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邮票中看八达岭长城

雁菡说历史 2023-08-03 22:49:00

长城是世界上规模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她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见证了太多的朝代更迭。城墙是组成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部分,因其建造于边塞上,又常称为“边墙”。它是把阻止、据守及掩蔽等功能集中于一体的线式防御工程建筑物。

在中国有一句俗语是不上长城非好汉,而八达岭长城在万里长城建筑中属于一等边墙,同时也是砖石结构的代表,用整齐的条石砌城墙身外侧,内部填充灰土碎石,结构坚固,平均高7~8米,基宽6~7米,顶宽5~6米。山冈陡峭之地,城墙较低,3~5米。地势较平缓之地,城墙稍高。

八达岭长城所处的位置十分关键,南扼居庸,北连朔漠,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至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军事战争、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八达岭长城位于古代著名的“太行八陉”当中的军都陉,当时,无论是游牧民族南下,还是中原王朝北上都必须经过军都陉。军都陉又名“关沟”,其不仅是古时的交通要道,更是守卫京师的重要屏障,在军都陉中设立五道关口,分别是:岔道城、八达岭关城、上关、居庸关和南口城。

据《四镇三关志》和《西关志》记载“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建八达岭守备公署”,并部署了“上关八达岭守把军八十三名,内上关门军三十名,八达岭军五十三名”。及至明隆庆三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八达岭段长城的守备力量,蓟昌两镇总督侍郎谭纶和巡抚副都御史刘应节在八达岭沿线增添军力部署“秉塞沿边,区别重、缓,计垛授兵。极重者一垛四、五人,次重者一垛二、三人,稍重者垛一人”。

其之所以称之为“八达岭”,源于明代《长安客话》当中记载:“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中最高者。”八达岭地理位置险要,入关沟后 ,两峰夹峙,故古人常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

八达岭长城分为北城和南城,北城坡度较为平缓,北城内外簇拥着大面积的野生杏林,非常适合俯拍花海全景和登山健身。

南城地势较为险峻,墙内外的杏花林具有面积广、密度大的特点,游客相对较少,更增添了长城伟岸、悠远的气势,也是游玩中最美打卡点。

“影印版八达岭长城”普通邮票小本票,是1981年9月1日,国家邮政局为了倡导整个社会防止大气污染,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发行普套票《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的普通邮票,面值8分,采用影写版印刷,材质为白报纸,规格大小是25毫米×30毫米,齿孔度数为13×13.5度,材质为白报纸。

邮票正面是蜿蜒伸展的八达岭长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枚邮票右下角落款竟然是“中国人民邮政”。

0 阅读:14

雁菡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