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过气明星依然可以赚到钱,传播的错位优势

杂菜斋说过去 2024-03-30 07:18:46

最近张学友在各地唱演唱会,还因为感染新冠停了几场,但是赔偿很到位,张学友演唱会我也去过,算得上是物超所值的演唱会,张学友这么大年纪还这么卖力,几个小时在台上唱跳,票价在现在也算可以,还没某些明星演唱会拼命卖钱卖周边,算得上很不错的演唱会。

但因为张学友的演唱会我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张学友的演唱会算得上物超所值,但并不是所有的老牌明星都物超所值的,尤其一些明星明显过气了,但是只要他们愿意,依然会有人邀请他们参加各种商业活动,比如综艺,商业演出,一线城市不吃香了就去二线三线,甚至县城,总会有活动可以参加,有钱可以赚。

现在还算好了,在当年更是夸张,比如港台一些二线三线的演员到了大陆都可以赚到不少钱。这在日韩演艺圈是很少见到的,日韩演艺圈演员不但钱赚的少,而且过气马上就消声觅迹,不是有大新闻又爆火了,是基本上接不到什么商务邀请的,美国演员和我们一样能赚大钱,但是要说过气演员尤其是二三线的演员能接到很好的邀请也比较难,当然去一些小型活动还是能赚的。

这里不讨论这种现象对不对,就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其实是一种错位优势。

我们知道明星之所以能受到商务邀请赚钱主要原因就是有名气,而怎么样有名气呢?俗话说文体明星,文艺圈很多和体育圈放在一起说话。而体育圈明星一般是怎么有名气的呢。

通常来说,体育明星一般要在自己的家乡队伍比如县队打出水平名气,然后进入市队,省队,一点点积累名气,再进入国家一级,再参加国际比赛,拿到好成绩,也有了名气。

其实大多数职业也都是这样走的,在古代也是,比如我们现在所知的大诗人李白等人,都是在家乡,然后到地方一点点有了名气,去京城,从而扬名天下的。所谓从众人中一级级参加选拨,战胜对手脱颖而出。

这也是符合正常的规律的,但是影视明星不是这样的,因为电影和电视剧有巨大的传播效应,能一下子影响到全国,尤其是当年,影视明星往往会因为一个爆火的电影电视剧一夜成名。从而直接跳过那一场场选拨,直接扬名天下。

尤其当年港台电视剧电影最火的时候,一下让本该是香港当地明星甚至是当地二线演员的人一下就被全国十几亿人关注到。

即便这些人已经过气了,不火了,但是因为基数够大,总有人记着,比如说70后不熟悉的明星,50后往往如数家珍,而90后不熟悉的明星,70后却记得,加上基数够大,总有人记着,有人记着就有名气,就会有接到商演的机会,即便价格不如当红的,但是总比没有好。

再加上传播还有错位,这点在当年的中美两国都有体现,就是一线城市比如美国纽约已经过气的电影,在美国南部西部小镇突然会又火起来,这是因为当年没有网络,传播有差异,加上传播的文化差异,有些明星和电影在这边不讨喜,那边就很受欢迎,这种情况在日韩这种文化比较单一的是很少见到的,但是对于我们国家和美国这样的大陆国家就很常见了。

现在互联网虽然大大的抵消了传播差异,但是文化差异依然存在,就是反而突破了地域性,变成了各种爱好者的差异了。

0 阅读:0
杂菜斋说过去

杂菜斋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