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活着,怎样才能不痛苦不无聊,活的有意义?

恨风康康 2024-05-01 08:04:53

最近,在头条上会经常看见一些老年人写的人生感悟,特别是70岁以后的老年人,其中有的人就感觉活着没有什么意义了,也没有什么快乐了,因而感到活着处于一种痛苦和无聊的状态。甚至,还有人想到了死,希望能够实行安乐死,早一点离开这个世界。

那么,老年人晚年,为什么会感到活着没有意义了,会感到痛苦和无聊呢?

有人说,随着年龄越来越多大,身体的各种机能迅速衰老,脑力和体力越来越差,活着失去了动力,没有了更多的价值。

有人说,人老了,儿女们成家立业,不在自己的身边,没有人陪伴,生活痛苦和无聊也不能说,只能报喜不报忧。

还有人,人老了对生活已经没了热情和期望,死亡和明天说不上哪个先来,生命随时随地就可能终结,只能混吃等死了。

其实,我认为,上面的一些说法,虽然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并非就是老年人活的痛苦和无聊,感觉没有意义的真正原因。那么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直到有一天在头条上,看见叔本华说的一句话,才让我醒悟过来,找到老年人感到活着没有意义的真正原因了。

叔本华说:“人在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这两端之间摆动”。

实际上,老年人晚年生活,虽然已经与各种欲望,表面上做到了断舍离。但实质上,依然还是心不甘情不愿,还是具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的。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完全摆脱名利地位金钱的存在和纠缠,也离不开功名利禄,酒色财气的种种诱惑。也就是说,不管干什么,都离不开一定的功利性。

就拿很多老年人玩手机,上头条来说,虽然很多人说并不是为了获得收益,但是还是希望有收益的,因为钱不咬手。都还是希望越多越好,希望实现自己写作的价值的。从几分钱不嫌少,到几毛钱不嫌多,到几元钱时也不满足,多多益善。这就是人们的普遍心理,有了这种心理。收益少了,就可能牢骚满腹,心情虽不痛苦,但也是不愉快。收益多了,也不一定感到完全满足,在有得有失的情况下,就会有一种无聊的感觉的,这也是正常的。这都是人们不断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现在,许多的老年人,为什么喜欢独处生活,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实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实质上都是一种利益和利用的关系。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利益之争,就会出现各种矛盾和纠葛,所以人们都希望远离人群,为了使自己不会受到任何的伤害。道理就这么简单。

既然如此,人怎样才能不痛苦不无聊呢,王王朔在一篇散文在说得好,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该吃吃,该喝喝,该睡觉睡觉,该痛苦痛苦,该无聊无聊”。

现实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只有顺其自然,坦然处之,好自为之,活在当下,尽量不要被生活的痛苦和无聊所真正左右,只要正常吃喝玩乐就好了。

我们老年人,在自己晚年有限的时间里,只能珍爱生命,活好自己,别无他法。正如一位老人在头条上说得好:

“我们步入七十岁以后,在这种困境下,绝不能还在跟外人较真儿,跟自己人过不去, 生闲气了。人活七十古来稀,把一切心思放在保养身体上,不管闲事,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该玩玩,轻松愉快,健康就是福,活着就是胜利”。

我认为,这位老同志说得很好,能够做到这样就可以了。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和做法,欢迎大家关注和评论。

0 阅读:0

恨风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