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在安徽双堆集烈士陵园里,老人家王庆梅以古稀之年、托病之身,步履蹒跚地在烈士墓碑前一个个名字地摸索着。
突然,她停住了脚步,好像看到一个非常熟悉而亲切的名字。
在孙女的搀扶下,她难掩激动和悲痛地对着墓碑痛哭:
“爹,胜利了,解放了!70年来我第一次来看您,您不会怪我吧!我叫爹您能听到吗,您在天之灵能听到吗,您没有听到我叫过一声爹……”

那么,这个名为王庆梅的老人家是谁?她的父亲又是何许人也?身为父亲却从未听到女儿叫一声“爹”又是为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往下聊聊。

王庆梅是烈士王成德的女儿,自打有记忆起,就从未见过父亲,但从在母亲口中所能了解到,父亲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父亲出生于河南焦作,爷爷奶奶家里贫困,但王成德长得高,脑子转得也快,很聪明。
年纪轻轻就在村里成为大家口中那个“靠谱”的人,在村子里享有很高的威望。
作为一个拥有满腔热血的男子汉,他看到因为内战爆发,村民们生活在困苦之中,觉得自己必须为他们做些什么。

王成德
于是,在机缘巧合下他报名参加了解放军,临走之前,满怀信心地对一家人说:
“我现在要去前线战斗,等我回来,我们就能过上好日子。”
1947年8月15日,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正式成立,他被分配到第九纵队二十七旅。
虽然当时的他仅有二十六岁,入伍当兵也才一年多,但是由于作战勇猛,思想觉悟高,很快被提拔为第九纵队二十七旅的连队指导员。
他经常会给家里人写信,在信中将这一好消息告知给家人。后来这封信也成为王庆梅确认父亲身份的重要证明。

中原野战军
在1948年3月,父亲曾特意写过一封信告诉母亲,自己所在的部队取得了一场大战的胜利,还说现在战势已经稍微稳定一些,希望妻子能来与他相聚。
但是考虑到孩子才四岁,家里农活多,距离还那么远,路途颠簸,而且乱世意外因素很多,思来想去,母亲最终也没下定决心带着自己去找父亲相聚。
可是谁又能想到,此次错过的相聚竟让一家人永远不能再相见。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王成德不幸身亡,壮烈牺牲。
迟迟收不到丈夫来信的母亲感到心慌,却又别无他法,只能在家焦急地等待,却不承想等来的是一张薄薄的烈士证明。
受到证明的她备受打击,又很快振作起来。孩子年纪尚小,家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她不能倒下去,但此事也成为她的一个心病。
时间如白驹过隙,几十年过去,自己也已两鬓斑白,母亲更是病重体虚。

王庆梅
据她回忆,母亲临终前紧紧拉着她的手,说对不起她,没带她见过父亲,要是能和父亲葬在一起该有多好。
母亲去世后,她心中始终记得母亲的遗愿,并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它。

2009年5月,随着电视剧《保卫延安》的开播,孙女发现奶奶王庆梅这段时间很是反常。
因患有青光眼,看东西不方便,奶奶很少会盯着电视看很久,而且常常晚上八点就已经入睡,现在却每天晚上守在电视前认真地看一部电视。
出于对奶奶的关心,她便询问道:“奶奶,你这每天晚上都在看什么呢?”
谁知这一问,奶奶却流起眼泪来。
原来,她看的是每晚八点准时播出的《保卫延安》,在剧中她看到一个与父亲同名的指导员:王成德。
世上同名的人千千万,那也不一定是她的父亲,王庆梅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
但是她从剧中找到的蛛丝马迹,意外和父亲的烈士证明及母亲口中的父亲有许多相符,这让她心中滋生出一线希望。

母亲临终前紧抓着自己不肯放下的手,也让她始终无法释怀。她渴望有一天自己能够找到父亲的遗骸,将其与母亲合葬,了却母亲的一桩心愿。
可是茫茫人海,想找到一个已经去世七十年的人何其难。况且父亲在她一岁多的时候就毅然参军,此后更是从未见过面。
再说,淮海战役牺牲的战士何其之多,遗骸肯定很难寻得。
当年,在得知父亲战死之后,她的两个叔叔也曾亲自到战役的相关地点,去搜寻父亲的遗骸。可战争过后,战场上所呈现的只有一片废墟,二人只能无功而返。
而她记忆里关于父亲的故事,全都来自母亲和其他亲戚朋友的讲述回忆,以及一张薄薄的烈士证明。
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王庆梅最终下定决心,无论多难都要找到父亲的遗骸,让他能够落叶归根。
虽然王成德在剧中只是一个小角色,没有多少戏份,但还是有一些相关事迹和履历的介绍。

烈士证明
通过与烈士证明上相关信息的比对,她确定这个二野九纵队二十七旅的指导员,就是自己的父亲。
发现这一重要线索后,她立刻就行动起来,踏上了漫长的寻父之旅。

顺着找到的二野九纵线索,她立即来到焦作市博爱县第二野战军九纵原根据地遗址进行探访。
到达纪念馆,她迫不及待地在墙上所记载的战役,以及悬挂的一张张老照片中寻找父亲的线索。
值得高兴的是,她在许多有记载的战役中都有找到父亲的名字,这让她觉得十分骄傲。
更惊喜的是,她发现墙上悬挂的一张老照片上有父亲的身影。
因为家在农村,父亲从来没拍过照,也就未留有相片,但家里有一幅父亲的画像,是请人根据母亲和叔叔的描述画成的。
照片上的这个人和画像上的父亲有些相像,或是父女连心,她一见到这个人就觉得一定是父亲。

她抚摸着照片上的父亲,泪流满面,激动地向馆长表示:
“虽然我没有见过我的父亲,但是一看到这个人我就觉得很亲切,觉得他就是父亲。”
巧的是,当时纪念馆附近恰好居住着一位名为杜平的退役老兵。
于是,馆长立刻替她联系这位老兵,询问是否有时间见她一面,问些问题。
得到杜平的同意后,她立马来到他的家,她在向其问好后,便急切地询问起有关九纵的事情。
可惜的是,虽然杜平对当时的记忆还十分深刻,可他不是二十七旅的士兵,因此并不认识父亲王成德,只能告诉她一些九纵队曾经的事。
对于这个结果,她早已做好准备,并不感到灰心。

告别老人杜平后,她又与馆长取得联系,了解到还有一些九纵老兵尚在人世,就向馆长索要他们的联系方式,准备一一探访。
但是仍然无所收获。
老兵们表示,当时部队的保密措施很严格,他们最多只能知道班长叫什么名字,何况王成德还是一名党员,名字更难被知晓。
就在寻找父亲的道路因没有线索而停滞不前的时候,有一则消息打破了僵局。
2018年12月,一条帮助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的烈士们寻找亲人的消息进入她的眼帘。

对此她感到激动万分,立马赶往陵园找线索。
幸运的是,在刻着几百人名字的一个墓碑上,父亲的王成德的名字赫然在列。
找到名字后,她失声痛哭,用手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父亲的名字。
情绪略微稳定后,孙女扶着她在墓碑前站立,她对着父亲的名字,喊出那一声声从未被父亲听见的“爹”。
虽然母亲和父亲合葬的心愿无法实现,但是她买下一套寿衣和一块红砖,放在母亲的墓里,算是父母合葬,她的漫漫寻亲路也就此画上句号。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雄烈士们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
他们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奋勇抗争,不畏强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我们应深切缅怀这些英雄烈士,将他们英勇事迹永载史册,铭记他们的伟大功绩,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END-
【文|过冬】
【编辑|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