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55年评衔时毛主席的三次批示引发的红四方面军上将人选的变动

文山聊武器 2024-09-18 03:55:05

1955年,我国在中南海怀仁堂里举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授衔仪式。

在这场意义重大的授衔仪式上,诞生了十位元帅,十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800名少将,可谓将星璀璨,盛况空前。

因参与授衔的将士们众多,评级标准又很复杂,政策性极强,所以相关工作非常繁琐。从1953年起,军衔实施委员会就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

在这期间,委员会拟定的元帅、大将和上将名单,都会交给毛主席过目,让他老人家来确定最终人选。

面对送上来的名单,毛主席做出了三次批示,从而引发了红四方面军上将人选的变动。

那么,毛主席的三次批示都说了些什么?所谓的变动,又是“变”在哪里呢?

毛主席的三次批示

1955年1月16日,距离授衔仪式还有八个多月。

这天一大早,彭德怀与罗荣桓就向毛主席提交了《关于元帅、大将、上将的问题报告》,以此来确认这三个军衔的具体人选。

其中,元帅和大将的人选是由中心书记处选择的。确定人选后就提名中心政治局集会,集体通过方可确认。而上将的评定工作由中央军委负责,再上报中心书记处审批即可。

为确保严谨公正,报告里撰写了两份方案。第一份方案,元帅人选为十一位现任军委委员,大将人数为15人,上将人数为58人。

另一份方案,元帅人数不变,大将人选在第一份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七人,上将则缩减七人,定为51人。

两份方案均是初评,且通过了军委的一致同意,由彭德怀与罗荣恒联合署名。

收到这份报告后,毛主席就叫上中心书记处成员,大家一起开会讨论。

中心处的工作人员们拿着名单反复斟酌,对上面的人评估了一遍又一遍,最终确定了几点要则。

中心书记处同意元帅的人选。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将人选与元帅名额不要相差太多,最好数量一致,暂定为十一人;

第二,以这个标准来看,大将的人选有点“超标”。因此,大将名单上的宋任穷、肖克、王震和周纯全,都要放到上将的名单中去;

第三,上将的名单不太妥当,还需要再做调整,另行评议。具体怎么调整,毛主席给中央军委传达了评衔指示,一共有三条。

首先,兼任军队职务的地方工作干部暂不参与第一批现役军官的评衔工作。等到第二期的地方干部评衔阶段,再确定人选。

其次,毛主席同意军委拟定的第二套方案,将上将人选暂定为51人。除此之外,名单还需要再加上东北军代表人吕正操。

最后,也是比较难办的一点,就是控制红四方面军在上将中的比例,总人数不超过上将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当时,军委确定的上将名单中,来自红四方面军的上将有12名,分别是:许世友、陈再道、王宏坤、傅钟、徐立清、陈锡联、王新亭、谢富治、王建安、洪学智、程世才和李天焕。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红四方面军评为上将的人不应超过十个。

红四方面军作为党的王牌战力,是一个“大山头”,资历老、级别高的干部太多了,实在难以取舍。

而且,这51人中,宋任穷、肖克、王震、周纯全和吕正操这五人都是毛主席亲自提出来放到上将队伍里的,肯定动不得。所以,军委可以调整的人数,只有46人。

为了增加可选性,军委拿出了事先准备的第一套方案,也就是那份58人的名单。两个数字相减,军委需要缩减12人。

在这种情况下,舍掉谁,留下谁,就要好好斟酌一番了。

为了彻底贯彻毛主席的指示,更好更快地拟定上将名单,彭德怀和罗荣桓多次召开军委评衔会议,商讨初评上将名单。

经过多次研究和讨论之后,军委终于确定了51名上将人选。

这次的改动中,以红四方面军的人事变动最为频繁。毕竟,它是被毛主席单独拎出来强调的,不能在上将名单中占比过多。

那么,毛主席的这三次指示,具体给红四方面军带去了怎样的变动呢?最终名单又是如何确认的?

