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简是研究秦代仓储制度的原始资料,其中体现了秦代的仓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人员稟食管理、人员劳作、仓官考课等管理制度。秦简显示,我国在秦代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仓储体系。
了解秦简牍中的相关资料,可以充实人们对传统社会的理解。春秋时期,管仲就重视仓库建设。统一之前的秦国便在农业生产和军事战备方面冠绝六国,是战国时期最富庶的诸侯国。战国甚至汉代都称颂秦国粮食丰收、仓储充盈,这也是秦国实现统一的物质基础。
秦代的仓库管理《左传》记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在传统文献中,有关秦仓储制度的部分多为摘录《左传》等,有的人甚至认为秦代没有真正的仓储制度,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仓律》《效律》等秦律条文的发现,使得人们能够了解秦代仓储制度的细节。
国家仓储是否丰富,是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仓储的设置尤其是贮藏粟麦之属的粮仓设置,历来受统治者重视。统一六国之前的秦国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当完备、从中央到地方的仓储管理体系。在该仓储理体系中,主要包括中央、郡县、乡三个等级。
秦在京师设储谷的太仓。秦代掌管国家粮仓的官署也称太仓,为“治粟内史”的属官。从储量规模来看,太仓的储粮数蔚为可观,高达数十万石。另外,根据睡虎地秦简的记载,“太仓”和“内史”一起负责指导与监督地方郡县的粮食存储。
汉代有“太仓令”的官名,为沿用秦制。秦代太仓管理者应为同一职位据此可见,秦代应当设置有太仓令、丞等职官,负责京师太仓的相关事务。秦郡仓的设置在当时并不普遍,且县仓与郡仓尚未形成严密的统辖关系。
秦时的天下名仓有陈留仓、宛仓、敖仓、黄仓、宛仓等,都是秦人在这些县设置的仓。这些粮仓曾在粮食贮藏、转运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在睡虎地秦简中还有不少有关县仓建设与管理的律文。
其中有“是县入之”,体现了秦代地方普遍设置有隶属于各县的地方县仓。管理县仓的官员称仓啬夫,仓佐与仓史则具体负责出入粮食、记录文书等事务。秦县仓所存的粮食,主要供给本地人员使用。
里耶秦简中大量的稟食记录,主要是给在当地的吏员以及劳作的徒隶发放粮食的记录。比如,里耶某简牍中就是仓啬夫利用县仓储粮向大隶妾发放粮食。县仓的粮食在专门的程序之下,还可以调拨到其他机构,秦代还有最低级的乡仓,秦代离乡设置有仓,离邑仓的管理者称仓佐。
安全管理制度《左传》记载:“径廥粟米一石二斗半斗。丗一年十二月戊戌,仓妃、史感、稟人援出稟大隶妾援。令史朝视平”
粮仓管理活动的第一要务是安全事宜。在原始资料中,秦代仓储也需防范水灾、火患、虫害、鸟雀、鼠害、朽坏、盗贼等安全隐患。简牍中多出提及,仓粮要妥善保存,不要发生变质的情况。
水患、火灾、腐坏、盗贼等又是威胁粮食仓储安全的最主要的几项,这些灾患也常被合称为“水火盗贼”问题。秦汉简牍中便有许多关于“水火盗贼”的记载,这说明当时仓储安全也面临着“水火盗贼”问题。
这些是尉史、令史巡视仓库的相关记载,“毋水火盗贼发者”,则是上报粮仓并无水火盗贼之患。种种迹象表明,为了维护仓储安全,统治者也采取了加强仓储守备、惩治危害行为等方法以控制和减少“水火盗贼”问题带来的损失。
加强仓储守备、做好提前预防,是减少“水火盗贼”问题的重要途径。秦汉简所见的文书、律令中均能看到相关记录。从内容看,律文涉及的主要是“实官”的安全。其中,设置专门候望安全的机构。还要开掘池塘储水、以备火患。
秦简牍中的相关律文有很多规定了严惩危害仓库的行为。例如,如果对物资管理机构的门窗管理不善,会受到处罚。仓库粮食产生朽坏,相关人员也要受到惩罚。可见秦代对“水火盗贼”问题相当重视。
为了抑制灾患,秦代曾采取加强仓储守备、惩治危害行为、纳入考课等多种措施进行治理。这些措施不仅包括防治技术的探索,还有法律体系的完善,它们反映了秦代仓储管理事务的进步,并为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仓官考课制度李觏诗曰:”司农仓廪尽发出,不待奏报先施为“。
从出土的秦简牍来看,秦代非常重视日常仓储事务的监管。对地方仓官进行考课,不仅可以及时掌握仓储物资的信息,同时是对地方仓官进行监管的重要方式。里耶简中收录有一枚“仓课志”木牍,呈现了秦代基层仓官考课的主要内容。
该简自名“仓课志”,可见其记录的是仓官考课的内容。简文详细列了“畜彘鸡狗产子课”“畜彘鸡狗死亡课”“徒隶死亡课”“徒隶产子课”等八项课目,主要包括牲畜的繁殖与死亡、仓库劳动者的生育与死亡等,这应当是秦迁陵县考课仓官的具体内容。
根据这些课目内容,将这八项具体分为“关于徒隶的考课”和“关于禽畜的考课”两个大类。第一类考课是指对徒隶的死去、逃亡情况的考课。徒隶产子课,是对徒隶生产婴儿及其相关情况的考课。徒隶行徭课,仓官管理的隶臣妾。“徒隶行徭课”,即是对徒隶徭使情况的考课。
“作务产钱课”是关于从事劳作所得钱财的考课,这里考课的主要对象是仓所管理的隶臣妾。秦代的仓官是管理粮食、徒隶的重要机构,同时它饲养鸡、彘、狗、雁等小型禽畜,“仓课志”所涉及的八项条目即针对这些职能分别进行考课。
由于秦代徒隶数量较多、各机构的劳作繁重、机构之间沟通频繁,于是仓和司空分担徒隶管理的职能。至于仓还饲养禽畜,应当有减少部分粮食浪费、加强仓的安全的考量,同时禽畜提供的肉食、蛋类还可以售卖,这也是仓的一项重要收入。
在里耶简中还常见“仓曹”这一机构。秦代的“仓曹”与“仓官”分职,“仓曹”是设置在县廷的诸曹之一,它并不直接参与粮食管理与发放。在秦简所见众多的仓曹文书中,最能反映仓曹事务的是一枚名为“仓曹计录”的木牍。
该牍释文作仓曹计录:禾稼计、贷计、畜计、器计、钱计、徒计、畜官牛计;马计、羊计、田官计。凡十计。该牍共出现“禾稼计”“贷计”“畜计”“器计”等十项内容,即简文所谓的“凡十计”。
与畜官相关的应当是“畜官牛计、马计、羊计”三项,田官至少有“田官计”一项。根据“计”的数量来看,仓官显然多于畜官和田官,这也显示了仓官事务应当占据仓曹日常管理内容的主体。
结语仓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仓储制度是整个国家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秦代,仓储制度可以为大一统国家的治理提供物质基础,而且自身还体现了国家对于经济领域的管控和治理能力。
秦代在仓储体系设置、安全管理、稟食管理、人员劳作、仓官考课等方面不仅有细致严密的管理规定,并且相关事务大都在遵循相关规定具体执行。这说明,我国古代的仓储管理至少在秦代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仓储体系,而这些仓储管理措施也对后世产生着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1】《左传》
【2】《仓律》
【3】《效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