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离世当晚:中央秘密找到徐静求助,她当即提出三点特殊要求

老胡的车生活 2025-04-24 16:05:09

1976年9月9日一大早,徐静还在北京家里睡着呢,突然就被一阵猛烈的敲门声给弄醒了。开门一看,竟是当时的卫生部长刘湘屏。刘部长神色匆匆,啥也没说,就叫徐静赶紧跟她走。大半夜的找上门,徐静心里咯噔一下,明白肯定是出啥大事了,但具体是啥事呢,她是一头雾水。

早上四点,徐静和刘湘屏坐的那辆黑车慢慢开进了中南海北门,停在一排深灰房子前头。车一停好,刘湘屏就赶紧下车,招呼徐静快点跟上,自己则大步流星走在前头,穿过长长的走廊,进了一间屋子。

这时候,屋里的气氛沉闷得要命,徐静和刘湘屏一进来,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立马就站了起来,他瞅着刘湘屏后面的徐静,问道:“你就是徐静吧?”

徐静点了头表示同意后,汪东兴稍微停顿了下,就直接跟徐静说:“毛主席已经走了,我们打算保护好他的遗体,好让全国的老百姓都能来看看,大概会放十五天左右。”

这时候,徐静终于明白为啥大半夜火急火燎地把她叫来了。她想了一会儿,接着就跟汪东兴提了三个特别的要求。

毛主席晚年那会儿,身子骨其实还挺硬朗,七十三岁高龄了还能游过长江。但林彪那事儿一出,对他打击真的挺大,身体就慢慢不行了。特别是到了1976年,天安门事件之后,毛主席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从那以后就再也没缓过来。

从1976年6月1号起,毛主席的心脏问题就变得特别严重,是心肌梗死的状况。那时候,中央赶紧给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还有各大军区的头头脑脑们都发了通知,告诉他们毛主席的身体情况。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真有啥不好的事儿发生,全国各地能有个思想准备,别到时候乱了套。

不过,就在那年8月,中央火急火燎地连发了三道加急电报,告诉相关领导,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都已经昏迷了。就在离世头一天,毛主席才偶尔醒那么一会儿,但就算是醒了,他也急着要看文件和书籍。

9月9号凌晨0点10分,毛主席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心脏不再跳动了。

华国锋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在中南海202房间召集了政治局的人开会,商量怎么处理丧事。那时候,“四人帮”在背地里捣乱,想趁机使坏,不过还好叶剑英站了出来,掌控了整个局面。最后大家商量好,头等大事是得把毛主席的遗体保护好,好让大家都来吊唁。

像这样专业性极高的任务,到底该派谁去负责毛主席的遗体处理呢?这个挑人的重任,就交到了当时担任卫生部长的刘湘屏手里。

刘湘屏听说那事后,脑袋里立马蹦出了徐静这个名字。徐静啊,她以前是在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念的书,后来还留在那儿读研究生,成了教研组的一员,最后拿到了副博士学位。那时候,她这样的学历背景,可算得上是顶尖中的顶尖了。

徐静回到中国后,她先去了广州的中山医学院工作,后来又到了首都的医学基础组。要说对人体组织的了解,徐静那可是相当的专业,所以让她来负责毛主席的遗体保护工作,简直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在1955年到1959年这几年里,徐静还有个重要的经历,那就是她去苏联莫斯科的第一医学院深造,专攻组织胚胎学。

选好人后,刘湘屏马上亲自带着徐静去了中南海。见到汪东兴,徐静直接说了她的三个条件:第一,她想回医院和专家一起商量下具体怎么做;第二,她想先瞅瞅毛主席的遗体情况;第三,她得要点时间来准备需要的器械和药。

汪东兴点头同意后,徐静立马动手干了起来。她赶紧跟院里的领导说了情况,然后很快就组建了一个三人小组,徐静当组长,还有张炳常和陈克铨一起,商量怎么处理遗体的事情。

由于追悼活动即将举行,遗体防腐没法做得太细致,徐静就决定先给遗体打了很多防腐液。但这么做遗体肯定会肿起来,徐静心里有点忐忑。好在张炳常是解剖学方面的专家,他马上跟徐静说,这肿胀过24小时就没了。

到了9月11号,遗体从中南海搬到人民大会堂那会儿,肿的地方都差不多消下去了。事后想想,当时给遗体打那么多防腐剂,这做法真是对极了,不然的话,后面麻烦可就大了。

吊唁毛主席的活动一直搞到了9月17号,全国各地来首都缅怀他的人数超过了三十万,大家都来看看他的遗容,表达心里的悲痛。但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是遗体防腐,吊唁完了之后,中央决定把遗体送到一个叫做“769”的地方,专门做长期保存的防腐处理。

9月20号半夜时分,毛主席的遗体被华国锋和汪东兴两人亲自护送出人民大会堂,送到了“769”保护室。遗体到了“769”保护室后,那里的工作组人数已经远超过了徐静他们三人。为了能让遗体长期保存好,特地组建了遗体卫生保护小组,他们一边动手做实验,一边琢磨怎样找到最佳的防腐办法。

王鹏程教授,他是湖南医学院的专家,他觉得我们可以学学马王堆女尸的保存技术来保存遗体。后来,专家组也琢磨了这事儿,还做了实验,最后他们也觉得这办法行,提出了一个结合液态和气态的新保存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露在外头、没穿衣服遮着的地方,可以用气态方式保存。那些被遮住、看不见的地方,就用液态方式保存。要是让人参观的话,就用气态方式保存着,等参观完了,再用液态方式整个泡起来保存。

另外,我们还用了物理光学的一套全面保护方案,确保防腐工作做得滴水不漏,并且借助专业的先进设备来实现自动化防护。这些设备到现在都还在好好运行,真的特别靠谱稳定。

现在,毛主席的遗像依然被众多后人前来瞻看,四面八方的人们在纪念堂外排起了长队,这足以看出大家对这位伟大领导人的崇敬之情。

0 阅读:1
老胡的车生活

老胡的车生活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