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老师最近又火了一把,这次不是因为他靠科普视频吸粉多少万,而是因为他被怼了。一位叫郭威的复旦大学物理博士指出李永乐科普中的错误,并且言辞激烈。李永乐对此作出回应:学术讨论可以,人身攻击不行。
一支粉笔、一面黑板,李永乐以讲课的形式为公众讲解一个又一个的科学知识。这样的方式唤起无数人的学生经历,也迎合了网络平台发展短视频的趋势。李永乐想不火也难。
我不评价李永乐的知识有多丰富,也不评价他的授课水平有多高,我可以确定的是,他是一个网红。“网红”这个词有时候是褒义词,有时候也会是贬义词。所有的网红都有一个共同的归宿,那就是不红了。今天如日中天的李永乐也不会跳出这个规律。
还记得陈果吗?还记得于丹吗?她们现在还有当初十分之一的风光吗?作为受众,在内心深处总会留有一丝对精神抚慰的渴望,于是于丹们、陈果们登台了。她们身上自带美女、大学教师等闪亮的光环,谈笑举止间透露出的优雅、知性让人感到惊艳。当受众是白纸的时候,内心的空洞强烈渴求着于丹们、陈果们的填充,于是她们火了。而一旦她们面向了普罗大众,就会有人指出她们的空洞一面,指出她们是在拿着浅显充当深刻,是在拿着无知充当博学。这些心灵导师就此会从神坛上走下来。其实像于丹、陈果这样的老师在大学里可以一抓一大把。连一位流浪汉都能在网络上成为大师,大学老师成为网红大师又有什么稀奇?
踏出校园后,还有多少人能够熟练记住中学时期的数理化知识?李永乐老师可以用视频授课的方式唤起一些人的记忆,也可以用浅显的语言将一些高深的知识阐述出来。受众喜欢看他的讲课,网络平台也喜欢这样的作者。当李永乐成为拥有成百上千万粉丝的大V时,他要面对着产出的任务或压力。少了容易做到精,多了就会变得平庸。有时候也会为了完成任务而突击一把知识,接着转手讲解给粉丝。同一个问题,初学者讲出来和专业人员讲出来是有区别的。白纸受众看不出区别,说错一个词就能让人专业人员看出自己的水平。李永乐红到今天,已经吸引到不少专业者的关注。对他早已有不少解读,即使今天没有郭威跳出来言辞激烈地怼他,也会有张威、马威随时跳出来。
李永乐能够红起来,从根本上讲还是因为受众的水平较低。科普也是一个大的舞台,台上有很多人的水平不在李永乐之下。李永乐做科普,我们欢迎。李永乐在科普中出错以及被怼,这也是正常。有一天李永乐变得不再像今天这样火爆,那也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