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4岁女孩惊天一跳,遗书唤醒了整个民族!

南国劲松 2023-07-10 14:52:14

上海14岁初一女孩深夜跳楼,留下了1500字的签名遗书,字字戳心,声声泪下,足以唤醒我们这个民族对教育对孩子的深刻反思。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民族,我们中国人在教育上造的孽太多,从来就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自由的生命个体对待,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和意志强加给孩子,而是当成了完成自己梦想的工具,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荣光。归根到底,这种思想的根源就是来自于封建礼教的“父为子纲”,意思就是父母是孩子的主宰,就好像是达成自己未竞的理想一样,孩子就好像是父母最宝贵的财富,就好像是父母的工具一样。可是他们忘记了孩子是一个有独立思考有自由人格有血有肉的人啊!

还是让我们看看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吧。

倩倩(化名)出生在大都市上海,本来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她的爸爸妈妈都是白领,月入十万,家境优越。按道理来说本来生活应该是富足快乐的吧,但是由倩倩父母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倩倩,但却对倩倩学习各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和原因,不管孩子开心不开心,一味强加给孩子。

倩倩在遗书中写道:“我的童年是黯淡无光的”。

看和和自己一样大的孩子出去蹦蹦跳跳的玩,而倩倩却只能一天到晚被父母关在家里面学习,倩倩大声抗议,却被父母告知:“这是为你好,你如果长大了不想去搬砖端盘子,有个好的社会地位,就得好好学习,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倩倩实在想不明白,搬砖端盘子究竟有什么错,她只能被动地羡慕在外面玩的伙伴,一天到晚闷在家里学习。

好不容易上学了,倩倩心想这回该有点自己的自由了吧。可是令她想不到的是父母对她的要求更严厉苛刻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父母的“爱”太沉重,可是在倩倩心里就是一种无尽的折磨和痛苦。

每当考试失利,回家等来的是父母的皮带抽打。“皮带抽在腿上最疼,然后是后背”。

可是幼小的倩倩却没有勇气和能力反抗,只能默默地接受,一个人夜里偷偷躲在被窝里哭,连大声哭出来也不敢,那很可能招来更严重的打骂。

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课外辅导压得倩倩喘不过气来,经常头晕脑胀,压抑而痛苦。

父母竭尽全力要把倩倩打造成完美的“神”,人前彬彬有礼,学习成就优秀,可是这一切都是倩倩牺牲了所有的童年快乐承担了所有的肮脏辱骂换来的。

中国孩子承担着大人太多的希望和要求,压力巨大

人前光鲜亮丽,深夜以泪洗面,这样一个家境优越,外表优秀的孩子承担了同龄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和压力。所以,倩倩特别喜欢夜晚,因为她幼小的心灵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和深沉的“爱”。

好不容易熬到了初中,倩倩想这回该喘口气了吧,没成想初中的压力更大,父母的管教更严,倩倩一天到晚变成了一部学习的机器,倩倩想,这样的苦日子何时是个头啊,真不如一死了之,天大地大,干净利索,一了百了。

一张弓如果不拉开箭无法射出,如果用力太大弓弦就断了。当生活的压力超过人的承受能力的时候,最后压弯骆驼的很可能就是一根稻草。

期中考试以后,勤奋努力、刻苦学习的倩倩拿到了班级第二名的成绩,兴高采烈的回到家告诉了父母。

“啪”,父亲一巴掌打在倩倩脸上,“才考了一个第二,怎么不考第一,你对得起父母这些年对你的付出吗?照这样子考清华北大连门都没有!”

最终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倩倩在父母的重压下看不到明天和希望,最终绝望的一跳,留下来那份字字戳心的遗书。

“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在你们心中我是带给你们荣誉的人,严格出孝子的代言人,在人前攀比的工具!”

一朵鲜花还未绽放就凋谢了,父母固然痛苦万分,可是更应该痛定思痛反省自己对孩子沉重的“爱”给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压力和伤害,同时这也给了我们这个民族在教育上敲响了警钟!

