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兄弟时,父母不对女儿催婚,这往往并非源于开明,而是出于算计考量。
32岁女子因未婚遭遇不公,网络热议。
女子有一兄长,兄长与嫂嫂成婚,育有一子,即该女子之侄子。
她性格豪爽,离校后曾工作数年,因感束缚,遂决定自主创业,开设了一家时装店。
创业初期,资金匮乏,她向父母请求支援,希望以之前上班时给予父母的钱为名义,获得帮助,而非借贷。
她工作后,父母每月索要两千元,称防她挥霍,代为储蓄。加之春节给父母的一万元,累计约有十万元。
反驳均被驳回,父母认为理由充分:女孩何必创业,安稳工作岂不更好?
女子虽心生怒气,仍坚定创业。无奈之下,她向闺蜜借款,终于将店铺成功经营起来。
她性格开朗,善于言谈,且言语讨喜,因此店内老客户逐渐增多,生意日益稳定。
哥哥见她创业有所成就,决定放弃工作,表示要开设一家洗车店。
父母毫不犹豫地拿出20万积蓄,全力支持儿子开店。
家中积蓄用尽,哥哥店铺经营不佳,父母生活费紧张,遂致电女儿,要求每月寄回五千元,以尽孝顺之责。
女子虽不完全顺从,却也常往家中带钱,此举并非为兄,实则是担忧父母生活拮据。
她已32岁,与男友感情甚笃,遂决定过年时带他回家。
父母得知女儿即将结婚,神情变得严肃。
一晚,母亲至女儿房中言:“你即将成家,家中财产需清算一番。”
女子闻言,误以为父母将赠予嫁妆,心中略感欣喜。
母亲意外要求她将时装店转给嫂子,解释称该店铺为婚前财产,不宜作为嫁妆带入夫家。
待女儿婚后,可让女婿协助她开设新店,鉴于女儿已有经验,定能再次成功经营店铺。
听了母亲的话,女子忍俊不禁反问:“妈,开店有多难您知道吗?哥花了20多万都没成功,若非我苦心经营,店铺哪能盈利。”
母亲说,因你哥挣不到钱,才让你把店铺给他们。否则,你嫂子会闹着离婚,侄儿的前途令人担忧。
他们是否离婚,与我无关。
母亲道:“结婚与否关系重大,未婚时你的收入补贴家用,能帮哥哥。婚后收入归男方,我养你这么大,所求为何?”
女儿问道:“你抚养我成长,目的就是为了这个结果吗?”
哥哥见她拒绝,欲逐其出门,言道:“你已长大,不婚且依赖家中食宿,何以不知感恩回报?”
女子冷笑:“论知恩图报,你欠我良多。若非我常补贴家用,你连酒钱都无。若要清算,那便断亲,日后各不相干。”
她将个人经历发布于网络,征求公众意见,欲判断自身行为是否出错。
评论区中众多网友留言,发现此类情况并非孤例。
有女子结婚时遭遇相似情况,娘家要求留下儿时购买的首饰,视为婚前个人财产。
一网友称,离婚时母亲要求她取出存款给哥哥,否则禁止再嫁,并期望她日后赚钱抚养哥哥与侄子。
难以置信,当今时代竟存有这样不明事理的父母。
他们认为,若偏爱儿子,晚年生活便能有所依靠。
殊不知,溺爱儿子反致其难成才,因他们习惯于索取,难以学会回馈。
欲告天下父母,育儿需公正无私。儿女关系映射父母态度,明智之父母,子女自孝顺;反之,受累者仍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