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舌头,阳虚寒湿再重,也不能用桂附地黄丸。

赵医讲养护 2024-10-30 14:37:0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一种看似矛盾却在实际诊疗中屡见不鲜的情况——明明体内阳虚寒湿严重,却为何不能使用温阳名方桂附地黄丸?这一话题,无疑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悬念初设:阳虚寒湿,为何拒用桂附?

在中医理论中,阳虚指的是人体阳气不足,无法温煦脏腑、推动气血运行的状态;寒湿,则是指寒邪与湿邪相互勾结,侵袭人体,导致气血凝滞、机体功能受阻。

面对这样的体质,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用温阳散寒、祛湿的药物来调理,桂附地黄丸便是其中的代表方剂。然而,世事无绝对,有些情况下,即便阳虚寒湿再重,使用桂附地黄丸却可能适得其反,这究竟是为何?

中医基础:阴阳平衡,辨证施治

首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中医的基础理念。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认为人体健康是阴阳两股力量和谐共处的结果。当阴阳失衡,就会出现各种疾病。阳虚,就是阳气不足,属于阴盛阳衰的状态;而寒湿,则是阴邪的一种表现。

治疗时,虽然看似应该直接补充阳气、祛除寒湿,但中医的精妙之处在于“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甚至包括舌象、脉象等细微之处,来精准判断病因病机,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舌象揭秘:一种特殊的“警示灯”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到一个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依据——舌象。舌头,作为人体内脏的一面镜子,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体内的寒热虚实。当医生说“这种舌头”,指的就是一种特定的舌象,它可能是舌苔厚腻、舌质淡胖且有齿痕,或是舌体湿润、滑腻,这些都是寒湿内盛的表现。

然而,如果在此基础上,舌边尖部出现红刺,或是舌体瘦小而色红,这便提示我们,在阳虚寒湿的背后,还隐藏着其他更为复杂的问题,比如阴虚火旺或是气血两虚。

深入剖析:为何不宜桂附?

阴虚火旺:如果患者在阳虚寒湿的同时,还伴有阴虚火旺的情况,使用桂附地黄丸这类纯温阳的药物,无异于“火上浇油”。

因为桂附地黄丸中的肉桂、附子都是大辛大热之品,能够迅速提升阳气,但对于阴虚火旺的人来说,这只会让原本就亢盛的虚火更加燎原,导致失眠、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等症状加剧。

气血两虚:另一种情况是,患者虽然表现出阳虚寒湿的症状,但实质上是由于气血两虚导致的。这种情况下,单纯温阳祛湿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因药物过于峻猛而耗伤气血,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气血两虚的舌象往往表现为舌淡苔薄白,舌体瘦小,此时应更注重补益气血,而非单纯温阳。

湿热内蕴:还有一种容易被忽视的情况是,寒湿与热邪交织,形成湿热内蕴。这种情况下,舌苔黄腻,舌质红,虽然表面上看似寒湿,实则内有热邪。使用桂附地黄丸会助长热邪,使湿热更加胶着难解,病情因此变得更加复杂。

正确做法:辨证论治,综合调理

面对阳虚寒湿兼有其他复杂情况的患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细致辨证:通过望闻问切,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以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综合判断其体质类型及病因病机。

综合调理:根据辨证结果,采取温阳而不助火、祛湿而不伤阴、补气而不壅滞的治疗原则。可能需要同时使用温阳、滋阴、祛湿、补气、养血等多种方法,以达到阴阳平衡、气血和顺的状态。

生活调养:指导患者调整饮食习惯,避免生冷寒凉、油腻重口味的食物,增加温性食物的摄入,如生姜、红枣、桂圆等。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情志调节:中医认为,情志因素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还应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指导其学会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以达到身心同治的效果。

结语:中医之美,在于辩证

中医的魅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理论体系,更在于其“以人为本,辨证施治”的核心理念。面对阳虚寒湿再重的情况,我们不能盲目地使用桂附地黄丸这样的温阳名方,而应像侦探一样,抽丝剥茧,寻找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正病因,然后精准施治,方能药到病除。

记住,中医治病,不在于药之贵贱,而在于方之对症;不在于药之多少,而在于用之得法。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打开一扇窗,让您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医的智慧与魅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79

赵医讲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