抵挡蜀汉,借机将司马懿等托孤大臣排除在曹魏核心权力圈。等到时间一长,曹魏内部的格局稳定,司马懿在朝堂中的势力就越来越小了,他再也威胁不到曹睿了。

后来,即便蜀汉战事告一段落,曹睿也并没有让司马懿长居权力核心,而是继续安排司马懿对外征战,以此削弱司马懿在朝堂中的影响力。就这样,终曹睿一生,司马懿虽然名气大,但始终没办法在朝堂中拥有大权。可以说,曹睿的这套方法,成功的克制住了司马懿,他不让司马懿进入朝堂核心的操作,恰好阻断了司马懿做强做大的机会,假以时日,司马懿终将被累死在战场!
遗憾的是,曹睿英年早逝了,给了司马懿翻身的机会。但不得不承认,曹睿活着时的操作,完全克制了司马懿!谁能想到,司马懿这么能活呢?
二、五伐中原,智破诸葛
诸葛亮,这位华夏的千古一相,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意志,成为了后人钦慕艳羡的对象,也成为了曹魏当时的最大威胁。刘备死后,蜀汉濒临灭亡,结果诸葛亮力挽狂澜,成功让蜀汉起死回生,还恢复至巅峰实力,令天下震惊。然后就在众人以为诸葛亮将要再造大汉时,曹睿却五次粉碎了诸葛亮的北伐大业,令人唏嘘!

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出其不意地攻占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形势一度对蜀汉极为有利。然而,曹睿迅速反应,不仅派遣名将张郃率领大军前往救援,而且亲自率队前往长安压阵,最终在曹睿的英明指挥及鼓舞下,曹军在街亭之战中大败马谡,在箕谷之战中大败赵云,成功的遏制了诸葛亮的攻势。此后,诸葛亮又先后发动了四次北伐,但每次都因为曹睿的精心部署和灵活应对而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在面对诸葛亮的北伐时,曹睿展现出了极高的战略素养。他深知诸葛亮的用兵之道,因此总是能够提前预判诸葛亮的行动,并做出相应的部署。他善于利用地形和天气等因素,对蜀汉军队进行打击。同时,他还恰当处理与东吴的关系,确保在蜀汉北伐时,东吴不会趁机对曹魏发动攻击。即便遭到东吴袭击,也能提前做出预判,成功阻挡东吴!
更为难得的是,曹睿在面对诸葛亮的北伐时,始终保持着冷静和理智。他并没有因为诸葛亮的挑衅而盲目出兵,而是选择了坚守城池、以逸待劳的策略。这种策略不仅节省了曹魏的兵力和物力,还使得诸葛亮在长期的消耗中逐渐落入下风,最终英年早逝,星落五丈原。
可以说,以诸葛亮的才智,换上任何一人曹魏君主,都是挡不住的,可他恰恰碰到了曹魏最强的皇帝曹睿!只能说时也命也,大汉已经失去了天命!

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曹睿或许并不是最为耀眼的那颗星辰,但他的存在却无疑为三国时期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压制司马懿的权力上升通道,粉碎诸葛亮的北伐心愿,曹睿用他的传奇证明了,他才是三国最强君王,除了他,还有谁能克制司马懿、抵挡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