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 林海伦
10月27日上午,我在五龙潭景区带队观察生物多样性的活动。集体活动结束后,我就冒雨在山上开启寻宝行动。
整个下午似乎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到了天将暗下来时,我在路边的一棵低矮的青冈树上看到有条小白虫。青冈叶片上多数是灰蝶幼虫,仔细观察发现它是具有毒刺的刺蛾幼虫,但肯定是我从未见到过的虫子,这就是我要寻找的宝物无疑了。
首次在五龙潭遇见的角斑栗刺蛾幼虫,一条十分醒目的白色半透明毒虫,它正在青冈叶片上活动(24-10-27)
我想再找到更多的虫子,却在叶片丛中看到一条硕大的樟蚕的大幼虫,它将身体的前部分立起来,很酷的样子,这是种大蚕蛾科的蛾子,也并不常见。
我将小白虫带回家后,鉴定结果是“角斑栗刺蛾”的幼虫,但在网上搜索“角斑栗刺蛾”的相关信息,只有百度百科有一十分简单的介绍,连分布地点都没有提到,相关的也只有一张幼虫图片。另外,我搜索到其成虫的图片一张,是陈黎明在浙江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拍摄到的,拍摄时间是23年11月30日。从陈黎明拍摄的成虫照片可以看出,角斑栗刺蛾的名字是从其成虫的特征给出的。可见角斑栗刺蛾在全网中也只有可怜的2条记录,应该是种特别罕见的物种,这就是龙观乡五龙潭景区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同一青冈树枝上取食的还有樟蚕的大幼虫,身体前半身立起来,外形有点酷(24-10-27)
每当我遇见一个新奇的物种,我都会将其当作无价之宝,会展开一系列的科学观察和研究。只有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才能对该物种有所了解和认识。这是每个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态度。
由于角斑栗刺蛾的幼虫比较小,体长只有约1cm,借助显微镜就能看清虫体表面的各部细节。这是种刺蛾科的幼虫,这类幼虫的体表多数具有大量毒刺和毒毛,是一类臭名昭著的毒性昆虫,在野外最怕碰到它们,不然就会有种火烧般的灼痛感,而且伤口不易愈好。
角斑栗刺蛾的幼虫,在显微镜下放大后可见是一条十分特别的幼虫,背部有许多半透明的棘突,像件精美的玻璃工艺品
角斑栗刺蛾的幼虫的个体并不大,长度只有约1cm
角斑栗刺蛾幼虫背部的3个大棘突放大图,棘突的尖端有多种形式的毒刺和毒毛,显然这些棘突是幼虫防御天敌的化学武器
角斑栗刺蛾幼虫尾部的2个长棘突向后方伸出,这2个棘突表面的毒刺更加密集
角斑栗刺蛾幼虫腹面放大图,腹足已完全消失,特化成蜗牛足,但胸足完整,只是短了点
角斑栗刺蛾幼虫侧面放大图,可见明显是具有胸足的,除了背面有发达的棘突外,身体两侧也各有一排短的棘突,数量与9个体节是一致的
角斑栗刺蛾幼虫腹面放大图,可见其头部埋在棘突的下方,其腹面是完全透明的,体内的器官清晰可见,包括消化道末端的糞球
角斑栗刺蛾幼虫透光放大图,身体表面的棘突都是透明的,只是表面长有许多毒刺和毒毛,每个棘突顶端的一根毛特别长,用于感知外界的动态变化
当我想从其体表取一根毒刺时,发现整枚棘突被扯下来了,但幼虫并没有被伤害到的样子,可见这些棘突是完全游离于虫体皮肤的
