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锐评,针对农村医保和秸秆禁烧“一问就说好”,是在批评谁

老刘的养护说 2024-11-29 08:12:32

近期,网上出现了有关“新华社批评秸秆禁烧和农村医保政策”的文章,那么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原来,新华社记者最近在农村采访调研时发现,当被问到“农村医保负担是否加重”“秸秆禁烧是否让群众不满”等问题,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农村群众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差异巨大”。

以农村医保为例,记者在多地走访发现,由于保费连年增长,部分农户反映医保负担加重,一些地方参保人数下降,村干部反馈催收压力较大。

但到了少数干部嘴里,400元的医保费用仅仅是“少抽几盒烟,少吃一顿饭”,而对村民反映的收入有限、保费较贵、青壮年断缴等情况忽略不提。

许多自媒体作者,根据以上信息,就得出“结论”,认为这是新华社在质疑批评现在的秸秆禁烧和农村医保政策。

比如其中一个作者,仅仅从“到了少数干部嘴里,400元的医保费用仅仅是少抽几盒烟,少吃一顿饭”这句话,就“推论”出这些干部自己收入更,可以几百块吃一顿饭,但是普通村民收入不高,怎么可能一顿饭400还抽烟?这分明就是何不食肉糜啊。

实际上,这些人都是断章取义,误解了新华社记者的本意。

它的本意是说,现在许多基层对于上级调研采取“一问就说好”的态度,实际上是害怕上面批评,所以干脆“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此这般,一些基层的问题就被掩盖了,越是这样,农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多,最终让基层工作的根基逐渐被侵蚀。

所以,新华社记者本意并不是批评村干部高高在上、何不食肉糜,而是批评他们的工作作风不够实事求是,为了让上级高兴就想办法报喜不报忧。

实际上,村干部们压力也很大,特别是一到年底,他们都会被催缴医保费的工作弄得焦头烂额。

医保费用不断提高,而粮食价格并没有提高,这让一部分农民非常不理解,于是选择断交,村干部只能一趟趟到这些农户家里,软磨硬泡,甚至求爷爷告奶奶让他们补交医保费。

但即使这样,一部分农民依旧不肯缴费。为了“应付”检查,一些干部只能在数字上作假。

比如,某地为了证明他们医保工作做得好,就把记者带到“参保率100%”的村进行参观,不过,记者再三追问才知道:原来“参保率100%”,其实是村干部自己掏腰包“垫付”一部分费用,用心非常良苦,也非常无奈。

关于秸秆禁烧、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应该坚持,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秸秆禁烧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一步步解决。

对于农村医保断交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认识问题。除了个别贫困山区,以及没有多少收入来源的老人之外,大部分人不是交不起,而是不想交。

比如采访中被误解的那句话:400元的医保费仅仅是“少抽几盒烟,少吃一顿饭的问题”,他说的并不是村干部,而是普通村民。

咱们知道,现在农村红白事以及升学、乔迁、生子等等,动不动就大摆筵席,前去祝贺的人少则一百二百,多则三百五百,光这一项,每年都需要几百元甚至一千多。

都说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一些声称没钱交医保费的人,却整体吞云吐雾,一包烟按最便宜七块来算,两个月的烟钱就够医保费了。

0 阅读:34
老刘的养护说

老刘的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