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土8000年骨笛,成功奏响现代音乐,学者:中国又一项第一

汉史钩沉 2019-12-03 14:20:40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拥有5000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是长期形成的共识。但不知何时——夏朝就不存在了,我们又只能“3700年以来”。而否定这一切的,只是西方标准下的——我们没有文字。但我们真的没有文字吗?答案是否定的,从贾湖遗址到仰韶文化,再到大汶口文化,我们都有文字,只是这些文字被全盘否定为“刻符”,这也有了“夏朝是否存在,存疑”的说法。“夏朝存疑”是科学的精神,应该提倡,但如今明显纠正过枉了,至少在互联网90%的文档中——夏朝早不是存疑,而是压根不存在的了。

这也是华夏文明3700年说法的由来,但长达半个世纪的坚持,长江流域良渚文化,被公认为良渚文明,中华上下5000年,再次实至名归。我知道,一说良渚文明,又有许多人坐不住,要讲严谨了。但严谨的态度从何而来,从西方在土耳其,挖出《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古城遗址”中学习?这座“特洛伊古城遗址”,是个真实的古遗址,没有任何问题,但没有任何实证说明,这个土耳其古遗址,就是“特洛伊古城”。这么一个在西方,都被抨击的说法,土耳其为了旅游业而大肆宣传的“特洛伊”,在众多媒体中都是“实证”,为什么没有人去考据它们?

特洛伊遗址

至于更多的,比如西方考古发现《圣经》中的“诺亚方舟”,就更不值得一驳了。对于此类的发现,我们应当承认它是历史遗址,但牵强附会说成文学作品中的——“特洛伊古城”,实在不能苟同。和盲目推崇西方历史对应的,就是我们对华夏文明的极度不自信,比如:《史记》中的夏朝“存疑”,已经成了多数人心中的不存在。但我想说的是,“二里头”的研究工作,都还有一大半未完成,更不用还可能有新的考古发现了,我们何必早早的唱“衰歌”呢?

此外,我们大可不必纠结,夏朝是否存在,因为这只是文字记录最早的朝代。因为在夏朝之前,华夏还孕育着无数的文化、和准文明,那像星星之火的遗址出土,无一不彰显着华夏文明的悠久与灿烂。我们不妨先看一下,那些尚不被承认的文化,有多么的灿烂和辉煌。1970年,河南省舞阳县一场洪水,冲出了大量的陶壶、石铲,之后贾湖村民在修堤坝时,挖出的大量文物,使得贾湖遗址重见天日。

贾湖遗址的面积,为5.5万平方米,有45处房屋的遗址、9座烧制陶器的窑洞、249个墓葬穴、数十个兽坑、陶器、石制工具、骨器等等。各类陶器、石制品文物,多达数千件,而且还有30支七孔古笛、龟甲文字(目前尚不被认可,被认为是刻符)。此遗址中有大量生产工具,比如:男性的石铲、石斧、骨刃、石锤等等,女性陪葬品有骨针、磨盘等等。动物有:野猪、梅花鹿、扬子鳄、四不象、猪、狗、牛、羊、天鹅、鲤鱼等等。植物有:野生水稻和人工培育水稻以及大豆、胡桃等物。此外,灶台、烟囱、窑洞、房屋设施基本齐全。

当然,贾湖遗址最为出众的是,那30多支骨笛,它们距今至少8000年历史,将整个人类音乐史,向前推进3000年。贾湖遗址的年代,为9000——7500年左右,但这30多支骨笛,丹顶鹤的骨头制成,制造工艺相当规范。分别有2孔笛、5孔笛、6孔笛、7孔笛、8孔笛,可以奏响七声、八声音阶。中央民族乐团的黄翔鹏等音乐家,用这些8000年前的骨笛,奏响了完整的现代音乐,改变了整个人类音乐史。

除了完备的乐器和生活设施、动植物标本,贾湖遗址还出土了占卜、太阳陶器等宗教祭祀用品,和贾湖刻符(暂时不被承认的文字雏形)。这些刻符,和后世的汉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能够明显的看出“点”、“撇”、“竖”、“勾”等笔画,汉字的基本构架,这和世界上任何文字都是不同的。只是数量稀少,至少目前它们还是刻符,但这并不妨碍它们,诉说汉字起源的过程。

8000年的贾湖遗址,再加上良渚文明、陶寺文化、大汶山遗址、仰韶文化、二里头遗址……越来越多的古遗址,出现在了华夏大地,它们年代不同、地域不同,但都无不诉说着这片东方土地文明,产生的全过程。这一系列实证,证明着华夏文明,是在本土各地域多元产生的。“三皇五帝”、以及“夏朝”等5000——3700年的文化起源,只是华夏文字、符号可以不断代传承文明的开始,但这并非是文明的起源。就像:人们说鲁班发明了锯子,但考古推进上千年;水稻、骨针、鸡鸭牛羊、陶器制作等工艺,在近万年前就已经发展。只是到了可以不断代,传承文明的三皇五帝、夏朝,这数千年的成果,归纳到了几个人身上记载。这也是许多人质疑,黄帝为何可以在各行各业有创新?他是站在数千年发展成果,最高峰,而非一代人所为。中华文明到底多少年,这是当前未知的,但绝不是短短的3700年,而且它有着近万年的成型发展过程,是在东方的土地上孕育而生的。

0 阅读:31

汉史钩沉

简介:专注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