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凡是”有没有错?华国锋因为它,职业生涯有了“污点”,有人因为指出它的错误而为新中国找到了方向。
“两个凡是”这一口号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其实初衷并非完全出于个人意图或者是私利,而是源于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考虑。
当然,这个口号后来被广泛批评,称之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的体现。
至于关于华国锋和“两个凡是”的直接关系问题,历史也早有公论,确实,华国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两个凡是”的影响,并在一段时间内推行了这个政策。
不过,华国锋的初衷也不是出于私利,而且他的初衷也是好的,虽然“两个凡是”的确深刻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
“两个凡是”的源起
首先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先得清楚,什么是“两个凡是”,当时提出的“两个凡是”简而言之,就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这个方针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它的诞生也意味着中国那个阶段的政治出现了保守和僵化的局面,不过,它的作用是,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埋下了伏笔。
“两个凡是”诞生的时期,是在毛主席去世之后,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毛主席去世,也是在这一年,“四人帮”被粉碎,中国政坛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华国锋作为当时毛主席选择的接班人,成为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核心人物,肩负起了引领国家走出困境的重任。
为了应对这个艰巨的挑战,高举毛主席的旗帜成为当时的首要任务。
那一年的10月26日,华国锋在会议上,做了几件大事,第一件,是批判了当时非反革命分子,第二件,就是提出了“两个凡是”的主张。他强调,凡是毛主席讲过的、点过头的,都不要批评。
这个方针提出后,会上一片哗然,众人普遍认为,这个方针是对毛主席个人权威的过度崇拜和盲目服从。
如果毛主席还在世,绝对不会允许这么荒唐的方针诞生,毛主席此生,最讨厌教条,也最讨厌别人搞个人主义崇拜,毛主席还曾批判过“万寿无疆”等口号。
但是,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这个方针还是迅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执行,甚至还导致了一系列错误决策和行为的产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将责任归咎于华国锋个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他面临着复杂的政治环境和巨大的压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两个凡是”是当时政治氛围的产物,是集体意志的体现,也是华国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无奈妥协。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这个口号的提出和实施给国家带来的严重的后果。
它无形中成为了扼杀思想解放的枷锁,阻碍了人们的思想。也压制了改革创新的活力,让中国在一段时间内陷入了停滞和僵化。
这种僵化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更渗透到了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直接导致了社会进步的缓慢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力破“两个凡是”
新中国的成立,是建立在血泪史和坚定的信仰上的,毛主席走了,但党的思想还要延续,所以,历史选择了邓小平。
在新中国陷入停滞阶段的时候,邓公挺身而出,帮助新中国力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1977年初,他严厉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他说,“两个凡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更不是毛泽东思想!
很快,华国锋和叶剑英就收到了来信,信中,邓公语重心长的表明了自己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理解。
他说,党中央必须用准确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推动党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才能让我们的新中国,迎来新的希望。
毛主席是伟大的,他的功勋不会被磨灭,也不需要“两个凡是”去反反复复的强调。
一语惊醒梦中人,人们终于意识到,只有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才能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两个凡是”不能和毛主席思想挂钩,它甚至是新中国进步路上的绊脚石!
1978年11月27日,一篇名为《毛主席的干部政策必须认真落实》的文章,再次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文章中有一句话,彻底让国人意识到,未来的道路该怎么走,文章中写道:无产阶级的原则是有错必纠,无论是部分错误还是全部错误,都应该得到纠正。
在落实党的干部政策过程中,一切符合事实的结论和材料都应该保留,决不能“一风吹”;一切不符合事实的结论和材料,即使是一个“尾巴”也不能保留。
“两个凡是”被彻底否定了,全国人民是兴奋的,华国锋本人也是兴奋的。
他感叹于这个时代的变迁,他已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落后了,而他愿意承认这一点。
“两个凡是”的终结
他对于“两个凡是”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和认识的提高,以及众多人的提醒下意识到的,“两个凡是”的局限性,已经说明,这个方针,该到了被取缔的时候了。
12月13日,中央召开大会,华国锋在会上,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方针,并且承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
他说,在提出“两个凡是”时,自己是从刚刚粉碎“四人”的复杂情况出发,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捍卫革命领袖旗帜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出发,目的是在动荡的斗争中维护毛主席的伟大形象。
华国锋又说,他在经过了反复实践后,终于发现,这个口号说得过于绝对,束缚了大家的思想,不利于实事求是地落实党的政策,不利于活跃党内的思想。
华国锋为此真诚的向党中央,向全国人民检讨自己的错误,向所有人道歉。
在那一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两个凡是”终于得到了彻底的纠正。新中国,终于摆脱了桎梏,迎来了脱胎换骨的关键时刻。
“两个凡是”终结后,党中央随后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标志着新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也是在此时此刻,初见雏形。
从此,中国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改革,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发家致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国际上不断提高。
直到今天,我们仍相信,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为的是集中力量向前看,这是党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一切要以大局为重,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历史时刻,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问题,但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意识到错误所在的敏锐目光,要有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只有改正错误,走回正确道路,才能达到最终要求。
生命最终章
1980年,在“两个凡是”被推翻两年后,华国锋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一职。
次年六月,他再次辞去了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只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副主席,直至1982年9月。
晚年的华国锋,褪下了领导人的光环,回归了普通人的身份,中央对他的待遇一如从前,但是他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
退居二线后,他也并未选择安逸的生活,他总是密切关注改革开放和国家大事,有时候,还亲自跑出去“调研”,考察人民群众的生活,看到人们生活的好了,他越发觉得,自己退休是值得的。
华国锋的家很简朴,有七八十平方米,里面放着旧家具,墙上挂着书法作品,家里最多的东西,就是书。
他的生活作风也很低调,除了去“调研”的时候,他平时其实很少出门,因为他知名度太高了,到哪里都有人围观,他担心会给社会造成不便。
他只有在两个特殊的日子里会出门,风雨无阻。那就是毛泽东的诞辰,12月26日。以及毛主席的忌日,9月9日。
毛主席是他的贵人,亦是他的老师,华国锋对毛主席的感情非常深,每当日子来临,他都会带着家属和工作人员前往毛主席纪念堂。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因病逝世,他的离世让无数人扼腕叹息。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心中仍有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未能亲眼见证北京奥运会的盛况。
华国锋这一生,出生于战乱时期,逝世于太平盛世,他见证了华夏大地从山河飘零到重整山河,实现伟大复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