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和刘邦这两人啊,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呢。项羽心里就只想当个楚国的王,他的心思基本都放在楚国这一块儿了。可刘邦就不一样啦,他的目标那可是要做掌控天下的皇帝。正因为项羽只想当楚国之王,所以在赏赐功臣、封给他们爵位的时候就显得特别小气。为啥这么说呢?其实啊,他是真的要赏王爵出去的,这王爵哪能随随便便就给人呢,所以在赏赐这件事上就显得抠抠搜搜的。而刘邦呢,他赏赐起功臣来可大方啦,什么好东西都舍得给。但实际上啊,他这只是暂时给人家的,为啥是暂时的呢?因为他心里打着小算盘呢,就等着项羽一死,到时候他可就要把之前赏赐出去的那些,连本带利全都收回来。
在汉朝建立后的第十一年,发生了不少大事。那时候,高后出手诛杀了淮阴侯韩信。这淮阴侯韩信啊,那可是在楚汉相争时期有着赫赫战功的人物呢,可最终还是落得如此下场。这件事一传开,淮南王英布心里就开始害怕了。到了夏天的时候,又出了一件让人心惊的事儿。汉朝这边又把梁王彭越给诛杀了,而且手段还特别残忍,把彭越剁成了肉酱,这还不算完,还把这肉酱装起来,广泛地赏赐给各个诸侯呢。当装着彭越肉酱的赏赐送到淮南的时候,淮南王英布正在外面打猎呢。他一看到这肉酱,瞬间就惊恐万分。心里害怕,就偷偷地派人去部署、聚集兵力,同时还派人时刻留意着旁边郡县有没有什么紧急的情况,好提前做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
在项羽离世后没多久,汉朝这边就着手展开了对异姓王的清剿行动呢。就拿韩信和彭越来说吧,他们二人最终都是因此丢掉了性命。其中啊,吕后的做法更是令人咋舌,她居然把彭越的尸骨给剁成了肉泥,然后装在盒子里头,还分别给各个诸侯都送去了一份呢。这一举动可把淮南王英布给吓得不轻,心里直打鼓呢。
在汉朝初期啊,有三位非常有名的大将,那就是韩信、彭越以及英布,他们三人合称为“汉初三大将”呢。这三位大将,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就是对项羽的赏赐不太满意,所以最后都选择离开楚国,转而投向了汉朝这边。就说英布吧,他可是很早就和项羽一方有渊源啦。在项羽的叔父项梁刚开始起兵的时候,英布就毅然前往投奔了,从这个时候起,他就妥妥地算是楚军的一员,是地地道道的楚军出身呢。
项羽觉得某人有功,因为这人帮自己杀掉了“义帝”,就把英布从楚将的身份提升,让他当上了淮南王。可没想到啊,英布这人贪心不足,后来又受到了汉使的挑拨离间,居然就背叛了项羽。这一背叛可不得了,在一系列的后续发展下,最终导致项羽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
在项羽离世仅仅过去了6年的时间,那时候的局势依旧波谲云诡。英布眼见着彭越、韩信这两位在楚汉相争时期都曾立下赫赫战功的人物,最终却都落得个含冤而死的悲惨下场,心中不禁生出了深深的忧虑与恐惧。他深知自己的处境或许也会变得十分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布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于是便不得不走上了反叛之路。而在同一时期呢,刘邦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了,病得很重。面对英布的反叛,他原本是打算让太子刘盈亲自率领军队去应对的。要知道,在这样关键的时刻,领军出征可是极为重要的任务,本应是展现储君威严与能力的好机会。可谁知,这太子刘盈生性就比较懦弱,面对这样重大的责任和挑战,他心里害怕极了,根本就不敢去承担带兵出征这件事。
刘邦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准备亲自出征去应对局势。在这之前,他心里其实还存着一丝侥幸,盼望着英布不会真的起来造反呢。这时候,夏侯婴有个门客叫薛公的,这人可不像刘邦那样心存幻想,而是十分笃定地断言,英布那是一定会造反的。刘邦听闻此言,很是诧异,就赶忙问薛公,这是为什么呢。
薛公曾这样说道:“大家想想啊,去年的时候彭越被杀死了,再往前推,前年韩信也被杀死了。要知道,这彭越、韩信以及另外一个人,他们三个可都是凭借着赫赫战功而被封的异姓王。如今呢,彭越和韩信这两个人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就只剩下那最后一个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心里能踏实吗?他难道就不会生出反叛的心思吗?”
