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妖股多,对中国股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中概股在上市许久之后突然高光一下,也不罕见。但像叮咚买菜这样,上市前后就妖气十足,这在中美两国近年来股票市场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有人说,叮咚买菜刚一上市,就像极了在美股历史上“美国反对美国”的闹剧主角——AMC。
载入史册的AMC股价暴涨暴跌,是资本市场“美国反对美国”的产物——海量散户情绪化对抗华尔街大空头的戏码。但叮咚买菜作为一支令美国人感到商业模式陌生的中概股,显然与AMC不是一回事。
结合上市前后叮咚买菜不合常理的融资节奏,以及管理层的不合逻辑言论,目前看,其“割韭菜”的成分就比较高了。
其实,在叮咚买菜上市即成“妖股”背后,是其商业模式的危如累卵。
上市前夕,临时决定缩减募资规模70%以上,勉强维护住上市第一天不破发的脸面。然而,第二天的股价诡异波动,让叮咚买菜一下子出了圈。
从开盘即熔断,到最高涨幅100%,再到收盘收涨62.84%,叮咚买菜的上市第二晚让股民坐了数次过山车,换手率竟然高达近200%。
说叮咚买菜与AMC不一样,是因为AMC的闹剧是“韭菜拉爆华尔街大空头”,这被称为是“美国民粹主义在资本市场的胜利”,作为新股的叮咚买菜,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美股粉丝的。
观察者给出了很多猜测,比如,经纬投资的合伙人张颖,就猜测这可能是因为美国投资者把叮咚买菜,与同一天(叮咚买菜上市第二天)上市的滴滴名称给搞混了。
张颖的猜测被广泛转发,不过实事求是讲,这种说法可信度存疑。不过,张颖也没有出来更正,这至少说明,张颖作为顶级投资者,也搞不明白叮咚买菜这么“妖”的原因。
在张颖的猜测之外,还有很多猜测。其中,笔者认为最有可能的一个猜测,就是叮咚买菜的某一个控盘方,或几个大股东组成的控盘组合,在“割韭菜”。
毕竟,无论是每日优鲜还叮咚买菜,都没能得到二级市场投资者认可,那何不割一把套现走人?
实际上,叮咚买菜的确是非常好的“割韭菜”标的。
由于卖得越多,亏的越多,叮咚买菜在2021年再一次走到破产边缘。所以才会在上市前夕的2021年4月、5与又融了两轮来续命。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叮咚买菜的股权再一次被稀释。
根据招股书,创始人梁昌霖及公司管理团队,在IPO之前的持股比例仅有30.3%。如果不是通过A、B股的差异化投票权设计,梁昌霖很可能失去公司控制权。
就是这样,叮咚买菜还在上市前夕,眼看大事不妙,竟然将募资规模降低70%以上。于是,在叮咚买菜上市第一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资本市场的罕见数字组合:
总股本2.36亿,流通股却只有370万;
总市值近60亿美元,流通数值只有8000多万美元?
1.57%不到的流通股,不到1亿美元的流通市值,再加上热门赛道与新股概念——这简直就是割韭菜的天赐标的啊!
如果真是这样,那叮咚买菜上市即成“妖股”,就不足奇了。
不过,同样是“妖股”,叮咚买菜与AMC截然相反。人家AMC是散户拒绝被割韭菜,把最善于割韭菜的华尔街做空机构给搞垮了,叮咚买菜却实现了在公司运营上不能实现盈利,却在二级市场“割”出个荡气回肠的效果。
这样的股票,是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毒药。
与梁昌霖总挂在嘴边的“公司价值”背道而驰,叮咚买菜一上市就变成“妖股”,上演了割韭菜好戏。其实,这种现象,作为创始人的梁昌霖和投资女王徐新也不想看到。
但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在叮咚买菜变成“妖股”的背后,其实是由于其先天基因不良不良,后天发育畸形,导致在登陆资本市场后必然会上演的尴尬戏码。
我们先来看看,叮咚买菜在上市前后都有哪些反常的举动。
反常一,上市前两个月突击融资两轮——一般来讲,临近上市之时,公司创始团队都在极力回收股份。坊间有很多传闻,许多公司的创始人觉得公司上市后价值高企,为了回收股份,甚至不惜使用欺骗手段诱使高管离职。而像叮咚买菜这样,6月9日提交招股书,不到一个月前的5月12日宣布又融了一轮,很罕见。
反常二,临门一脚突然大幅缩减融资规模——其在首次提交招股书中计划发行14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后来变更为发行370.2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以此计算,叮咚买菜股票发行规模竟然临时削减了73.5%!这直接导致其流通股市值从3.57亿美元,急剧缩水为8695万美元左右。
(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
反常三,面对卖得越多亏的越多的质疑,创始人梁昌霖竟然在上市前后继续释放错误信号——在敲钟仪式之前,梁昌霖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说:
“叮咚买菜并不想成为一家‘小而美’的公司,所以盈利并不是叮咚买菜目前的首要追求,下一步,公司还会进一步的扩张、追求更大的规模。”
