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朝鲜战争,美韩这两个国家先是统一口径,宣称这是一场平局的战争。既然是平局,肯定要总结为什么打成平局,这时候美国和韩国却激烈争执。按照韩国人的说法,美国人不肯支援重武器,贪生怕死不敢发动进攻;却拿韩国人的军队当炮灰,去挡中国志愿军的子弹。按照美国人的说法,朝鲜战争时期,每年支援南朝鲜大量物资,美国人每天都在半岛的土地上流血;反观南朝鲜的军队不争气,除了跑路什么都不会,撤退非常专业,还经常讹我们,其他一无是处。 也不怪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看法,毕竟在真实的朝鲜战争当中,美国军队和韩国军队相互甩锅的案例屡见不鲜,在战场上亦是如此,在战争结束之后,那更是相互指责,各自去写各自的史料。以至于笔者翻阅两国记载的时候,明明是同一地点同一场战争,犹如是两颗星球的两个物种,写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事件,内容完全南辕北辙。
朝鲜战场到了最近这几年,笔者逛国外论坛的时候,许多韩国的所谓学者,已然开始宣称,他们获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甚至说出:“怪美国人民的懦弱,不敢同共产主义决一死战,才导致半岛持续撕裂;按照当时韩国军队的战斗力,只要战争再打两到三年,必定能够获得完全胜利……。”这些所谓的韩国学者写了很多,对盟友美国尚有这么大的怨念,那对于中国志愿军的口诛笔伐、抹黑诽谤、不用猜也知道有很多。但凡是参与朝鲜战争的美国将领,都对韩国军队持负面看法,其中口吻最温和的,便是美国幽灵将军沃克。在战争进行的时候,沃克最常说的三句话,便是:“我右翼的南朝鲜军队不见了”;“我左翼的南朝鲜军队不见了”;“去找到他们,命令他们,不要逃跑,回到战场!”因为韩国在历史当中释放烟雾弹、拿正史当野史写、拿野史当小说写、拿小说当正史写的完美循环,所以笔者估计在几千年后,考古学家研究朝鲜战争的时候,会出现巨大争议。笔者以求真的精神,也为了减轻以后考古学家的工作强度,以列数据、讲事实的写作方式扒一扒韩国军队在朝鲜战争时期的表现如何?真正的战斗力如何?
按照韩国人自己的说法,在朝鲜战争进行到后期的时候,他们韩国士兵的战斗力,俨然又是亚洲第一。包括国内也有许多媒体,总结朝鲜战争的时候,说韩国军队战斗力的确很强,拥有多少多少装备,多少多少兵员,拥有多少多少士气等等。 关于战场的真实情况,最具有参考价值的,便是当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他在回忆录当中,写下了对中国和韩国军队的总结。李奇微评价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时候,这样写:“那些中国的士兵,是我这一生当中,遇到的最强悍的敌人,他们不仅坚强而且凶残,往往都是不顾伤亡地发动无数次进攻;他们又是最值得尊重的敌人,从不会杀死受伤或者被遗弃的伤员;他们也是文明的军队,从不枪杀虐待俘虏,是值得尊敬的对手。”客观来看,中国军队在李奇微眼中,乃是民主阵营不可辩驳的敌人,但是这位美国将军,却做出了以上中肯评价。以美国将领的高傲来看,能对敌人做出如此评价,实属不易。这也证明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因为强大又正派的作战部队,连敌人都会肃然起敬。反观李奇微评价南韩军队的时候,或者说评价南韩盟友的时候,却说:“除了跑什么都不会,拦截这样一支溃败的军队,犹如是拦截一场雪崩,因为他们撤退时的速度是前进的3倍!”
