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林彪建议毛主席继续担任国家主席,主席:我不想当曹操

方圆君喜欢阅读 2025-02-12 14:14:43

在一些人的固有印象中,毛主席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到他去世,都始终担任着“国家主席”的职务。

但事实上,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其实“国家主席”这一职务,并非自建国之初就有,而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以后才开始设立的。在此次会议上,毛主席当选为国家主席,朱老总当选为副主席。

然而,就在担任国家主席这一职务仅2年后,即1956年夏,毛主席就在北戴河召开的一次党内会议上披露了他不想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的想法。

其实,主席之所以不想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是因为他想集中精力做一些党所要求他做的事情,以及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况且这样对他的身体状况来说,也是比较适宜的。

于是,在1958年12月,即第二届全国人大召开前,中共中央便根据毛主席的意见,同意了他不再继续作为下届国家主席的候选人。次年召开的二届人大上,刘少奇同志被选为国家主席,而毛主席只担任党的主席。

从1959年至1965年,少奇同志两次当选为国家主席,然而,在1966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一些原因,“国家主席”一职便长期处于空缺的状态。

时间来到1970年3月,一天,毛主席在读过周总理送来的宪法修改草案和一封信后,明确表示在宪法中不要设“国家主席”这一章,还说他也不想当国家主席。

联系起1959年毛主席请辞国家主席职务一事,便很容易就能想清楚他为何要这样说。但主席的这一建议,却让一个人感到深深的疑虑,他就是——林总。

众所周知,在此前召开的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林被选为了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并被确定为“接班人”写进了党章,可谓位高权重、风光无限。

然而,当他知道毛主席仍不准备当“国家主席”,并且还建议说不要再宪法中设“国家主席”后,便主动让秘书给政治局去电,转达自己对“设国家主席”的几点意见,这一意见共分为三个小点:

第一,他建议仍由毛主席兼任国家主席一职,并说这样做符合党内外,以及国内外的人民的心理状态;

第二,关于副主席的问题,则可设可不设,多设或少设,问题都不大;

第三,林认为,自己不宜担任副主席的职务。

事实上,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林此举隐藏的深意。

早在11年前,毛主席就主动辞去了“国家主席”的职务,只做党的主席,目的就是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当然也符合他的身体状况。

而在11年后,毛主席已经是77岁高龄了,其精力有限,更难担当此任。那么,既然毛主席不当国家主席,而林又说自己不宜当副主席,那么毫无疑问,“国家主席”这一职务就非林莫属。毕竟后来叶群就曾亲口说过:

“如果不设国家主席的话,林彪怎么办?往哪里摆?”

但林的这些小把戏,又怎能瞒得过英明伟大的毛主席呢?因此,主席便明确主张取消宪法中关于设国家主席的条文。

不仅如此,对于林提出的这几点意见,毛主席也亲自做了批示:“我不能再作此事,此议不妥。”

后来,毛主席又借用《三国演义》中典故说:当年孙权力劝曹操登基称帝,但曹操很聪明,他没有听从孙权的建议,并且还说:这小子(孙权)是要把我架在火炉上烤,所以,“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那么,此事是否就到此为止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当年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就“天才”问题和设“国家主席”问题突然发难,试图迫使主席就范。然而,在被主席识破并提出批评后,他仍不肯悔改,甚至还想铤而走险……

但最后,随着蒙古温都尔汗上空的一声巨响传来,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参考资料:《毛泽东请辞国家主席前后》、《百科资料》等。

0 阅读:258
方圆君喜欢阅读

方圆君喜欢阅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