一波三折的上将评衔工作

1955年1月末,外面寒风凛冽,呵气成冰,军委会议室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大家坐在会议桌前,围绕着一份名单反反复复地讨论。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军委首先就把五名兼任军队职务的地方干部挑了出来,移出上将名单。另有七名军队将领,也被剔除在预评上将名单之外。这其中,红四方面军的将领就占了三位。

这三位分别是谢富治、程世才和李天焕。

谢富治此时正主政云南,工作重心从军队转移到了地方,符合毛主席说的情况。所以,他的评衔工作放到了第二期,上将军衔保留,只评不授。

至于程世才和李天焕,都是由公安系统上报的拟评上将人选。当时,公安系统上报的上将人选一共有三人,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胡志明主席力荐的韦国清。

毛主席的指示下达后,公安系统的上将名额由原来的3个降为1个。

军委考虑到,程世才在解放战争未担任兵团职务,故将其改评为中将。李天焕虽然在解放战争期间担任20兵团政委一职,但这算不上正职,只能是兼职,他的工作重心依然在地方。直到进入公安系统后,他才慢慢转到军队工作。

从李天焕的资历和经验来看,评为上将确实有点勉强。于是,李天焕也被移入了中将名单中。

最后,韦国清作为公安系统的“独苗苗”,保留了在上将名单中的“地位”。

就这样,忙了一个月,51名上将人选终于确定了。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3月中旬,老大哥苏联举行元帅、大将晋衔,有十名大将脱颖而出,比中国的少一人。

这下子,原本定为11人的大将名单又要做出调整了。

中心书记处对大将人选再次进行评议,决定把大将人数缩减为十人,名单中的张宗逊改评为上将。

上将名单中增加一人,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必然要减少一人。对此,军委快纠结疯了。

幸好,毛主席也没有再出难题,亲自出手审查名单。他一手拿着笔,一手捏着名单,皱着眉思忖良久。最后,他在“王建安”的名字后面打了一个“×”,意为此人不应评为上将。

毛主席说,王建安这个人性格过于骄傲自满,难以接受批评,也很难做到自我批评,不如先将其改评为中将,再以观后效。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建议中央军委在上将名单中再加一个人:陕北红军军事领袖代表阎红彦。这个提议,获得了中央军委和中心书记处的一致同意。

于是,在改了又改之后,上将的名单总算是确定好了,一共是52人。

1955年7月11日,中央军委召开会议,郑重地审查确定了第一期现役军官授衔名单。至此,第一期现役军官评衔工作告一段落,地方干部的评衔工作立刻提上日程。

这一次的授衔对象是毛主席第一条指示中,那些与军队有着历史渊源,或者和某一地区革命斗争史有联系的地方领导干部。

负责此项工作的罗荣恒在综合评估过后,选出了43名符合条件的干部,上报给中央军委。

中央军委经过讨论后决定,把这次的机会留给担任军队实际职务的干部。那些1952年没有参加过军队评级,后又转到地方任职的领导干部,不参与此次的军衔评定工作。

有了这个条件做前提,43人被筛出了一大批,最终确定授予现役军衔的有四人,分别是:乌兰夫、赵尔陆、叶飞、谢富治和王恩茂。

这五人中,只有王恩茂是中将军衔,其余四人皆授予上将军衔。也就是说,此时的上将名单,已经增加到了56人。

之前说过,55授衔仪式只授予了55人上将军衔,怎么有56人呢?别急,事情还没结束呢!

1955年9月3日,已经确定了上将人选的中央军委召开军委总结会,由罗荣桓宣读元帅、大将和上将名单。

中央军委确认了名单之后,将其上报给毛主席审阅。

对于元帅和大将人选,毛主席没有意见,和军委的看法相同。但在看到上将名单时,他出神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下了一道指示:上将名单再减两人,以54人为宜。

接到这道指示后,中央军委又紧张地投入到了相关工作中。

这56名上将,各个都是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实在是难以抉择啊!

