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夕阳共筑健康"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公益健康大讲堂活动在常州老年大学举行

新华日报健康 2025-04-23 13:52:01

人间四月正芳菲,健康守护正当时。在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由新华日报社健康传媒中心携手蔚蓝讲坛举办的公益健康大讲堂活动于4月22日在常州老年大学举行,吸引了大批老年学员和社区中老年居民前来参与。通过知名肿瘤科普专家的讲解与健康检测咨询服务,提升公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的肿瘤防治意识,进一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科学防癌知识,帮助中老年朋友共同做好自我健康第一责任人,提升生活质量,拥有健康生活。

认识肿瘤:拨开迷雾见真章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科学认识是有效防控的第一步。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江苏省老年学学会副会长、蔚蓝讲坛公众号及视频号创建人、江苏省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常委孙蔚莉作科普讲解,孙蔚莉主任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为大家剖析肿瘤疾病,解读癌症高危因素与早期信号,并就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防癌体检给出了专业建议。

讲座中孙蔚莉主任介绍说,肿瘤本质是机体细胞在遗传、环境等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异常增生,根据生物学行为可分为良性、恶性及交界性三类。良性肿瘤顾名思义性质较为温和,生长速度缓慢,有清晰的边界,像一个“安分守己”的团块,一般不会侵犯周围组织,也不会向远处转移例如常见的脂肪瘤、纤维瘤等。只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大多预后良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常说的癌症即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细胞如同“脱缰的野马”,生长迅速边界模糊,具有强烈的侵袭性。它们不仅会破坏邻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而且癌细胞可能脱落,通过血液、淋巴等途径流窜到身体其他部位“安营扎寨”,形成新的病灶,这就是所谓的转移。肺癌、胃癌、肝癌等都属于恶性肿瘤。一旦发生转移,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对生命的威胁也急剧升高。因此对于恶性肿瘤,务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防癌之道:掌握知识辨风险

防癌如防火,消除早期隐患胜过亡羊补牢。讲座中,孙蔚莉主任深入介绍了癌症的高危因素及早期信号。她强调,掌握肿瘤防治知识,警惕早期肿瘤症状至关重要,如肿块、疼痛、出血、体重骤降等,都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号,建议公众定期进行体检,利用影像学的CT、MRI,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手段进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孙蔚莉主任还将致癌因素条分缕析,归纳为三大类危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首当其冲,比如对于烟民而言,每支香烟含7000余种化学物质,其中很多物质属于明确致癌;对于有饮酒习惯的人群,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可致DNA损伤,使肝癌风险提升数倍。另外长期高盐饮食、习惯腌制食品等也与胃癌等消化道肿瘤有着较大关联性,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还可能增加结直肠癌、乳腺癌的风险,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会导致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缺乏,削弱身体抵抗力。缺乏运动和肥胖也不容忽视,长期久坐不动,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24等也会增加多种癌症风险。孙蔚莉主任强调,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肿瘤发生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此外,环境与职业暴露、感染与慢性疾病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也在癌症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中老年人群而言,孙蔚莉主任提醒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止过度暴露于阳光紫外线以及厨房油烟等环境中,另外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乙肝丙肝病毒感染等都造成一些癌症的主要风险因素,需要注意做好防治。一些常见慢性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也可能演变为癌症。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需要定期监测,警惕癌变风险。对于一些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癌症,必要时及时进行基因检测和早期筛查。

孙蔚莉主任强调,知癌不恐癌,认识这些高危因素并非是要让自己产生恐慌,而是要正视风险,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规避和管理风险。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远离有害环境、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关注家族病史等方式,就可以有效降低患癌风险。

精准筛查:量体裁衣护安康

对于癌症筛查,孙蔚莉主任介绍说,防癌体检不是一味的要做到“大而全”,而是要做到量体裁衣一样精准,根据个体风险进行个性化防癌筛查,关键在于精准和适宜。最明智的做法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家族病史、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环境暴露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癌症风险评估,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最合适的筛查项目和筛查频率,以免增加无效的负担。

孙蔚莉主任介绍,首先要充分了解和评估自身的风险因素,例如家族病史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要明确家族中是否有癌症患者,特别是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患癌情况。某些癌症如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胃癌等具有较强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相关病史,个体的患癌风险会相对升高,需要更加重视相关的筛查。除了家族史,个人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以往的环境和职业暴露史、是否患有某些慢性感染或癌前病变等,都是评估风险的重要依据。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全面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不良生活方式,本身就是降低癌症风险的重要一环。其次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筛查项目和时机。

讲座中孙蔚莉主任也针对几种高发癌症给出了具体的筛查建议,例如肺癌风险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乳腺癌风险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必要时可结合乳腺超声,结直肠癌风险人群建议从50岁开始进行筛查。可以选择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试验,或者每5-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等等。她强调,这些建议是基于一般原则,具体的筛查方案还需要结合个体情况,并与医生充分沟通后确定。防癌体检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随着年龄增长、生活方式改变或出现新的健康问题,筛查策略也可能需要相应调整。

科学抗衰:拥抱健康进行时

除了精彩的专家科普讲座外,本次活动还特别为中老年朋友们提供了免费健康咨询与检测,涵盖中医特色的“AI扁鹊”体质检测、鹰瞳检测、动脉斑块检测、指尖检测等,得到中老年朋友们的热情参与和点赞欢迎。

衰老是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变化的过程,其本质是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全身衰老与系统衰老同步,不仅让人失去机体功能,也是罹患癌症等疾病的危险因素。作为中医药抗衰老领域的关键成果,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出肾精虚衰是衰老根本,以此为指导研发的八子补肾胶囊也为科学抗衰老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研究显示其可从多维度全方位改善衰老。对衰老十二大标志物中的八大标志物具有改善作用,在应对肿瘤疾病风险方面,研究显示其还可降低脾脏中老化细胞的比例,促进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特别是T淋巴细胞的比例改善。

正如专家所介绍的,人体细胞每天都有“叛变”,从而导致肿瘤疾病风险的发生,良好的人体免疫系统正是减少这种风险的第一道警戒线,免疫功能一降低,炎症肿瘤也就来了,而做好科学抗衰,可以为中老年人群健康打下稳固基石,更好地防范肿瘤疾病风险。与此同时,通过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掌握科学抗衰方法,也能帮助广大中老年人群真正拥抱健康,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0 阅读:1
新华日报健康

新华日报健康

让优质的健康内容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