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要怪妈妈!”
1941年11月17日,一位母亲抱着不满1岁的女儿走上刑场,敌人一把将孩子抢过,扔到草地上。
母亲没有回头,更没有停留一步,只是坦然的面对死亡。
这母亲为什么都不看孩子一眼?小婴儿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这位“狠心”的母亲叫刘惠馨,1915年出生于江苏淮阴。
刘惠馨有一对开明的父母,他们宁可省吃俭用,也要供女儿上学。
她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加倍努力,最终考进了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
知识不光改变命运,还能增长见识,刘惠馨不光从中学开始就多次参加学生运动,还特意报了机械工程专业,决心走工业救国道路。
可她的学业最终还是没能完成,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惠馨毅然放弃学业,参加由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工作服务团,来到工农群众之中进行抗日宣传。
为了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刘惠馨剪掉了长发,脱去学生装,换上粗布衣服,不是跟着干农活,就是帮工人治伤。
她直接住在了农民家中,跟农村妇女同吃同住同劳动,还抽空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识字。
刘惠馨很快就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对她十分信任,还称呼她为“先生”。
由于刘惠馨表现优秀、意志坚定,南京沦陷后董必武就安排她去七里坪参加了共产党训练班,毕业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10月,中共施巴特委成立,刘惠馨任民运部长兼秘书,为了掩护特委机关的工作,她与昔日的同学与战友马识途结成了夫妻。
一般人的婚后生活是幸福且甜蜜的,但是对于革命者来说,还多了一份劳累与危险。
刘惠馨的工作实在太忙,她不但要主持特委的工作,还兼任恩施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妇女部长等职务,平时还要为妇女运动、学生运动四处奔走。
怀着孕的刘惠馨经常要翻山越岭,往返于各地。
铁人也禁不住这样折腾,由于劳累过度,刘惠馨多次晕倒,可即便这样,别人劝她休息时她也舍不得停下手里的工作,还总是说:“说不定哪天就让敌人抓走了,趁着现在能多做点就多做点。”
一直到预产期来临,在上级的强烈要求之下,刘惠馨才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
可她并没有休息多久,孩子出生没几天她就一边带孩子,一边投入到革命工作当中。
然而叛徒却出卖了她。
1941年1月20日下午,刘惠馨正在给刚满月的女儿喂奶,房门突然被硬生生的推开,冲进来一名惊慌失措的男子。
刘惠馨抬头一看是自己的同志,刚想开口,却听来人说道:“刘部长,咱队伍里出了叛徒,上级派我通知您赶紧撤离,晚了就来不及了!”
刘惠馨赶紧站了起来,但却没有走,而是边收拾文件边说:“我不能直接走,这些文件绝对不能落入敌人手中,你赶紧去通知其他同志转移,我处理完文件就走!”
刘惠馨命令报信人走后,将门关紧,把女儿放到床上,开始焚烧文件。
可就在文件快烧完时,军统特务一脚踹开房门,凶神恶煞地闯了进来。
刘惠馨和她刚满月的女儿就这样被捕了……
军统湖北站站长朱若愚对刘惠馨用尽了各种刑讯手段,可刘惠馨却一个字也不说。
她被敌人打得多次昏过去,回到牢房后还要给狱友加油鼓劲,还要用混着鲜血的乳汁喂自己刚满月的女儿。
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她将内衣剪碎做尿布,将干硬的窝头嚼化,一口一口哺育着。
在被关押期间,刘惠馨随时可能受到敌人的审讯,但她却发扬了共产党员坚决的意志,始终不肯吐露一个字。
1941年11月17日,敌人失去了耐心,将刘惠馨押到刑场。
就在处决的最后时刻,敌人依然试图突破她最后的防线,他们将刘惠馨怀中的孩子抢走,扔到草丛中,恶狠狠地说:“你都要死了还抱着她干什么,冻死她算了!”
刘惠馨的心在滴血,但她却毫不停留,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直到英勇就义。
1942年6月,南方局为被国民党杀害的刘惠馨、何功伟等人开了追悼会,号召全党像她们学习。
刘惠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屈服,那她的女儿又怎么样了呢?
不幸中的万幸,刘惠馨的女儿在被扔到草丛后,被一位农民妇女偷偷救走,之后又托付给了家境不错的吴友华夫妇抚养。
吴友华夫妇得知她是烈士的后代,将其起名为吴翠兰,秘密养大,照顾得非常细心。
另一边,刘惠馨的丈夫马识途在得知妻子遇害后,坚信孩子还活着,始终没有放弃过寻找。
直到1960年,在湖北公安的帮助下,父女二人才得相认。
吴翠兰和母亲长得很像,更巧的是她学的也是机械工程专业。
我们的英雄刘惠馨想必泉下有知,也一定会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