李奇微以上这些描述,是李奇微回忆录里的内容,乃他自己所书写,讲的是第三次战役期间,韩国军队的表现有多么糟糕。连李奇微这种二战名将,都亲口说感到沮丧。可是!!随着笔者对那段历史的查证,找到了“联合国军”的司令部当中,其他指战员的回忆录,却是这样写:“每当战斗打响之后,就能看到南朝鲜的军队四散溃逃,导致阵地出现缺口,这时候中国人更能发挥出迂回和穿插的优势战术。李奇微将军带着我们,端着枪朝天开火,或者去打南朝鲜军队的靴子,以此逼迫南朝鲜军队撤回;这些南朝鲜的士兵,已经被中国人吓破了胆,只要到了夜晚,哪怕听到一枪一弹的声响,就会引发大规模的溃退;我们的司令员李奇微将军愤怒的说,南朝鲜人撤退的速度,比上战场的速度快三倍!你把他们逼着上战场,他们会以更快的速度逃回来。”这时会有观众疑惑,为何李奇微的回忆录,比其他指挥员的回忆录要委婉?李奇微本人说韩国人只会跑,司令部的其他人却给予更露骨的描写。笔者猜测,李奇微为了照顾盟友的面子,所以并没有揭露太多,毕竟双方是盟友关系。 但凡是了解战场排兵布阵的网友,都知道志愿军擅长大迂回、大穿插、将敌人分割包围歼灭。任何一位军事统帅,都希望自己的部队进可攻退可守,协调一致犹如铁桶;如果把“联合国军”比喻成西瓜的话,韩国军队便是最先抽走的那块皮。这样一来,志愿军必定会抓住机会,在“联合国军”的阵营当中,杀他几个来回。所以才有了,中国军队凭借落后的装备,打赢一二三次战役的光辉战例,所凭借的并不是人海冲锋,而是高超的战斗战术经验。
冲锋中的志愿军笔者能深刻体会到,李奇微当时的愤怒,内心深处的无力,对韩国军队的痛恨。李奇微之所以亲自开火,逼迫韩国人回到战场,是因为他那个时候,才刚刚接手朝鲜战场,按照之前在二战时期的作战经验,在半岛韩国这一侧,布置了五道防线。李奇微所在的司令部,明知道在面对中国军队的时候不能吹牛,但是对自己设置的临津江防线很有信心,所以在媒体记者面前,宣称是铜墙铁壁。可是我志愿军,在1950年12月31日的夜晚,用了五分钟便度过了江面,以至于负责江防的韩国军队,或者说当时的南朝鲜军队,还没搞清楚什么状况,就看到志愿军出现在面前,被吓得大脑发懵,当场志愿军消灭。所谓的铜墙铁壁,被我志愿军十几分钟的时间拿下,而韩国军队的防线崩溃,士兵溃逃向南边奔逃。而打破铜墙铁壁的这一支志愿军英雄部队,正是我军的116师。当时的刘伯承元帅连口称赞:为116师的作战打满分!我志愿军各部队雷霆出击,李奇微的五道防线,被中国先辈通通打破,而且仅仅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恐惧的情绪会传染,南朝鲜军队的溃败,引发了“联合国军”其他士兵的恐惧,所以李奇微才会持枪开火,并破口大骂。他才刚刚接任美国第八集团军的总司令,便遭受如此奇耻大辱,最后将战斗的失败,全部归结为“南韩军队的懦弱胆小”。也是因为这一次战役,所以在很多美国将领当中,都能看到这样的记载:“南朝鲜人被中国人吓破了胆,他们将中国军队视作天兵天将……。”
电影中逃跑的南朝鲜士兵诸如此类的案例屡见不鲜,在朝鲜战场一直在上演。再举例来说,英国和美国军队老哥俩,他们的炮兵阵地正在猛烈开火,韩国军队负责掩护。 大概意思是,等于炮兵带着一群保镖,要将战场变成肉汤,搞火海舔地那一套;只要此类战术顺利进行,哪怕铁打的敌人,都能被火海融化吞噬,结果英美打着打着,身边的保镖不见了,回头一看,嚯,已经落荒而逃,跑就跑吧愣是没有说一声,完全不顾友军部队。炮兵阵地失去步兵保护之后,两翼被包抄,后方被分割,那必将面临灭顶之灾。如此看来,李奇微说他们撤退速度比前进快,并不是瞎说,而是有真凭实据的。所以到了朝鲜战争的中后期,西方各国军队宁愿独立作战,也不愿意跟韩国军队协同;毕竟大家也是要脸的人,在北非打过隆美尔,在欧洲锤过希特勒,威名享誉世界,在不跟韩国军队配合的情况下,往往能发挥出更强战斗力。可是跟韩国军队配合的话,碰上如此不靠谱的盟友,一世英名极有可能毁于一旦。美四星上将李奇微,是“联合国军”第二任的总司令,不仅他评价韩国军队爱逃跑,我们不妨再看看第三任总司令,美四星上将克拉克是如何评价的?
