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一个多月,今天上了热搜才被大家知道。
2025年2月25日,大连一家烧烤店里,上演了一出堪比影视剧的荒诞戏码。
一名30多岁的男子带着10名年轻女子走进烧烤店,点菜、拼桌、举杯“团建”,消费了1050元后,竟全员“消失”。
据店主杜先生回忆,这群人用餐时气氛融洽,男子还热情表示“下次再来”,甚至以“走账报销”为由讨价还价,最终却趁店员不备溜之大吉。
更魔幻的是,半个月后,一名自称“逃单者”的男子竟主动加老板微信,嚣张放话:“钱就不给!凭本事吃的饭,你让我溜了怪谁?”甚至嘲讽老板“啥也不是”。
而当杜先生试图追问时,对方却改口称“闹着玩”,随后拉黑跑路。
网友辣评:
“这是现实版《狂飙》吗?吃饭逃单还带剧本?”“10个女生是被忽悠来当群演的吗?”
事件发酵后,争议焦点集中在两点:逃单者究竟是谁?10名女子是否知情?
店内监控虽拍下用餐过程,但男子逃单时恰巧避开镜头,身份难以锁定。
10名女子全程未参与结账,也未主动联系店家,网友质疑她们是否为“托儿”。
而自称“逃单者”的微信用户究竟是真凶,还是蹭热度的乐子人?警方仍在调查中。
法律专家:若查实为预谋逃单,涉事者可能触犯《刑法》诈骗罪;即便临时起意,也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最高可拘15天、罚千元。更狠的是,若金额超过5000元(辽宁诈骗罪立案标准),直接三年起步!
杜先生的遭遇,揭开了餐饮行业逃单乱象的冰山一角。
逃单金额虽达千元,但警方初期以“证据不足”暂未立案。
律师建议,店主需立即保存监控视频、菜单底单、微信挑衅记录,并起诉追偿。
即便对方耍赖,25元诉讼费就能将其列入“老赖”黑名单。
网友怒怼:
“吃得起千元烧烤,付不起账单?丢人!”“支持老板硬刚!不能让无赖逍遥法外!”
逃单绝非个例,近年来甚至衍生出“黑产套路”:
武汉一男子为涨粉,多次约女网友吃饭后逃单直播,导致一名女生精神分裂,最终被判刑1年、赔偿13万。
还有江苏男子带女友4次逃单海鲜自助,仅支付塑料袋费用,被判拘役3个月。
逃单不是“薅羊毛”,而是盗窃行为!即便金额小,多次作案也可能构成犯罪。
一顿烧烤,照见人性百态。
当“逃单者”把无耻当本事,当“蹭饭族”把商家当冤大头,我们不得不反思:如果连最基本的消费诚信都要靠摄像头和诉讼维系,社会的信任成本该有多高?
法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白嫖党”!
应该加强直播内容审核,别让流量沦为“作恶工具”。
大家要守住底线,别为一时小利赔上人生!
最后一句:
吃饭付钱,天经地义。
若连这都要“逃”,
下次逃的,可能就是做人的资格。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