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士兵多死5倍,英国记者故意刁难,金将军这样回答

历史小记性 2023-09-13 23:35:10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英国记者对金一南将军问道:

“抗美援朝战争中,据我们得到的资料来看中国士兵比美国人多死了5倍之多,你们真的觉得是自己胜利了吗?”

这个问题问出后立刻引起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很明显这位英国记者想要以此刁难金一南将军,如果回答错误或者有偏颇,势必会被有心人加以利用。

金一南将军

对此金一南将军并未慌张,听完这个问题后反而对着提问的记者笑了笑,随后一句话轻松破解了难题,并让该记者无地自容。

英国记者口中的这场死亡超过美军5倍的战争是我们所熟知的抗美援朝战争,毛主席的一位儿子毛岸英同志也因此牺牲。

那个时候我们的新中国刚成立,朝鲜战争随之爆发,实力强劲的美国企图侵略朝鲜再一次把战火烧到我国边境。

抗美援朝战争

要知道我国刚刚经历两场大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士们甚至还没来得及休养。而且美军的装备与实力远超我国,是否参战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对此斯大林的建议是放弃朝鲜,毕竟如果选择和美国硬碰硬,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与此同时国内的将军们也分成两派,为此争论不休。

最终眼光长远的毛主席决定入朝作战,此举不是为了援助朝鲜,只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国家。因为当初日本也是通过日本侵入东北的,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历史重演。

毛主席

就这样1950年6月28日毛主席公开发表讲话:“全国人民要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所有挑衅。”

然而美国乃至英国对于我们入朝作战的决策是不屑一顾的,他们根本看不起这个刚刚脱离半殖民地的新国家,英国的王牌军团来福枪团团长更是放出话来:“我一个团可以打他们一个军。”

可等到战争真正打响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中国军人的厉害,仅仅是志愿军的一个小连队就杀的来福枪团落荒而逃。

要知道这还是在志愿军们失去制空权的前提下,英美的飞机每次空袭都会给我军带来巨大伤亡,阻拦后续运输部队的支援,因此我军冻伤冻死的人员也十分之多。

英美飞机轰炸志愿军

可即便如此我军战士们仍凭借着不怕死的精神击溃了英国的王牌军队,不止如此就连美国引以为傲的北极熊团也被志愿军们杀得节节败退,至今北极熊团的团旗仍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此战过后任何与志愿军战斗过的国外军队都惊叹于中国军人的战斗力和意志力,尤其是英国,战后他们开始考虑与中国改善之前的关系。

果然军事实力才是一个国家立足的根本。

1950年英国大元帅蒙哥马利主动来到中国展示友好态度,到了1970年两国消除诸多矛盾,达成正常关系化的友好关系。80年代更是建立两国贸易伙伴关系。

北极熊团团旗

那么英国记者为何还要在新闻发布会上为难金一南将军呢?

其实这与美国少不了关系,美国毫无疑问目前是这个世界的大哥,因此很多国家都围着他转,英国也不例外。

中美关系在抗美援朝之后一段时间虽然也建立了友好关系,可这些西方国家打心眼里是看不起中国的,即便现在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了。

而且美国频繁在国际上找中国的污点借机打压,这些西方国家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当然这其中也有我们的原因在,很多时候中方在面对挑衅时更多选择的是息事宁人,因此养成对方仗势欺人的习惯。

英美国家

对于英国记者的刁难,金一南将军的回应是:“如果单纯用人数的伤亡去评判一场战争是否胜利的话,那肯定是片面的。就拿二战来说,虽然苏联为此死了近2700万人,但全世界都知道反法西斯战争是胜利的。”

就是这么简单地一句话让英国记者哑口无言,英国记者虽然有胆量刁难中国却不敢否定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因为英国同样是反法西斯同盟。

当然我们承认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死亡人数确实很多,大概约17万,可我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面对的不仅是美国,还有来自英国,韩国等16个国家的联合军队,总兵力大约有93万。

而美军公布的死亡数据是3万左右,确实有美军的5倍之多。

美国“韩战纪念碑”

可我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面对的不仅是美国,还有来自英国,韩国等16个国家的联合军队,总兵力大约有93万。

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守住了朝鲜,击退了美国等国家,这是不可否定的。英国记者的提问看似在刁难金一南将军,其实何尝不是自讨苦吃呢?毕竟抗美援朝输的是他们,而非我们。

其实想来大家也有所了解,我国外交部乃至各种国际公共场合之上经常受到国外记者的刁难,他们用各种各样难以回答的问题来询问我国发言人。

中国外交部

幸运的是我国发言人对此都有很好的应对,可让人担心的是如果哪次没应对好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关注现如今的国际形势,仅仅是一个弱小的菲律宾都想侵占我国的仁爱礁,那美国英国的野心该有多大呢?

当然很多国人表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可这样做真的合适吗?当战火真的烧到每个人家中的时候,大家还会这样想吗?

5 阅读:1147

历史小记性

简介:一壶热茶,一个故事,不论事世,只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