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特斯拉入门级新车14万Model Q的消息频繁被报道,不免引起了一些关注和期待。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入门级新车Model Q将于6月份发布,预计售价低于3万美元。实际上,早在去年德银投资者会议上,特斯拉投资者关系负责人Travis Axelord就证实了这一传闻的真实性。至于进入中国市场的最终售价,据媒消息称将在14万-15万元区间,相较于Model 3,价格几乎低了一半左右。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公开表示,制造一辆价值25000美元的电动汽车是从公司成立之初的梦想。由此可见,制造入门级新能源汽车早在特斯拉的计划之中。除了初心和梦想,实际上特斯拉现阶段也继续一款高性价比入门级电车丰富其产品线,进一步下探下沉市场,寻求新的业绩增长。
对于品牌和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的特斯拉,14万的Model Q将成为特斯拉有史以来最便宜的车型。在宏观角度上来看,14万的Model Q对于本就已然竞争激烈、疯狂内卷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必将掀起不小的波澜,虽然入门级电车受限于成本因素导致其必然在部分配置上缩水见配,但目前看来,这款14万的Model Q产品竞争力却仍未过度削弱。
参数以及配置方面,根据现有资料显示,特斯拉Model Q提供了两种续航版本可供选择,分别为53kWh和75kWh,两种续航版本均标配磷酸铁锂电池,最大续航里程为500公里,完全满足大部分普通消费者对的生活日常用车需求,不至于有任何续航焦虑。动力性能上,Model Q将搭载单电机后驱,百公里加速达5秒,在同价位区间相较于其他同级竞品,Model Q在动力性能方面显然也颇具竞争力。
除此之外,特斯拉主导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和“三明治底盘”设计,以及4680电池等,对于提升Model Q的竞争力,减少制造成本等方面将更有优势。相较于其他品牌同价位车型,低成本、高毛利,长期以来都是特斯拉的一大竞争优势,之前先后多次降价促销,极大程度上得益于特斯拉具备远超行业均值的超高毛利,用于支撑其强大的利润和降价空间。
外观设计上,特斯拉Model Q基本延续家族式的设计理念,风格主要体现为简约大气,虽是两厢车的定位,但却提供3门和5门两种版本,更兼顾不同车主的喜好和需求。车身尺寸方面,车长4400mm,轴距2750mm,相较于Model 3缩小15%,重量减轻30%,更小更轻的尺寸和重量,一方面有利于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在续航、提速以及城市通勤的使用体验。
不难想象,Model Q的推出更有利于推动特斯拉在中下沉市场的竞争力。毕竟相较于其他国产新能源品牌,特斯拉在中国现有销售车型仅有Model Y和Model 3两款,产品线过于单一,导致消费者购买特斯拉的选择空间较小。
与此同时,鉴于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卷和竞争,除了降价促销,特斯拉更需一款低价爆款车型,如果完全依赖于两款主力车显然不免显得后劲不足,毕竟相较于国产新能源品牌的产品更新迭代,反观特斯拉两年都未推出新品,且仅有的两款车型Model Y和Model 3,在内饰、空间以及内部配置等方面都显得老旧,愈发缺乏竞争力,需要新款车进一步刺激市场、提振销量。
客观来看,特斯拉14万入门级新车型会有多大的冲击目前虽很难预料。但不可否认,10万-20万级别的市场,是各大车企争夺的主要细分市场,既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也是最能够实现增量的市场。
特斯拉一旦推出14万的Model Q,鉴于特斯拉超高的毛利率、更低的成本,对于其他国产新能源车必将是降维打击,尽管国产电车也同样把同级竞品价格压低和Model Q持平,但却无法具备特斯拉的成本控制力、产品竞争力以及品牌影响力。难就难在,国产电车能否抗住特斯拉持续压低的价格下限。
特斯拉新车直接杀到了国产电车的主场——20万以下,由此引发市场鲇鱼效应是必将存在了。之前,特斯拉每遇销量业绩不佳,随即就开启降价促销,一轮又一轮降价促销,导致其他国产新能源车不得不跟进;目前看来,特斯拉具有极高的成本控制能能力,如果死磕价格战,仍有很大的降价空间,且随着4680电池的量产、一体化压铸工艺等,特斯拉的利润空间会更大,压制其他一众国产电车——打价格战,特斯拉从来不怂。
一个扎心的事实摆在眼前,补贴10多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国产,实现规模化盈利的仅比亚迪,其他国产电车的生存和利润空间,可想而知。
特斯拉上一波降价后,对国产新能源汽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尽管特斯拉打响降价第一枪后,本土新能源车企纷纷呢跟进降价,但本就成本控制力远不如特斯拉的前提下,原价销售尚且盈利堪忧,降价后则更加艰难。
目前看来,一旦14万的Model Q上市,对于国产新能源电车显然是又一轮严峻考验。特斯拉和入门级新车Model Q一定程度上在向国产电车施压,只有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也要保证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活下去。对于消费者市场,14万的Model Q不但是多了一个购车选项,而且能够享受国产车价格战带来的这一波行情利好,更低的购车使用成本,也让其他车企不得不降价提升竞争力,特斯拉入门级新车不失为一针强有力的市场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