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曾志给毛主席写信:我是最早一批女红军,现在却没有一套军装

百年人物志 2025-01-15 10:05:26

1911年4月4日,曾志出生在湖南宜章,虽然家庭条件不错,但她却十分反感封建礼教的束缚。从小就没有个“女孩样”,不过,她的学习成绩却很好。

1924年,曾志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期间,她接受了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各种爱国运动和反帝反封建活动。这成为了她日后成为职业革命家的重要基础。

两年后,曾志又考入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她是当时唯一的女学员。同年10月,曾志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立誓“永不叛党”。自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从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后,曾志被分配到了衡阳地委参加革命工作,不久后,又奉命在湖南郴州做地下工作。

1928年,曾志参加湘南暴动,裹上红头巾,背着红缨枪,一时成为了风云人物。4月,曾志跟随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部队一起上了井冈山,结识了毛主席,并与他在长期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多年后,她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与毛主席的初次见面,一头浓密的黑色头发,面颊清瘦,眼睛里满是神采,行为举止间透露出他的自信和潇洒,毛主席带给她的亲切和深沉成为了日后两人往来中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此后,无论毛主席在党内的地位如何起伏,曾志在面对他时,从没有产生过拘束的感觉。

井冈山时期,曾志和毛主席、贺子珍夫妇建立了深厚、亲密的感情。性情直率的曾志还曾当面顶撞过毛主席,甚至对他搞“突然袭击”,就是为了验证外面所传的一些言论。

1929年,曾志趁着下井冈山的机会,买了一双黑线袜子送给毛主席。此后,这双袜子被毛主席穿了很久。1932年,曾志再次见到毛主席时,一眼便发现了他还穿着自己三年前给他买的袜子。唯一不同的就是之前细密的线已经变得又薄又稀了。

在残酷的革命斗争年代,党内的女同志不仅要面临繁重的革命工作的考验,她们还要经历凶险的生子难关。曾志的婚姻和生育的经历都十分坎坷。

1928年11月,曾志在井冈山诞下第一个孩子,因为是第一胎,又发生了难产的情况,整整三天后,她才生下了孩子。但她的身体却十分虚弱,虽然经过调养渐渐好转,但还是无力喂养孩子。

思来想去,曾志最终将儿子送给了当地的群众抚养。直到革命成功后,曾志才再次与儿子见面。

1931年和1933年,曾志先后生下两个儿子,但都因忙于革命工作,忍痛将儿子送人养育。最终,次子不幸患病夭折。三子也在4岁时患病,幸运的是,把命保住了,但却也落下了终身残疾,从小受尽生活的苦难。

曾志后来找回儿子后,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送他上学,接受教育。后来,儿子虽然拖着一条残疾的腿,行动不便,但他却凭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1945年,根据组织安排,曾志和丈夫陶铸离开延安前往东北开展工作。临行前,接受阑尾炎手术的曾志,要求医生给自己做绝育手术。

医生听后,断然拒绝。曾志立即向组织汇报,请求批准。党组织还特意询问了陶铸的意见,陶铸明确表态称:“尊重曾志同志的意见,我同意。”

就这样,曾志接受了绝育手术。并在术后不久,便将前往东北赴任。他们将4岁的女儿陶斯亮委托给了一名伤残军人杨顺卿帮忙照顾。

毛主席听说后,真诚地说道:“这才是陶铸和曾志。”

新中国成立后,曾志被任命为中南部重工业部副部长。虽然此前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但为了尽快上手工作,她做了大量工作。亲自前往各大矿产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努力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和技术。经过一番刻苦努力,她逐渐从“门外汉”成长为了“行家”。

此后,曾志先后在党内担任了不少重要职务,虽然身居高位,但她时刻提醒自己,将为人民服务刻在心里,一生清廉,全身心投入工作。

尽管也曾在工作中遭到过挫折,甚至是不公平的对待,但她也从未因此产生过任何怨恨的情绪。

1973年,已经在荆棘丛生的革命道路上奋斗了大半辈子的曾志,既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也经历了生活的痛苦。但这些并没有让她觉得难过,而唯一让她感到遗憾的,却是这么多年来,作为我党最早的一批女红军战士,自己却一直没有一套合适的军装。

于是,她提笔给毛主席写去了一封信,希望能够给自己一套军装。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一套军装,而是曾志对革命岁月的怀念,对与毛主席深厚情谊的追忆。

毛主席看完信后,很快便理解了她的意思。当即表达了对她当前处境的关切,要求当地政府对曾志给予照顾和帮助,另外,他还询问了曾志是否愿意回京工作的意愿。

1992年,时年81岁的曾志立下遗嘱,要求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等,强调“不要声张”。

这位老红军战士在为革命奋斗了一生后,选择了悄无声息地离开。她的高风亮节永远值得学习和崇敬。

参考资料:大江南北2016年4期、人民公仆2014年3期、湘潮2017年7期、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35
百年人物志

百年人物志

这是一个有态度的历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