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文刚出道时,被剧组扔在沙漠捡垃圾,导演:长相不行,不合作

彦扬说历史 2023-02-23 20:09:08

《狂飙》之后,张颂文恍然间成为了男演员的演技天花板,他让一个唯唯诺诺的底层鱼贩,一跃成长“京海市”的黑社会的老大,尽管角色对比强烈,但张颂文的表演可谓是大雪无痕,润物无声。甚至有人扬言说,“建议查查张颂文,不像演的。”

25岁之前,张颂文和普罗大众一样,为了生活,换过很多工作,他先后做过印刷工人、饮料销售员、空调安装工、酒店服务员,还有导游。

可这些工作,大多都是为了碎银几两,点燃不了张颂文内心的激情,因为在张颂文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演员梦,他从小就爱看电影,他的梦想就是从事和电影相关的工作,他转眼就快二十四五岁了,这个梦,对于他来说,就只是一个梦而已。

工作之余,他和同事闲聊自己梦想,不料,同事却说:“怎么不可能?我们著名导演张艺谋就是28岁才学的电影。” 同事的一句话,它像一把火似的,瞬间点燃了张颂文,的确,这个世界有什么不可能。

于是1999年,张颂文北上求学,没想到,他居然被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录取了。

25岁,他顺利入学,尽管他是全班年纪最大的学生,但他终于让自己的人生,离梦想近了一大步。可更令人无语的是,张颂文那不标准的普通话。

有次,张颂文就因为自己的普通话不好,闹了一个大乌龙。

他向他们的老师借螺丝刀,结果因为普通话说得不好,也没听明白,结果张颂文边说边比划,手舞足蹈,老师闹了半天,才知道他是来借螺丝刀的。

的确,专业再好,沟通不了,也是白搭。

于是,老师们对张颂文下了最后通牒,让他四个月之内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否则就自动退学。

为了打好基本功,张颂文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吊嗓子,半夜别人都睡了,他还在操场上念台词。

可乡音难改,说了二十多年的粤普,仿佛如血液般深入骨髓。

于是,张颂文对自己痛下狠手,他把小石头含在嘴里,压着舌根和舌尖,一点点地练习发音,尽管嘴里被磨出血泡来,张颂文仍然不为所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普通话等级考试终于通过了,最终,优秀的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顺利毕业。

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让他没想到的是,全届专业第一的他,毕业就面临着失业。

张颂文毕业后的第一年,就见了300多个剧组,结果被拒300多个;第二年见了280多个,仍旧被拒;第三年,200个左右,依旧全军覆没。

被拒时,导演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人长相不行,做不成演员。因为长相,即便你再专业,也得失业。失业的三年多,张颂文也没闲着,只要能进组,他都愿意试试。

近两天,有网友爆料,有一次,张颂文好不容易接到一个戏,在沙漠里拍摄,剧组人员吃饭扔掉的饭盒被大风吹得“四处逃窜”,张颂文主动拿着一个大号垃圾袋收拾,没想到剧组的车开走了,只留他一人在沙漠。他赶紧给剧组打电话,对方嘲笑他:“你不是要在沙漠里捡垃圾吗?你留在那慢慢捡吧。”卑微的张颂文只能小声应和:“我不捡了,我不捡了……”

虽然相关导演已辟谣,但张颂文出道时的艰辛,可见一斑。为了生存,他接了不少跑龙套的角色。但为了让表演细腻到令人惊叹,张颂文成了一个扎实的生活观察家、一个用身心在演戏的好演员。

他把自己前半生的难堪、窘迫、挣扎、苦痛,都化为表演的技艺,融入到一部部影视剧中。

比如,为了《狂飙》中高启强演的鱼贩逼真,张颂文每天早上四五点,他就待在一家水产市场,观察那些鱼贩们怎么杀鱼、卖鱼。

在鱼缸里洗手这个动作,就是张颂文自己设计的,而这一切都来源于他对生活细腻的观察。

还有《狂飙》中有集讲的是,安欣和高启强,俩人互相套话,互探虚实的一场戏,张颂文巧妙地用嗑瓜子,来掩盖自己的紧张表情,让高启强整个人物立体丰富了不少。

而他在拍《隐秘的角落》中,为了拍出男演员吃馄饨时的悲伤,张颂文硬是让自己绝食了三天,而且还彻夜不眠,就是为了拍出那个男人整个垮掉的质感。

张颂文说,自己背不了台词,也不会背台词,自己必须体会戏中角色当下的感觉是真实的,自己就能自然地会说出那个角色的话。

这就是张颂文,一个扎实的生活观察家,一个用心、用生命在演戏的不可多得的好演员。

如今的张颂文,早已不是路人甲,他成了《西小河的夏天》里的顾建华、《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唐奕杰,《隐秘的角落》里的朱永平,《心居》的展翔。

一路走来,痛并快乐着,因为唯有热爱,可抵漫长岁月。

就像他说的:“一个人能挣钱养活自己,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真的太牛了,我要把这个事业规划到我死那天……”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愿张颂文,也愿看到这里的你,都能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0 阅读:10
彦扬说历史

彦扬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