美四星上将克拉克克拉克在评价中日韩三国的军队时,说“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都是亚洲人,但是他们完全不同,日本人往往发起毫无希望的进攻,而中国军队从来不发起毫无价值的进攻。”克拉克在评价韩国军队的时候,并没有向李奇微那样口下留情,当面对着记者说:“韩国军队,只会无休止的讹诈我们美国政府。” 克拉克之所以直言不讳,用出“讹诈”两个字,是因为到了朝鲜战争后期,美国的国内反战呼声大起。艾森豪威尔向选民郑重承诺,一定会结束朝鲜战争,一定会让美国士兵回家。可韩国李承晚政府,却并不这么认为,他希望武力统一朝鲜半岛,毕竟是同一个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岂能陷入分裂状态?李承晚的心情可以理解,这是那一代半岛政治家的梦想,为此熬白了一根根的头发,不能轻言放弃。可梦想归梦想,现实归现实,韩国当时经济脆弱,全靠美国输血。拿一组数据来说,美国在战场上的消耗,各类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战争经费达830亿美元;加上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的因素,相当于21世纪初的3400亿美元!美国即使是世界舞台上的头号强国,也经不住这样的消耗,毕竟资本主义的绿票,又不是大风吹来的?小小的半岛,卷入中美苏三个大国,而且又处在冷战的危险时期;任谁都看得出,如果再打下去,除了增加伤亡数字之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朝韩分治俨然成了最佳方案。可是李承晚拒绝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因为他心中清楚的知道,只要签署自己的名字之后,便很难再武力统一朝鲜。为了此事,克拉克暴跳如雷,多次找李承晚商谈,获得的回应都是拒绝签字,李承晚甚至说:韩国军队能独立作战……。
自信满满的李承晚所以在接下来的和平谈判过程中,李承晚在谈判桌上表现活跃,殊不知他的士兵和子民,正在战火中备受煎熬。李承晚的自信,来源于几十万的韩国军队,经过美国的训练之后,再拿着美式装备,自认为自己的战斗力,比对面只强不弱。 当时,在克拉克看来,这属于是典型的讹诈!一旦美国强行签字,强行退出朝鲜半岛,而李承晚却坚持作战的话……对面的中国人和北朝鲜人,必定会顺势拿下半岛。真要是到了那时候,美国还有没有机会,再来第二次仁川登陆呢?克拉克将李承晚,评价成自杀行为。当时在他的心中,只剩下三个字:开玩笑!激战了这么多年,死了美国这么多人,李承晚这是在拿参战各国军队的士兵生命胡闹。在当时的朝鲜战场,单单是平民的伤亡,就已经超过了两百万人!你李承晚有什么脸面叫嚣战争?这场战争本来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对手,所开展的错误战争;除非把整个美国搭进来,才能获得完全胜利。通俗解释的话,也就是:美国人想撤兵,李承晚想继续战斗;美国人担心自己撤兵之后,连半个朝鲜半岛都拿不到。 克拉克在司令部,肯定会想起当年,也有人拿着美国的援助,和中国共产党作战,最终一败涂地,躲在了海峡对岸;这个道理放在李承晚身上,同样是适用的。 美国这种阴险狡诈的老列强,岂能被李承晚牵着鼻子走?克拉克最终决定,让韩国军队吃点苦头,让李承晚认识到自己有几斤几两。于是在1953年7月13日,克拉克等来了机会,金城战役打响,他提前就得到了相关情报,于是命令西方联军后撤,仅仅象征性的派遣一个营,为南朝鲜军队提供后援。说白了,便是让韩国军队,独自和志愿军作战。果不其然,随着金城战役打响,李承晚所领导的韩国军队,全部加起来被歼灭七点八万人!