我们中国人目前在教育上面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第一个就是对孩子过分溺爱,百依百顺,使孩子养成了飞扬跋扈的习惯;第二个就是对于对孩子过度深沉的“爱”,对孩子全盘包办,提出了过大的期望和要求,而学校的应试教育又雪上加霜,让孩子变成了一个只知道学习的学习工具,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不堪重负,不少孩子都有心理疾病和阴影,有的甚至不堪重负,跳楼轻生。

前些天,深圳某中学的一名初三女生因为和家长在电话里发生争吵,从三楼一跃而下,幸好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吓得学校把所有的阳台空间全都拉上了围网。

我在广州有个在商业上很成功的朋友,家里有一个女儿和儿子,也是从小对女儿过分严格要求,孩子上初中以后压力过大,天天晚上睡不着觉,最后痛苦万分,竞然割腕自杀,幸亏抢救及时保住了孩子的生命。吓得两口子跟孙子一样,以后在女儿面前提心吊胆,小心翼翼,重话从不说一句,对女儿基本上是尽可能顺着她。并且,他老婆专门去参加了长达半年的专业学习,学习教育孩子,怎样跟孩子相处。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与孩子和睦相处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孩子是一个有独立自由意识的生命个体,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

当然孩子小有很多事情认知不清,顽皮淘气,我们每一个家长要跟孩子做朋友,平等相待,对孩子不懂的问题要耐心指出,要允许孩子在原则范围内犯错,善加引导,不要一味禁止,甚至动辄打骂。

对于特别顽皮犯了严重错误的孩子可以适当打一下,比如逃学撒谎,当然也要分清楚轻重,一般打屁股位置,打完以后要让他知道为什么挨打,如何改正。

你要允许你的孩子平庸,为什么非得要孩子考上北大清华,你自己为什么不努力去争取呢?孩子绝不是自己的工具,他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

家长和学校一起改变教育模式,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还给孩子天真快乐的童年,什么年龄接受什么样的知识,我们为什么要强迫孩子早熟?你们观察一下,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神童下场大都是很悲惨,拔苗助长,适得其反,这个道理都不懂吗?天天干蠢事还在那里得意洋洋,夸夸其谈,先把自己脑子里的水放干净再去教育孩子吧!

救救孩子,给孩子减负,释放一下压力吧

中国的教育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特别重视中小学教育,而忽视本该重视的大学教育。很多孩子考上大学之后基本上就是混个及格毕业,而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却内卷严重,竞争激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尤其是在中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很多家长和孩子更是把孩子考上大学、考研、考博做为跳农门、踏进大城市过上好日子的唯一出路。

所以,中国有了武城二中,有了衡水中学极高的大学升学率的神话故事,并且还有很多人在网上津津乐道,赞美这种玩命填鸭式应试教育!唉,我该说什么好呢?

中国的学生学习有标杆,有目标各类名校,强调服从,老师教学生听。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教育模式教出来的孩子缺乏自由创新意识,虽然考试成绩很好,但也只是一个花架子而已。

国外的教育强调孩子的自由意识,快乐学习,他们不特别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自由意识的发展。

就比如说是澳大利亚吧。我弟弟移民澳洲,我的两个侄子都在澳洲接受了良好教育。

澳洲是个经济发达国家,政治清廉,国民高福利,免费医疗,更重要的是由于澳大利亚是基督教国家,特别重视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的教育。这反映在他们的学校教学中。

澳洲学校注重快乐学习,中小学生很少有压力,他们在上课的时候用一个大圆桌围在一起,老师和学生们坐在一起讨论学习,有说有笑,吹拉弹唱,很像放羊。孩子们学习那是轻松加愉快!

你可别小看这一个不起眼的圆桌,它告诉了所有的孩子们一个道理: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

大家说说笑笑讨论一个问题,如果学生出错了,老师就让他趴在教室做二十个俯卧撑,老师说错了,学生指出了,老师自己趴下做二十个俯卧撑。

一点也不像话,都快把孔子孟子给气死了!感觉他们这的老师一点老师的尊严都没有,但孩子们心里都很尊重自己的老师。

但是让我们无法理解的是,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教出来的学生,虽然考试成绩不理想,但创新能力很高,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诺贝尔奖都是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诞生的,而我们中国却极少出诺贝尔奖得主,近些年好像出了一个莫言,还老被批被骂,写得内容太真实,说他亲美。其实一个民族面对现实真诚地反省比高唱赞歌要强一万倍!

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有自由意识,有独立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孩子。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我们不能只抱着传统不放,好的东西坚持,坏的坚决拚弃!

我们的辉煌成就属于历史昨天,那是无数前辈努力的结果,我们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而不能以中国的标准量世界。放眼未来,谁培养了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谁就拥有未来,而人才一定是具有创新意识的青年才俊!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在这个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变,在这个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的今天,只要彻底转变陈腐落后的教育观念,重视素质教育,让孩子们快乐学习,没有压力,释放天性,我们才能有真正的未来!

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看似不起眼的圆桌让孩子懂得了平等自由

0 阅读:20
南国劲松

南国劲松

我是山东济南的一个农民16岁就离家游走江湖酷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