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挨打”的孩子,和“没挨过打”的孩子,长大过的是2种人生

布谷妈妈 2024-06-15 21:19:47

朋友跟我分享她小时候的一件事,听完后,我无比心疼。

有一次正吃饭,她和爸爸妈妈开心地分享学校里的趣事。

得知女儿考得还不错,爸爸慈爱地夹了一大块鱼放她碗里,她还没来得及享用,就听到爸爸问:“那你的好朋友林娟考得怎样呢?”

朋友想都没想,就告诉爸爸:“她比我多5分。”

话刚落,爸爸突然就一脚踹她身上:“你怎么这么没用,连她都考不过?”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挨打,她不知所措,只呆呆地望着爸爸,脑子一片空白。

朋友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早忘了爸爸当时踢的是哪,疼不疼,但当时那时羞耻、错愕和委屈的心情,她到现在还记得。

长大以后,她发现,自己不敢犯一丝错误,也生怕惹同事、领导不满。因为她担心,只要做错事,就会惹来责骂或不可设想的后果。

而且,她内心特别敏感脆弱,哪怕别人一句无意识的批评,她也会难过好久。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不够让人满意。

从小“挨打”的孩子,和“没挨过打”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什么差别?

过的是2种人生。

一:打孩子解决不了问题

打过孩子的父母,很多都有这样一种经历:打孩子,一旦开了头,就不会结束。

因为,你很难用一次打,让孩子终身不再犯错,永远听你的话。

既然打一次不管用,那你就只好打第二次、第三次,以及,无数次。

孩子刚开始,可能还知道羞耻,知道惹你生气是不对的,要做个乖孩子。

但奈何,孩子调皮、犯错是天性,他没法控制自己永远乖乖听你的话。那么,相信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卷土重来”,又惹你生气。

打了一次次后,你会发现,孩子变皮实了、变冷漠了、变得油盐不进了。

等他再长大点,他脾气比你还大了,甚至,你都打不过他了。

这时候,打也不管用、骂也不管用,你只能两手一摊,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二:挨打和没挨打的2种人生

孩子从小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

我们会发现,那些脾气暴躁、喜欢打人的孩子,他的背后,基本站着同样暴躁、打他的父母。

因为孩子耳濡目染,他从父母那学到的唯一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打一顿。如果一顿解决不了,那就来2顿。

他不知道,遇到问题,还有其他解决方案。他也不知道,遇到问题,除了打,还可以怎么做?

所以,从小挨打的孩子,往往攻击性比较强,缺乏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从小没挨打的孩子,父母往往会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要怎样做。”

那孩子就知道,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我应该避开什么,主动去做什么。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思路更开阔,性格也更温和,遇到问题,更知道如何去解决。

三:让孩子承担后果

群里一位宝妈,发了一张图,图中是熊孩子将衣服、床单、鞋袜、被子扔得到处都是。床上、柜子上、梳妆台上,哪哪都有衣物。

她问:“你们告诉我,这孩子要不要打?”

大家在看热闹之余,也还是给她支了一招,我个人也很赞同这个方法——让孩子承担后果。

我们一般想到的后果,那就是打他一顿,他就是欠收拾。

但我在这里说的后果,是“承担逻辑后果”。

就是他需要承担的,是与这件事有直接关联的后果。

他把地弄脏了,你罚他不允许吃饭,或打他一顿,这都跟“地被弄脏”这件事,本身没有因果逻辑。

那孩子将衣物扔了一地,逻辑后果是什么?

就是他得将衣物复原,把房间收拾干净了。他要承担的,是与这件事相关的后果。

那下次他再调皮,你也可以不用管,只要他自己承担相应的责任,把事情重新做好就行。

你在省心之余,还能收获一个责任心强的孩子。

虽然需要你多一点耐心,但这不比你一次次大动肝火、大发雷霆来得更好?

孩子犯错,我们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很多时候,是我们替他承担了逻辑后果。

每次收拾烂摊子的都是我们,能不生气,能不想打人吗?

下次,让他自己承担逻辑后果试试~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一个善观察、爱思考、有办法的妈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关注吧~

0 阅读:1236

布谷妈妈

简介: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解决育儿路上百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