金城战役,被志愿军俘虏的士兵在金城战役结束后,打得李承晚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持续了数年的朝鲜战争,才算落下血色的帷幕。很显然,李承晚认为韩国部队在成长,而且成长速度很快;可对面的中国志愿军也在成长,而且成长速度更快,有了梦寐以求的飞机和大炮,火力不足恐惧症有了些许治愈。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朝鲜战争当中,韩国军队的战斗力,最好的案例便是这一场金城战役,其中奇袭白虎团,在民间广为流传,被改改编成戏曲节目。可悲的是,很多中国人都忘记了志愿军的光辉战果,所以到了现代社会,韩国某男明星服兵役,在部队过生日的时候,大批中国粉丝送上祝福,并且说:“向猛虎部队致敬……。”真不知道,一个逃跑速度比前进还快3倍的部队有什么值得中国年轻人崇拜的?既然你崇拜,那好,咱就扒一扒这个猛虎部队,其前身正是中国志愿军的手下败将白虎团,其团旗现存于中国上海、海淀区、复兴路9号的军事博物馆之中,供游客参观。
划重点!韩国最王牌最精锐的部队,军旗在我们中国人手里,而且藏在了博物馆,供后人参观。 从这一支韩国部队的历史来看,乃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先说南朝鲜的“首都师”乃是李承晚手下的四个主力师之一,而且是头号劲旅,其标志便是一只血口獠牙的白色虎头。因为美国人一直希望,韩国能拥有独立作战的能力,所以在战争开始之前,按照美国人的性格,各种夸奖之词好似排山倒海。美国的将军,将其称之为“韩国第一荣誉师”,“无敌猛虎”等等等,正如同美国人喜欢夸奖自己孩子一样,希望子孙后代建立足够的自信。首都师是韩国的第一支正规步兵师,因为在此之前,韩国只有警卫力量,并没有军事力量。而首都师的第一团,便是我们即将要讲的“白虎团”,按照李承晚的说法,乃是韩国的王牌团。李承晚亲自将虎头旗,授予首都师的第一团,所以才得了个外号叫白虎团。由此可见当时的南朝鲜,对于白虎团给予厚望。或者说找遍了整个国家,也就这一支部队拿得出手……。白虎团肩负着李承晚和美国将领的信任,不得不说前期战果不错,在1950年9月同西方联军大战金日成,在十月初率先推过三八线,一时间风头无二。
同年十一月中旬,白虎团所在的部队,号称是兵贵神速势如破竹,推进了三百二十五公里,攻占了北朝鲜金日成的“清津港”。在整个朝鲜战争当中,南韩军队在向北推进的过程当中,就数白虎团的推进距离最远,也可以说成是战果最丰厚。随着中国参战,我英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军,将不可一世的西方联军,打回到三八线以南。在当时,韩国的首都师本土作战,他们所在的阵地,是西方联军当中最靠北的阵地。1951年5月,中美朝韩四支军队,围绕着大关岭激战;因为白虎团所在的部队,一直坚守住阵地,所以救了韩国的第一军团,没被中国志愿军歼灭。首都师在朝鲜战场南征北伐,其第一团往往能拿下首功劳,所以白虎团可算是出尽了风头。更是被称之为大韩第一主力团,因此韩国总统李承晚,才为其亲授新的旗帜,虎头旗。 如果朝鲜战争就此结束的话,按照韩国人对历史的理解,那白虎团便是宇宙第一天团,比美国人打仗更猛,比西方联军推进更快。然而金城战役爆发,白虎团在没有西方联军重火力掩护的情况下,算是被我方志愿军扒掉了底裤,显露出真实的作战能力。网友经常说的“团灭”这个词汇用在首都师一团也就是白虎团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因为这一支韩国主力团,整个团被我志愿军消灭,团旗都被我志愿军缴获,放入了历史博物馆。可是白虎团并没有被撤销番号,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惨遭重创的首都师得以重建,白虎团自然也跟着重建。
韩国重组的白虎团,正在进行冬训在整个近代战争史当中,白虎团属于是极其少数的、被歼灭之后却厚着脸皮重新组建的部队,如果说究其原因,便是韩国这个民族需要英雄,尤其是军队英雄。可悲的是,明明被整建制歼灭,却又重新组建、拼装而成英雄,笔者认为这支部队身体在韩国,其灵魂在上海博物馆,被玻璃柜子封印。中国军队包括中国网民,一直都承认“联合国军”的强大,也承认李奇微谋略和敏锐观察,彭德怀也将其称之为最难缠的对手,美国军事能力最高超的指挥官;对于那一段血与火的历史,我们始终尊重事实。 如果说,韩国对历史的打扮难登大雅之堂,而那些笃信对韩国历史的中国年轻人,是否应该好好学学历史,不给先烈抹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