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贤宰相吕蒙正作品《劝世章》,阅尽人间百态。

书易聊文化方式 2024-12-08 10:17:04

每一个身处低谷中的人、

都可以读读千古奇文《寒窑赋》。

名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皆出于此。

它能给时运不济、身处低谷的人以希望。

给富贵权重、飞黄腾达之人以警醒。

《寒窑赋》也名《破窑赋》、或作《劝世章》、《命运赋》。其在中国四大奇文中(《钱本草》、《诫子书》、《驮人经》)位列首位。

相传此赋是北宋宰相吕蒙正为规谏太子所作。

当时太子年少轻狂、顽劣不堪、

可当他读后、深受触动。

他一改往日狂傲、谦逊待人、认真读书、

最后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宋真宗。

《劝世章》

吕蒙正·北宋

时势不可尽倚,贫穷不可尽欺,世事翻来覆去,须当周而复始。

余者,居洛阳之时,朝投僧寺,夜宿破窑。布衣不能遮其体,饘粥不能充其饥。上人嫌,下人憎,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余后登高及第,入中书,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思衣则有绮罗千箱,思食则有百味珍馐,有挞百僚之杖,有斩佞臣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扶袂,廪有余粟,库有余财,人皆言余之贵也,余曰:非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蛟龙未遇,暂居云雾之间。君子失时,屈守小人之下。命运未通,被愚人之轻弃。时运未到,被小人之欺凌。初贫君子,自怨骨格风流。乍富小人,不脱俗人体态。生平结交惟结心,莫论富贵贫贱。深得千金,而不为贵,得人一语,而胜千金。吾皆悼追无恨人,富贵须当长保守。

苏秦未遇,归家时,父母憎,兄弟恶,嫂不下玑,妻不愿炊,然衣锦归故里,马壮人强,萤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户迎,妻嫂下阶倾己顾,苏秦本是旧苏秦,昔日何陈今何亲。自家骨肉尚如此,何况区区陌路人,抑犹未也。

文章冠世,孔子尚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曾钓于渭水。颜回命短,岂是凶暴之徒。盗柘年长,自非贤良之辈。帝尧天圣,却养不肖之男。瞽叟顽嚣,反生大孝之子。甘罗十二为宰相,买臣五十作公卿。晏婴身长五尺,封为齐国宰相。韩信力无缚鸡,立为汉朝贤臣,未遇之时,口无一日瓮飧,及至兴通,身受齐王将印,吓燕取赵,统百万雄兵,一旦时休,卒于阴人之毒手。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安邦之志,一世无遇。

上古圣贤,不掌阴阳之数。今日儒士,岂离否泰之中。腰金衣紫,都生贫贱之家。草履毛鞋,都是富豪之裔。有贫贱,而后有富贵。有小壮,而后有老衰。人能学积善,家有余庆。青春美女,反招愚独之夫。俊秀才郎,竟配丑貌之妇。五男二女,老来一身全无。万贯千金,死后离乡别井。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满腹文章,到老终身不第。或富贵,或贫贱,皆由命理注定。

若天不得时,则日月无光。地不得时,则草木不生。水不得时,则波浪不静。人不得时,则命运不通。若无根本八字,岂能为卿为相。一生皆由命,半点不由人。

蜈蚣多足,不及蛇灵。雄鸡有翼,飞不及鸦。马有千里之驰,非人不能自往。人有千般巧计,无运不能自达。

吾敬为此劝世文也。

此文吕蒙正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经历的各种命运和磨难,如孔子被困于陈蔡、姜太公垂钓渭水、韩信先贫后贵等。透出人生命运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的思想,人生起落乃常态,是自然现象。顺境逆境皆要平和。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

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

张良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初汉三雄,智谋过人、用兵如神,成语“张良借箸”就出自这里,形容一个人聪明、智慧,有筹划的能力。但这么一个奇才,出身只是一个平民。萧何相信很多人都了解,也是西汉名臣,辅佐刘邦开疆扩土,楚汉之争立下汗马功劳,名列功臣第一。但他的出身也不高贵,只是个县吏。什么是“吏”?今天我们常说“官吏”,觉得吏也是一种官职,其实“吏”只是“官”的佣人,“吏”永远不能做官,也没有编制,“吏”的工资由“官”私人支付,属于“官”的私人助理,所以“吏”随时能够被更换,社会地位并不高。“晏子”就是晏婴,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晏子能言善辩、思维敏捷,能上言、敢言、明言,辅佐齐国长达五十多年。但他不足五尺身材,据说周朝的五尺相当于今天的1.15米,我不知道这数据是不是有夸张的成分,但可以肯定,他的身高不会太高。就这么一个人,封为齐国宰相。什么是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主宰”和“相助”的意思,主宰当朝所有的官员,相助齐王一个人。

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

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孔明都太熟悉了,虽然《三国演义》里的孔明太夸张了,但历史上的孔明确实是兴蜀之人,建立三国鼎立的基业,但最初,他不过就是个平民百姓。楚汉争霸的故事相信也不用我介绍了,项羽的基础比刘邦强大,实力比刘邦雄厚,人才也比刘邦广博,但最后还是败给了刘邦,四面楚歌乌江自刎,而汉朝的四百年基业就是从这里开始。

到这里,我们看看吕蒙正说了什么,上文提到的各个人物都是初缘与结果形成了明显的反差,面对这样的转折人们该如何总结?能够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的创始人差点被饿死,善人命短恶人长寿,这中间有因果联系吗?有能力不见得一定被赏识,有才华不见得一定被认可,这些是被发掘出来的人,那是不是有更多的“布衣”、“草庐”被埋没了?是不是所有才学之人都被重用了?

前文提过,儒家在过去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经历过几次重大的变革,春秋孔子时期,儒家并没有“天意”的概念,孔子提倡“子不语怪力乱神”,到了汉朝,董仲舒重新包装了儒家,加入了很多当年孔子不认可的学说,导致今天中国文化中加入了“命运”的概念,而面对无力解释的事件,人们常常用这种方法加以诠释。

1 阅读:63

书易聊文化方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