左右2个最大的透明棘突被我揭下来后,幼虫并没有挣扎反应,可见这些棘突是完全游离于虫体皮肤的,虽然这些棘突是幼虫制造产生,却并不是其身体的一部分
背部一侧的所有棘突被揭下时,幼虫似乎被剃了个“阴阳头”,虫体显得有些滑稽
背部2排共18枚棘突被全部揭下,露出其背面真实的白色皮肤,身体的确没有“出血”或任何伤害,只是模样变得有些怪异
背部2排共18枚棘突被全部揭下,露出其背面真实的白色皮肤,身体的确没有“出血”或任何伤害,只是模样变得有些怪异。
既然它的体表有各种类型的毒刺和毒毛,我就用镊子夹住其中一根粗壮的黑色毒刺来观察其显微构造。突然幼虫身上的整个棘突跟着毒刺一起被摘了下来,且幼虫身体完好无损,这是我从未遇见过的事件。原来这种幼虫的棘突与身体之间是种物理连接,而不是直接长在体表的。
这真是个非常独特的物种,因此我又将其背部所有18枚棘突一一摘下来,幼虫扒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我在为它理发一般地温顺,可见这些棘突与其身体之间没有生理上的连接。每个棘突呈透明状,像是果冻一样柔软有弹性,棘突的底部是4个光滑的突起,可以轻易吸附在幼虫的背部,棘突的上部呈角状,表面布满各种形式的毒刺和毒毛。
背上的两排棘突被我摘下后,其身体的两侧还有许多小的棘突,我试着去摘除它们,果然也是一样的情况。我发现这幼虫有10个体节,每节有4个棘突,加上尾节的2个向后的棘突,体表总共有42枚棘突,全部可以摘下,也可以重新安装上去的,非常有趣!
幼虫背部中间的两侧各有3 个特大的棘突,显得特别夸张。看来这些幼虫表面可揭下的棘突才是值得关注的内容,于是我将其放置到高倍镜下进行观察。我发现棘突的表面普遍覆盖着一层细毒毛,但每根毛都没有毛基构造,也就是说这些细小的毒毛只是棘突表面的一些突起而已。
其次棘突的先端均附着有普通型的毒刺,这种毒刺表面有很浅的突起,像锉刀一样的尖锐,同样没有刺基的构造,另外在棘突的端部位置又有两种类型的分枝刺,其中一种是黑色的具有密集分枝的近乎球形的毒刺,分布在3个特别发达的大棘突上。
在每个棘突的顶端都有一根非常细长的毛,这根毛是棘突中唯一具有毛基构造的存在。我猜测这是根十分重要的感觉毛,毛体的动作可以通过棘突内的液体传导振动至棘突的足部,使虫体背部获得某种感觉电位,因为棘突与虫体之间是没有神经连接的。
这是从幼虫背部摘下的18个透明棘突,大略排列成原来生长在虫体上的样子,每个棘突都有4个突起的足,用于吸附在幼虫的皮肤上
这是从幼虫体表摘下的透明棘突,像是阿米巴变形虫,具有4个向下突出的足部,用于吸附在幼虫的体表
几个大棘突特写,外观质地上像果冻,显得柔韧有弹性,其实是由一层比较坚韧的薄膜包裹着一滩毒水
我想既然背部的棘突可以摘下来,那么身体两侧的棘突是否也是可以分离的呢?结果真的是所有的棘突都是可以分离的,然后又可以再重新吸附上去的那种
幼虫体表总共有42片大小不一的棘突,全部揭下后,变成一条极其普通的另一种毛虫,好比一匹凶猛的狼变成了一头温顺的绵羊
从幼虫两侧揭下的24个棘突,明显比背部的18个棘突小许多,上方2个大一些的是尾部的长棘突
背部的棘突体形大结构复杂,毒刺类型多,上方4个是体侧的小棘突,但其表面都具有大量的毒刺
原个棘突置于显微镜下放大后,可见表面具有像汗毛一样多的毒毛,毒刺生长在棘突的端部
原个的棘突置于显微镜下放大后,可见表面具有像汗毛一样多的毒毛,毒毛基部只是突起,像是起了鸡皮疙瘩
背部的棘突放大后,可见它们都是威力无比的化学武器,可以被天敌“享受”带走,幼虫的主体则是毫发无损