就在中央军委焦头烂额之际,曾任红四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现任总干部部副部长的徐立清主动找上门,请求中央军委将他改评为中将。

徐立清说,自己是从红四方面军出来的,而主席曾说过,红四军的干部不能在上将名单中占比过高。所以,减掉他合情合理,能更好地贯彻毛主席的指示。

而且,徐立清主管干部授衔的详细工作。改评为中将,能让他在干部队伍中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更有利于他开展工作,保证授衔工作的正常进展。

最后,主动要求改评为中将,能让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评估,鼓励他艰苦奋斗,克服为名为利的危险思想。

“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荣誉,我不要上将,给个中将就行了。”徐立清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徐立清主动让衔的无私举动,让中央军委又是感动又是赞赏。中央军委接受了他的降衔申请,将他改评为中将军衔,名列中将首位。

和徐立清做出相同举动的还有廖汉生。

廖汉生不是红四军的人,他是贺龙的心腹爱将,红二军团的组织部长和六师政委。56名上将中,只有他一人是红二军团的。

新中国成立后,廖汉生先是担任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和省政府副主席,从无到有地建设青海,然后又主持西北军区工作,最后出任国防部副部长,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说,廖汉生要军功有军功,要资历有资历,能进入上将名单,合情合理。

不过,当廖汉生的老上级——贺龙元帅得知上将名单要削减的事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廖汉生的军衔太高了。他找到军委表达意见,说廖汉生评个中将就行了,不用评上将。

廖汉生觉得贺元帅的话言之有理。他提交了降衔申请,主动提出将军衔降至中将。

这样一来,上将名单减到了54人,完美达到了毛主席的要求。可这时候,新的问题又来了:54名上将中,红二军团的代表一个都没有,这合理吗?显然不合理。

于是,在9月16日的国务院第18次全体会议上,中央决定再增补一名上将,就从红二军团里选。

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最后一名上将的荣誉落到了红二军团独臂战士——贺炳炎的身上。他也是我国唯一一名准兵团级上将。

中央军委将确定好的55人上将名单呈给毛主席,毛主席总算满意了。

1955年9月23日,周总理签署了001号将军授衔令。五天后,55名战功赫赫的英雄走进怀仁堂,被授予上将军衔。其中,从红四军里出来的,有十人。

以上,便是55年授衔仪式之前,红四军上将人选的变动情况。看完了不得不说,这可真是一波三折,好事多磨。

在这个过程中,负责评衔工作的干部们殚精竭虑,称得上劳苦功高,而毛主席也展现了他惊绝高妙的平衡之术。

最令人感动的是徐立清和廖汉生,居然主动放弃上将军衔。高风亮节的品质,豁达开阔的心胸,让人佩服不已。

其实,不仅仅是这两位将军,55年授衔中,主动降衔的比比皆是。

前有毛主席拒接大元帅之位,后有粟裕三次辞帅,还有徐向前、罗荣桓和叶剑英,都曾找到毛主席,表示愿意让出元帅之位。

徐海东、许光达、孙毅等将军,也都曾提交过降衔申请。不慕名利的背后,都是一颗颗无私奉献的爱国之心。

诚然,被授予军衔是一项巨大的荣誉,但他们的功绩,却不是一个军衔可以概括的。不为名利争短长,一片丹心照日月,向这些先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信息参考: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1955年首次授衔的前前后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新中国档案: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将帅让衔,初心皎皎

凤凰网-揭秘:毛泽东赞十大将之首粟裕“三次辞帅”真相

4 阅读:4030
评论列表
  • 2024-10-02 16:55

    小编你又在瞎说,粟裕什么时候三次辞帅。胡说八道

  • QQ 4
    2024-09-20 08:47

    有多处错误。

  • 2024-11-16 16:48

    到底是红四军不超过五分之一还是红四方面军不超过五分之一?如果是红四军可以理解。

文山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