您猜怎么着,那英布还真就反了。他心里其实是有着自己一番盘算的呢。他琢磨着,刘邦这年纪已经挺大的了,照常理来说,应该不会再亲自率军出征来对付他了吧。要说这世上,之前他英布心里有所惧怕的人,除了刘邦之外,那也就韩信和彭越了。可现如今呢,韩信、彭越都已经不在人世了。至于像曹参、周勃这些人呢,英布压根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觉得他们不足为惧呢。
吕布所率领的军队十分精锐。面对这样的情况,皇上于是选择在庸城扎营坚守。皇上从庸城远远望去,只见吕布军队排列阵势的情形就如同当年项羽的军队那般。见到这样的场景,皇上心中很是厌恶、反感。
您说巧不巧,这结果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英布心里一直就怕着刘邦呢,结果刘邦还真就来了。这还不算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刘邦本来就怕项羽,这会儿竟然又瞧见项羽的军阵了,您说这事儿闹的。要说这英布啊,以前可是在楚国当了好多年的将领呢,所以他手底下的兵那可都是相当精锐的。而且有意思的是,他们摆开的阵势居然和项羽的军阵一模一样,就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还是原来那熟悉的感觉呢。
刘邦心中有着深深的厌恶之感,要知道,即便项羽都已经离世整整6年了,可刘邦呢,他仍旧对与项羽相关的一切都心怀惧怕,压根就不想见到有关项羽的任何事物。就拿英布造反这事儿来说吧,刘邦得知后那是大为光火,对着英布就是一通大骂,他满心不解地质问英布,说自己平日里对待英布那可是很不错的,真不明白英布为什么要起来造反呢。
英布压根儿没讲那些冠冕堂皇、好似满是委屈的话,他这一回是彻底把一切都抛开了,全然豁出去了。只见他带着那股子江东子弟所特有的豪迈劲儿,大声说道:“还能有啥为啥的,说白了,不过就是我自己也想当当皇帝罢了!”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上面的人极为恼怒,于是一场大战就此展开。吕布所率领的军队在交战过程中吃了败仗,随后开始败退逃窜。他们一路奔逃,渡过了淮河。在此之后,吕布多次想要止住颓势,重新组织战斗,可结果都不太理想,形势对他们依旧很不利。最后,吕布只能带着剩下的一百多人,往江南的方向继续奔逃而去。
刘邦身体状况本就欠佳,看到眼前的情形,那是气得破口大骂起来。随后呢,双方又一次拉开架势准备交战啦。这边是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的汉军,而另一边呢,则是摆着项羽生前最为擅长的那种军阵的队伍。只是啊,令人感慨的是,项羽早已不在人世了,即便摆出了他拿手的军阵,可最终这领军作战的英布还是没能取胜,落得个兵败身死的悲惨结局。
在高祖出兵攻打黥布的时候,不幸被那飞射而来的流矢给击中了。之后在行军途中,高祖的身体状况变得越来越差,病情十分严重。
话说刘邦在与英布的对战中,虽说最终是打败了英布,可这过程着实不轻松。你想啊,双方那可是激战得相当激烈呢,激烈到什么程度呢?就连刘邦本人都不幸被弓箭给射伤了。这之后,刘邦因为一路的颠簸,再加上他本身年纪也大了,身体已经很衰弱,结果,竟然就和英布一同离世了,也算是一种同归于尽吧。刘邦受伤回到宫中后,知道自己的情况不妙了,于是便开始着手安排托孤之事啦。
很多人都晓得刘邦是在47岁的时候才起兵的,在这之前呢,他也就是在村头干些看看狗之类的事儿。结果呢,仅仅过了7年的时间,他就成功夺取了天下,这在大家看来,真的是无比幸运呢。但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其实项羽和刘邦之间的这种宿命般的纠葛,一直到把韩信、彭越、英布这三个异姓王都给解决掉之后,才算是真正结束啦。
刘邦若不大肆进行封赏的话,是没办法打赢项羽的。要知道,当时存在着那么多拥有实权的异姓王,这其实就是在打败项羽的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呢。后来,刘邦把英布这个最后一个异姓王也给打败了,可就在这个时候,刘邦自己却被人用弓箭给射杀了,而且射杀他的人所采用的还是项羽那边战阵的打法,仿佛这就是一种宿命的轮回,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点似的。
咱们来看看刘邦的情况,从某个角度来讲,他其实挺不幸的呢。要知道,他历经了整整7年的艰难征战,好不容易才把项羽给打败了。可谁能想到,这之后各地的异姓王却接二连三地反叛,就没个消停的时候。于是呢,刘邦就只能一直奔波在平定叛乱的最前线,不停地去处理这些棘手的问题。结果呢,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都是在去平定最后一场叛乱的路上离世的,想想也真是够凄凉的。而且更让人觉得绝望的是,那时候刘邦都已经六十多岁啦,身体也快不行了,病得挺厉害的。可即便如此,他的儿子刘盈却都不敢带兵去处理这些叛乱之事。说不定这也算是一种因果报应吧,毕竟当年刘邦还曾把刘盈踹下过马车呢,谁能料到后来会发展成这样的局面。
刘邦这一生啊,生前那是一天都没停止过征战,一直在为了争夺天下而拼搏奋斗。可谁能想到呢,即便他最后成了胜利者,却依旧有着深深的悲哀。好不容易等到天下快要太平了,可他自己却在这黎明前夕倒下了,生命走到了尽头。更让他揪心的是,他心里最疼爱的戚夫人和儿子刘如意,在他死后的日子可不好过,会遭受极为残酷的对待呢。面对这样的局面,刘邦即便满心牵挂、满心无奈,却也无能为力了,这实在是让人感叹不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