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引言
1937年的夏天,南京城里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就在不久前,北平和天津已经沦陷在日本铁蹄之下,而东边的上海更像一根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从未如此接近生死攸关的边缘。可就在这时,南京竟迎来了久违的热闹。从西北到两广,从四川到山西,一架架飞机降落在南京的简易机场。
各地的军阀大佬、西装革履的政界人士,甚至连素来不和的桂系领袖也罕见地出现在了同一个地点。这场被称为“国防会议”的聚会,可谓集结了中国当时几乎所有的精英力量。
敌人逼近,军阀们的“走秀”
南京的空气湿热得让人发闷,但街头巷尾依然挤满了围观群众。人们交头接耳地议论:“听说白崇禧也来了?蒋委员长真能服他?”
“冯玉祥那老倔驴居然也来了,怪事!”有人压低声音补充:“就是不知道这帮人真是来抗日的,还是来凑热闹的。”
此刻,机场那边的情景更是像一场政治版的“红毯秀”。随着飞机轮胎与跑道的摩擦声响起,一架德国制造的水陆两用机缓缓停下。
一位身穿灰色军装的中年男子走下舷梯,他神情冷峻,步履坚定,不带一丝迟疑。他就是桂系名将白崇禧,被誉为“小诸葛”的他,这次却不是带兵上阵,而是直奔南京参加这场关系国运的会议。
围观的人群中,不少眼尖的市民立刻认出了他。“这不是‘战神’白崇禧嘛!”“听说他和蒋委员长关系不好,今天居然亲自来了?”
更多人则被他的坚定气势震慑得安静下来。就在这些目光交错中,白崇禧冷冷地对身边的人说:“抗日的事大过天,个人恩怨算得了什么?”
不远处,另一辆黑色轿车也缓缓驶来。冯玉祥探出头来,朝着白崇禧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两人虽然都为抗日而来,但内心却各有盘算。毕竟,这样一场会议上,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的人,未必会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国防会议的剑拔弩张
1937年8月7日上午,南京国府礼堂内,国防会议正式开始。与会的将领、政客们坐满了大厅,他们之中既有身经百战的军阀,也有满腹经纶的文人。
然而,这场会议的氛围并不像外人想象中的那么融洽。事实上,会议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争论。参谋总长程潜率先发言,他用平静的语气汇报了当前的战局:日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北平和天津,接下来必将南下攻取更大的城市。
会场一片静默,连平日里爱插科打诨的冯玉祥也沉默不语。蒋介石见状,站起身说:“各位,局势已不容乐观,现在不是计较私利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日军,那么这片土地,将再无我们立足之地!”
然而,这番话并未能让所有人信服。桂系的代表白崇禧开口了:“委员长,我同意抗日到底,但抗日需要兵力和资源。我们广西虽小,但已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然而其他地方呢?是不是也该肩负起同样的责任?”
蒋介石微微皱眉,但很快又舒展开来。他明白,白崇禧这话虽然听上去是请求公平,但更多的是在提醒其他军阀:别想着袖手旁观。
于是,蒋点了点头:“很好,既然白将军提到了资源分配,那我们今天就把话说开。我提议成立全国联合抗日指挥部,调动一切资源供抗战之用!”
全面抗战的起点
当晚,南京中山东路厉志社礼堂灯火通明。一场更加机密的国防联席会议悄然展开。与上午的公开会议不同,这场闭门会议只邀请了核心决策人物。
蒋介石站在长桌的中央,环视四周,然后用坚定的声音宣布:“各位,我们今天的会议目标只有一个——确认全面抗战的国策。”
会议从确立战略目标开始。
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会议最终形成了共识:全面抗战不可避免,持久战是唯一出路。蒋介石最后站起身,对所有与会者说道:“现在,这场战争已经不再是某一个人的事,也不再是某一个地方的事。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死之战。同意抗战的,请起立!”
一瞬间,所有人齐刷刷地站了起来,没有一个人犹豫。那一刻,会议室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白崇禧站在人群中,默默握紧了拳头。他知道,这一站意味着什么。
1937年8月8日,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用简洁却有力的语言向全体军民传达了抗战的决心。而那场会议,也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那些曾经彼此对立的军阀、政客们,终于在国家存亡的关头暂时放下了私人恩怨。而这,也为中国之后的抗战奠定了基础。
随后,周恩来等人也来到南京,两党在一起共商对策。如果说之前蒋介石对内、对外还存在着斗争的心思,但此时此刻除了团结,他别无选择了。
参考资料:
“小诸葛”白崇禧在抗日战争中的智与勇.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