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
青春如梭梦易逝,
岁月匆匆留遗痕。
志高行远勿躺平,
莫待华年空自嗔。
岁月如流不停步,
人到中年志弥笃。
偶憩非为陷迷茫,
勿使躺平误壮图。
年华虽去梦犹存,
回首往事心自温。
夕阳西下晚霞红,
勿以躺平耗晨昏。
2024.11.26.晨 成都
文/常玉英
不知道怎么地,最近总是耳边听到这个词汇“躺平”。
于是很好奇,为什么这个词汇就火了起来,了解一下吧。
原来“躺平”二字最早源自“躺平任嘲”一词,诞生于2016年或更早,是娱乐圈粉丝的一种用语,表示“(这次我洗不动了)躺下来任你嘲讽”。
早期的含义:“躺平”表示网友不回应不反抗的一种心理态度。
再后来,慢慢地这个词就火了起来,从网络中回到了现实里,网上网友发帖分享了自己的躺平生活和躺平哲学,该贴很快在网上走红,媒体争相报道,进而引发了全网对于“年轻人该不该躺平”的大讨论。
再后来,“躺平”被用来表示当代年轻人看淡竞争之后主动追求低欲望生活的一种社会现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一些年轻人开始反思这种价值观,寻求更加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年轻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逃避。他们感到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因此选择放弃奋斗,追求一种低欲望、低压力的生活,也就是“躺平”的生活。
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劳、奋斗、努力、上进被视为美德。很多人看不惯“躺平”,虽是无奈,但是在这种现实面前,到底该如何应对现实社会的压力和节奏,也是很多人思考的问题。
躺平现象促使社会关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了对内卷现象、职场晋升、生活成本等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另一方面,躺平现象也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可能导致年轻人失去奋斗的动力和目标感,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关于躺平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老年、中年、青年,都有可能在人生中面临迷茫的时候,都有可能会“躺平”。我们该如何来面对它呢?
在我看来,能够理解“躺平”的这种现象,但是又觉得这是暂时的,不能真正地“躺平”,“躺平”时间久了,会失去生活的动力、热情、活力吧。另外,如果自己真的躺平了,可能生活也成了问题,会滋生出懒惰、无聊。短暂地歇一歇,而后再选择自己前行的方向去努力工作,好好生活,利于家庭,利于社会
于是写了上面的三言两语,说说自己的心情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