棘突底部特写,只是4个向下突起的足,表面没有毒毛,光溜溜的表面可以形成吸盘,用于吸附在体表
棘突底部特写,只是4个向下突起的足,表面没有毒毛,光溜溜的用于吸附在体表
棘突底部具有4个突出的足,利用真空吸盘来与体背相连接
将棘突弄破后,里边全是毒水,外边就是一张透明的生物膜,毛茸和棘刺只是薄膜的一个个突起
身体两侧的小棘突像阿米巴变形虫,表面的毒刺种类少
将最小型的棘突放大后可见表面具有大量尖锐的毒刺
棘突表面的毒毛放大图,毒毛前端有的还有分枝,毒毛的数量极其多
每个棘突的顶端都有一根特别长的触觉毛,虽然棘突与身体没有神经连接,但可以通过棘突内毒液的压力变化来感知到周围的动态
每个棘突的顶端都有一根特别长的触觉毛,基部附近还有3根顶端具有分枝的辅助感觉毛,这3根透明毛与众不同,粗细与毒刺相近,但质地明显要柔软一些
每个棘突的顶端都有一根特别长的触觉毛,基部附近还有2根顶端具有分枝的辅助感觉毛,这2根透明毛与众不同,粗细与毒刺相近,但质地明显要柔软一些
每个棘突的顶端都有一根特别长的触觉毛,这种毛的基部具有明显的毛基构造,是种敏感型的感觉毛,此外所有的毒刺和毒毛均无此特殊的构造
这是棘突上的基本型毒刺,毒刺尖锐有力,上边还有很多小的突起,像锉刀一样,颜色较深,攻击的威力不小
这是棘突上的基本型毒刺,毒刺尖锐有力,上边还有很多小的突起,像锉刀一样,颜色较深,攻击的威力不小
这是棘突上的基本型毒刺,毒刺尖锐有力,并没有刺基构造,而是直接与棘突内的毒液相通,便于毒液释放
大棘突上具有类型最多的毒刺,其中黑色的密刺球最具杀伤力
大棘突上具有类型最多的毒刺,其中黑色的密刺球最具杀伤力
这是种较少见的毒刺类型,分布在棘突端部附近,具有透明且细小的分枝
每个棘突都是装备精良且威力十足的生化武器
同时我看到在棘突顶端的感觉毛附近又有2-3根非常特殊的具有分枝的另一种辅助感觉毛,其直径与普通型毒刺是相近的,但质地明显要柔软一些,基于其所处的位置和形态的差异,我才作出上述的判断。
角斑栗刺蛾的成虫,拍摄地点,浙江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拍摄者陈黎明(23-11-30)
我想角斑栗刺蛾幼虫是种高度智慧的生物,它们可以将灌满毒液的棘突作精细化的处理,当天敌来犯时,棘突中的毒汁可以用多种方式来释放,一旦毒刺扎进天敌的体内,棘突就会被带走,更多的毒液就会起到攻击天敌的作用,一般的刺蛾幼虫只是刺尖上的一点点毒液,整个棘突内都是一肚子的毒水,其威力可以倍增许多。当其身上42枚生化武器全部用完时,它还是能抽身而走的,类似金蝉脱壳的本领。
从角斑栗刺蛾幼虫的外形来看,呈比较醒目的白色,其实是种没有色素的透明体,这在自然条件下也是种警戒色,提醒不谙世事的捕食者不要靠近,否则后果比较严重。
从幼虫的腹面观察,是全透明的可以看清身体里边的器官及消化道末端的粪球。腹足已经退化成蜗牛足,移动时可见有个空隙向前移的景象,胸足比较短小。口器是发达的,藏在头部的下方,居然可以啃食呈革质的青冈的老叶片,而且食量还不小。目前它的生长状况良好,我希望能看到其重新长出透明棘突的那一天,这就更加神奇无比了。
林海伦 2024年11月1日
作者简介:林海伦,宁波市药品检验所主任中药师,30多年来一直关注研究宁波的乡土动植物资源,发现过大量珍稀物种,并长期致力于科普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