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有权有势就会把患难时的朋友甩了,一富贵起来就会把贫困时的老婆抛弃,这就叫贵易交、富易妻。就像陈世美,那故事大家都知道,其实在历史上这种事可多了去了。
司马相如跟卓文君的事儿在历史上可有名了,后人们老是为他俩美好的爱情感叹。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光从卓文君写的诗词就能看出来了。
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那在汉赋里可是相当厉害的,就因为这篇《子虚赋》,司马相如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重用。可好多人不知道,他一开始,也就是个有才华却没机会施展的学生。司马相如是成都人,这里有个有趣的事儿,他最开始可不叫司马相如,而是叫司马犬子。
犬子啥意思就不用多讲了。不管怎么说,这人也是个读了不少书的文人,叫这么个名字确实不怎么雅观。后来知道了蔺相如的事儿,他可佩服蔺相如了,为了纪念蔺相如,就把自己的名字也改成相如了。
但大家肯定都晓得当时大汉的选官制度,像司马相如这种没家世的寒门子弟,哪怕再有本事,想仕途顺遂也难如登天。他学业有成之后,想入朝为官,就只能花钱买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而且还是个武官,这和司马相如压根就不搭调。
这就是命。那时候的皇帝汉景帝刘启对诗词歌赋压根儿就不感兴趣,所以司马相如一直都没被重用。等赏识他的梁王去世之后,司马相如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不过他有个好兄弟叫王吉,甚至可以说,他后来能娶到漂亮老婆还多亏了王吉。
临邛的县令是王吉,临邛的大家族可不少。司马相如要是想往上走,攀附大家族是再好不过的法子。嘿,很快王吉就给他找着了个合适的人。卓家在当地那可是相当有名的大家族,而且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刚死了丈夫,要是能跟她搭上关系,仕途肯定顺风顺水的。
而且卓文君可是出了名的才女,就司马相如那才华,想得到卓文君的好感还不轻而易举嘛。这不,人选确定了之后,他俩就开始寻思着怎么让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能有交集了。
王吉给司马相如造势以后,整个临邛都晓得司马相如这个人了。卓王孙可是当地的大家族,设宴的时候就把司马相如也给邀请了。
宴会上的司马相如那可真是风度翩翩、一表人才。酒过三巡的时候,王吉拿了一把琴递给司马相如,让他弹一曲。司马相如这一弹,那技艺高得不得了,宴会上的人都特别感慨。就这一首曲子,可把卓文君的心给彻底打动了。卓文君可是才女,其实她在音律方面也很有造诣。
谁能说司马相如不是有备而来?他居然让人给卓文君送去一封信。卓文君之前就因为司马相如演奏的曲子对他很有好感,收到信后就更加激动了。卓文君为了能和司马相如在一起,连自己的家庭都不顾了,离开自己的父母也在所不惜。
卓文君收到司马相如的信之后,一下子就陷入了司马相如营造的爱情圈套里。她很快就跑到卓王孙跟前,说自己要嫁给司马相如。你想,卓王孙能同意吗?一个穷小子,哪能配得上他的女儿。
卓王孙特别反对这门亲事。那时候都讲究父母说了算,得有媒人牵线才行,卓文君可是从小就被父母宠着长大的。可她为了司马相如,居然做出这种违背常理的事。这时候就得感叹一下,司马相如可真有魅力,能让一个富家千金跟他私奔。
卓王孙听说这事儿之后,惊得不敢相信,在当时来讲,这可太丢人了,再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的亲闺女。结果,卓王孙不但再也不想提这个女儿,而且卓文君走的时候,他一分钱都没让她带走。卓文君到了成都司马相如的家,看到眼前的情景,也惊得目瞪口呆。
卓文君打小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啥时候受过这种委屈。可在卓文君心里,这时候爱情是最重要的。卓文君愿意这么做,司马相如却不一定乐意。卓王孙态度那么强硬,司马相如也有自己的主意,没多久就打算和卓文君开一家酒楼。
在封建王朝,士农工商那可都是被看作下九流的活儿。你想想看,卓王孙那样的人哪能受得了这个。后来,在家里面兄弟的劝和下,卓王孙就服软了,不但给了一百万钱,还送了好多仆人,另外,给自己女儿的嫁妆都是好多箱。
这时候,司马相如可算是不用再愁钱的事儿。他拿到卓王孙给的那些东西以后,立马就把酒楼关了,然后跟卓文君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嘿,这时候的司马相如那日子过得可太舒坦,吃穿不愁,还有漂亮老婆在身边。
但刚开始的时候,他俩在一起就源于一个谎言。等生活变富裕了,司马相如的真面目就露出来了,他看上了一个女子,还想把人家纳为妾。
卓文君知道这件事后,心里特别难受,她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男人还是当初让自己一眼就爱上的丈夫吗?卓文君伤心得不行,于是写下了《白头吟》。这里面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可被大家称作千古绝唱。最后司马相如不再提纳妾的事儿了。好多后人都说,这是因为司马相如害怕卓王孙。
司马相如的人生很快就有了转机。汉武帝登基后,特别喜欢诗词歌赋,正巧看到了《子虚赋》,司马相如就慢慢进入到汉武帝的视野里了。能被皇帝记住,那以后的日子可不就顺风顺水。
司马相如的才华那还用说嘛,那可是杠杠的。没多久,汉武帝就很赏识他了。他离开家乡都五年,这五年里,他不断升官加爵,早不是以前那个寒门子弟。
就在这时候,他的心境有了变化。这五年,卓文君一直在家里苦苦地盼着。结果盼回来的,却是司马相如一封绝情的信,信上就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看到这信,哪还能不明白?从一到万,独独缺了“亿”,这就表明司马相如这时候已经没那个心思(对她有意)了。
卓文君回顾自己的一生,想当初,她毫不犹豫就跟着司马相如离开了家,还和他一块儿打理酒楼……如今司马相如官运亨通了,却打算抛弃结发之妻。卓文君可是个爱恨分明的女子,既然司马相如没那个心思了,她也不会强求,就满怀哀伤地写下了那首绝世佳作《怨郎诗》。
从这时候起就表示和司马相如彻底断绝关系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后世的文人们只要提到司马相如,往往就会瞧不起他的所作所为。
司马相如看到卓文君的《怨郎诗》后,心里也觉得挺惭愧的。然后,他就打算把卓文君带到京城去,这么一来,他俩的爱情故事也算是有了个美满的结局。
后世的人大多就瞅见他们最后的圆满结果,却不晓得他们之间出过这么多事儿。大体来讲,他俩的爱情也不能算是美好的爱情,毕竟一开始就不是因为爱情才开始的。司马相如,就像后世说的那样,有才但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