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留人间——告别“诗词的女儿”叶嘉莹

新黄河 2024-11-25 20:12:00

这是叶嘉莹生前照片(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天津11月25日电 题:莲子留人间——告别“诗词的女儿”叶嘉莹

新华社记者白佳丽、张建新

受强冷空气影响,天津出现寒潮天气。淅沥细雨里,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逸夫图书馆门前摆满了雨伞。叶嘉莹的灵堂就设在这里。从昨夜起,陆续有师生前来悼念。

11月24日下午,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逝世。几个月前,她度过了100岁生日。

南开大学发布的讣告这样描述叶嘉莹的成就:“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

一位前来悼念她的南开大学学生说,她是我精神上的引领者。她一生的经历告诉我,女性可以在保持柔软本性的同时,拥有坚韧的力量。

叶嘉莹此生,见证了百年历史,也历经了多舛命途。

她出生在中华民族风雨飘摇之际。初二那年,她曾清楚地听到卢沟桥的炮火声。而后她远离故土,辗转台湾地区、加拿大、美国,先后在台湾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并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聘为客座教授。

面对丧女之痛,她含泪写道:“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苦难生出的不是苦水,因为她寻到了中华古典诗词之光。

她沉浸其中、潜心研学,不仅写诗、讲诗,更从中生发出一种柔美却坚强的“弱德之美”。作为当代的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她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这是叶嘉莹生前照片(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年近半百,叶嘉莹选择回到祖国。自1979年开始,她每年回中国大陆讲学,先后被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聘为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再之后,她定居在了南开大学马蹄湖畔。

归来的叶嘉莹,真正把对家国的热爱与人生的平仄都装进了中华古典诗词中,在吟诗、写诗、传诗中盛开。

她通过三尺讲台,带青年一代回望历史深处。叶嘉莹说,“我一直在教书,这是情不自已”“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讲给年轻人知道?你不能讲给年轻人知道,你不但是对不起下面的年轻人,你上也对不起古人”。

30多年间,她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举行古典诗词演讲数百场。她年逾九十仍颤颤巍巍地站着讲课,百岁病重之际还在用心整理自己的讲稿。

晚年时,透过网络这一有影响力的媒介,她更是引着许多校园之外的人们,推开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大门,让更多人走进了古典诗词的世界。

李白的故乡明月、辛弃疾的灯火阑珊,被叶嘉莹吟诵、讲授,滋润着许多当代人的心灵,成为大家共同栖居的文化故乡。

正如叶嘉莹回国后的“开门弟子”王宇建所说:“叶嘉莹一生用她的精神和足迹,深刻地影响着她的学生们。她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就是她的诗教精神,就是她用深厚的学养带给国人的影响。”

今年已经71岁的王宇建,在叶嘉莹的灵堂前深深鞠躬。昨天,她从广东星夜赶来,只为看老师最后一眼。

“她是‘诗词的女儿’,她在我们心里永远是鲜活的。”王宇建的眼角,泪珠晶莹。

叶嘉莹生前曾说:“我的莲花总会凋落,我要把莲子留下来。”她的一生,恰如她所爱的莲的一生,最终留下莲子无数而去。

离开灵堂,雨依旧未止,黄叶铺满了南开大学的小路。

因叶嘉莹而报考南开,又选择继续在古典诗词领域深造的南开大学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范湘晗说:“这是叶先生走过的路。”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