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祭出关税大棒,全球经济风声鹤唳。韩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大玩家,夹在中美之间左右摇摆,想找条生路。中国这边看不下去了,直接放话:谁敢拿中国利益去讨好美国,别怪我们不客气。
韩德洙:从经济专家到代总统
韩德洙,1949年6月18日生在韩国全州,家里不算富裕,但脑子好使。1971年,他从首尔国立大学拿了经济学学士学位,后来跑去哈佛,1984年搞定硕士和博士,研究方向是韩国经济咋应对外部冲击。这家伙早年是个学霸型官员,1970年进了国家税务局,1974年跳到经济企划院,1982年又去了贸易工业能源部,履历厚得像本书。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他当上副部长,稳住了不少乱子。1998年金大中当总统,提他做贸易事务部长,干到2000年。到了卢武铉时期,2005到2006年管经济财政,2006年还短当了俩月总理。2007年4月到2008年2月,他正式当上韩国总理,卸任后2009到2012年跑去美国当大使,把韩美关系搞得挺铁。2012到2015年,他又干了韩国国际贸易协会主席,帮企业打开国际市场。
2022年,72岁的韩德洙被尹锡悦拉回来再当总理,成了韩国史上最老的总理。可2024年12月,尹锡悦因为搞戒严令被弹劾,韩德洙接盘当了代总统。结果没几天,他自己也因为不签特别检察法案和宪法法院法官任命的事儿被弹劾,权力一度停摆,直到2025年3月24日宪法法院7比1裁决让他复职。这老头儿命硬,政治生涯跟坐过山车似的。
2025年,特朗普扔出25%关税,韩德洙得扛着。他不爱硬刚,主张谈生意。4月8日,他在CNN采访里说,韩国不会跟中国联手对抗美国,想跟特朗普做双赢买卖,还打了通电话聊船舶和天然气合作,试图把韩国对美555亿刀的贸易顺差降下来。同一天,他下令给受关税冲击的企业紧急援助,还推了个150万亿韩元的汽车行业融资计划。这家伙忙得脚不沾地,但国内骂声也不少。
李在明:从贫民窟到总统候选人

李在明,1963年12月8日生在韩国安东,家里穷得叮当响,七个兄弟姐妹排老五。小时候上不起学,小学毕业就去打工,项链厂、橡胶厂都干过,手腕和手指还因为工伤落下残疾,靠这免了兵役。后来他靠自学,1978和1981年考下中学、高中同等学历,硬是挤进中央大学法学院,1986年毕业,还过了司法考试,做了人权和劳工律师。
2005年,李在明加入Uri党,开始混政坛。2006年竞选城南市长没成,2010年卷土重来干上了,连任到2018年。他在城南搞福利政策,减贫差距,口碑不错。2018年当上京畿道知事,新冠疫情期间管得挺好,名声大噪。2022年,他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跟尹锡悦差一点点惜败,同年8月当上民主党党首,成了反对派头子。
2024年12月,尹锡悦搞戒严令,李在明跳出来带头反对,爬国会围栏、开直播喊人上街,最后真把尹锡悦弹劾了。2025年4月10日,他宣布参加6月3日的总统选举,承诺解决经济两极分化,推技术投资。民调说他领先,他还说外交得平衡,不能一头倒美国,得跟中国多合作。这家伙从底层爬上来,野心不小。
纳伦德拉·莫迪:茶摊小子到印度总理
莫迪,1950年9月17日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瓦德纳加尔,家里是低种姓,爹开茶摊,他小时候在火车站帮着卖茶。8岁加入RSS民族主义组织,受导师影响定了政治路子。1978年,他从德里大学开放学院拿政治学学士,1983年在古吉拉特大学读了个硕士。1987年进印度人民党,1988年管古吉拉特支部,1995年升全国组织书记,1998年当总干事。
2001年,莫迪当上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干到2014年。他推私有化、小政府,搞金融科技园区,经济增长率飙到10%。不过2002年古吉拉特骚乱死了一千多人,大多是穆斯林,他被指没管好,争议挺大,但2012年调查说他没直接责任。2014年,他带人民党赢了大选,当上总理,2019和2024年连任。他搞废钞、商品服务税、“数字印度”“印度制造”,想让印度在全球硬起来。
2025年,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莫迪想趁机拉投资。2月13日,他跑华盛顿跟特朗普见面,谈贸易优惠。可他没跟中国翻脸,2023年中印贸易1362亿刀,印度还赚了点。这老兄左右逢源,手腕挺高。
韩国和印度的动向,中方的回应
2025年,特朗普对全球10%关税,对韩国25%,对中国34%,韩国压力山大。韩德洙不想撕破脸,4月8日接受CNN采访说,韩国不会跟中国一块儿杠美国,得谈出个双赢。他还跟特朗普通电话,聊咋减贸易顺差,派贸易部长郑仁教去华盛顿谈判。4月3日,他开会说给汽车行业150万亿韩元支持,帮企业扛关税。

韩国海关查出,2025年第一季度有2950亿韩元的货原产地违规,97%去了美国,比2024年全年3480亿还多。有人说,中国企业拿韩国当跳板躲美国关税,韩美自贸协定被钻空子。韩德洙夹在中美间不好受,国内还不满意,4月9日首尔街头好几百人喊他下台,觉得他太软。
印度觉得中美打架是机会。《印度时报》4月22日说,中美脱钩能让印度制造业捡漏。莫迪2月13日去华盛顿见特朗普,想把10%关税谈下来,还说印度能当全球制造中心。可中国媒体说他没捞到啥真东西,特朗普只顾自己。
印度跟中国也没掰,2023年贸易1362亿刀,2025年1月外长访北京,恢复直航、签证,边境数据也共享了点,可军事对峙没解决。莫迪想两边都不得罪,捞点好处。
中国盯着韩国和印度,态度硬。4月21日,商务部发言人说,谁拿中国换美国好处,就是与虎谋皮,两头落空,还警告会反制。4月20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接受印度媒体采访,说美国关税是大棒,印度和中国得一块儿顶住。
中国觉得特朗普想救美国制造业,印度韩国别做梦以为能占便宜。中方底线是全球贸易得公平,谁敢坑中国,后果自负。

韩国和印度在2025年的路不好走,韩德洙忙着谈,李在明等着选,莫迪两头跑,中方放狠话提醒别乱来。这场贸易大戏还没演完,亚洲格局咋变还得看后面几个月。你觉得这几个国家最后会咋选?留言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