关于第一与第二个反常之处,上文均做了分析。第三个反常之处,才是叮咚买菜生死攸关的命门。
叮咚买菜的前身是2014年就上线的“叮咚小区”。但由于社区O2O的涵盖面过于宽泛,业务覆盖难度大,于是在2017年转型为服务更加细分的叮咚买菜。
由于叮咚买菜创业的上海,是中国高净值人群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所以梁昌霖给叮咚买菜一开始的定位就很高,用梁昌霖的话说,是希望给予客户“自来水”般生鲜购买体验。
这套“自来水”系统的核心,就是前置仓。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是是将生鲜产品提前存储至社区附近的仓库,用户下单后即时配送。这些前置仓承担冷链存储和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功能。
相比于社区团购,前置仓可以让消费者不需要等待一天的时间;相比于盒马鲜生与果蔬好,前置仓也可以不依赖选址,并且理论上可以实现全城覆盖。
于是,为了打造用户体验“护城河”,叮咚买菜将竞争对手发明的前置仓发挥到了极致。叮咚买菜官网显示,截至2021年5月,叮咚买菜服务范围覆盖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等30个城市,拥有超过1000个社区前置仓,服务用户3000多万。
然而,万事都有利弊两面。如此大规模押注前置仓,使得叮咚买菜在上市前夕,成为了赛道的亏损之王。
实际上,生鲜O2O本就是一个尚未被证明可以盈利的赛道。在2019年,这个赛道的多个玩家倒下——2019年11月,“呆萝卜”宣布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同月,“妙生活”被爆关闭全部门店,悄然退场。2019年12月,“吉及鲜”宣布公司融资失败,进行大规模裁员、关仓;同月,“我厨”被发现其官网和APP均已暂停服务;就连曾获得阿里、KKR等机构资本加持的“易果生鲜”,也没能扛过这场寒冬。
叮咚买菜幸运在于,其在倒下之前拿到了B+轮融资。
之后的故事大家就比较熟悉了:疫情的到来,一下子激发了风险投资和叮咚买菜的激情,All in规模化使得叮咚买菜得以成为行业头部。
一些媒体的报道,招股书显示,叮咚买菜总收入从2019年的38.80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3.358亿元(17.302亿美元),增速高达192.2%。而亏损分别是18.73亿元和31.77亿元,仅增加了70%。
其实,这是报喜不报忧。因为同样根据招股书显示,仅在2021年Q1,叮咚买菜叮咚买菜营收只有38亿元,净亏损却高达13.85亿元!
这种运营效率下降、亏损激增的出现,其原因也不难分析:在疫情过后,人们的生活秩序恢复正常,逛菜市场讨价还价再次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复产复工之后,大量劳动力人群也不再有时间下厨做饭。
也就是说,走重资产烧钱模式的叮咚买菜,依托2020年曾经取得了亏损收窄的经营业绩,但随着社会秩序正常化,其运营效率下降的也非常明显。
有人给叮咚买菜算过一笔账,叮咚买菜只有在单仓日均订单量达到1500单,客单价达到66元,或者毛利率达到30%时,才能实现盈利。然而,进入2021年之后,由于重资产扩张与拉新效率降低两者的叠加,使得叮咚买菜的净亏损率达到新高,是典型的“卖的越多,亏的越多”。
极度缺钱的叮咚买菜,在上市前不到一个月从软银愿景基金那还融到了3.3亿美元,但如果按照2021年Q1的这个亏损幅度,只够叮咚买菜再烧1个季度,而IPO融到的8695万美元,只够叮咚买菜烧一个月!
这不是公司经营状况不健康,而是太不健康了。
叮咚买菜的股价在上市第三天暴跌,周五也没有止跌的迹象。这是现原形了吗?
其实,对于绝大部分冲刺上市的公司而言,如果不是在一个蛋糕仍然快速增长的赛道,其往往都会在上市之前优化商业模式,减少亏损,使得财报更有说服力。
上市首日即破发的每日优鲜就是这样,通过减少前置仓等手段,来优化运营效率。
显然,叮咚买菜没有这么做,并且似乎以后也不打算这样做。
在上市敲钟仪式现场,创始人梁昌霖表示,目前还是应该扩大规模,
“离开规模谈各种盈利,我觉得不是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商业逻辑。”
梁昌霖的话不免引起质疑:到底是“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商业逻辑”有问题,还是叮咚买菜在违背商业逻辑做事情?
梁昌霖 “粉饰太平”,掩盖的其实是这家公司先天基因不良——作为流量生意却缺少流量巨头扶持;以及后天发展畸形——没有巨头的命,却染上巨头的病,不顾一切的搞重资产狂奔,为了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这其实是一种商业上的“嗑药”模式。
鉴于上市后的融资额少的可怜,叮咚买菜在2021年实际上已经到了生死边缘。“嗑药”模式不但不能让其商业闭环,还会严重损害其商业肌体的健康。
更重要的是,美团买菜、多多买菜,京东到家,橙心优选,还会给先天和后天都有缺陷的它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