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丽三千的宋仁宗,为何独宠张贵妃14年,死后还追封她为皇后?

曦言说人间 2024-08-10 19:48:5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历史中,皇帝的后宫中姓张的贵妃并不少见。但这一次要讲的张贵妃却有些特殊,在她身上最出名的,是宋仁宗对她明目张胆的偏爱。

和历史上大部分皇帝一样,宋仁宗的后宫中,同样是三千美人环绕、佳人在侧。但对于宋仁宗赵祯来说,张贵妃是特别的,即使是国色天香的姝丽,也无法取代张贵妃的位置。

从张贵妃与宋仁宗相遇,一直到不幸逝去的这十四年中,宋仁宗对她的宠爱都是只增不减。这样的宠爱甚至让一向以遵礼仁爱为称的他公开与大臣辩驳,力排众议追封张贵妃为皇后。

那么这位张氏贵妃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让宋仁宗对她如此深爱呢?

纠缠的开始

“为人君,止于仁”。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的第四个皇帝,“仁”之一字,正是对他漫长的帝王一生的评价。宋仁宗的“仁”,无愧于朝臣,也无愧于百姓,他的一生克己修身,朝政从仁,是在历史中当之无愧的仁君。

如果非要说他有什么争议,那就是对于张贵妃毫不掩饰的宠爱。

其实宋仁宗的一生,颇有些坎坷。曾经被广为流传的“狸猫换太子”,就是宋仁宗赵祯的故事。

当时的宋仁宗还不叫赵祯,而是赵受益,他的生母只是后来皇太后刘氏宫中的一个侍女,因为偶然得到了宠幸才生下了赵祯。

但当时宋真宗偏宠刘氏,可刘氏却迟迟没有自己的孩子,为了能让刘氏放心,宋真宗就对外宣称赵祯是刘氏所出,然后就将刚刚出生的赵祯从生母中夺走,放在刘氏的膝下抚养。

后来赵祯十三岁登基,由皇太后刘氏垂帘听政,一直到二十四岁的时候,刘太后去世,赵祯才开始正式把控朝政。

在此之前,赵祯一直是一个守礼恭顺的皇帝,连对后宫中皇后的选定,都是由大臣和刘皇后一手操办。

赵祯的第一个皇后郭氏,虽然赵祯非常不喜爱,但最后迫于皇太后刘氏的压力,还是将郭氏立为了皇后。后来在皇太后死后还不到一个月,赵祯对于这位郭皇后的厌恶就再也无法遮掩,迅速下诏将其废除。

在此之后,赵祯对于空缺的皇后之位的人选,迟迟没有自己的想法。 当时赵祯的后宫中,早已有佳丽三千,红袖添香,芙蓉帐暖,可即使是有姿容各异的美人相伴在侧,赵祯的心中却始终空落落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心中究竟想要一个怎样的妻子,怎样的皇后。

最后,在大臣的共同选定之下,曹氏被立为了皇后。

曹氏性情恭谨,德才兼备,是大臣共同认定的良配,但对于赵祯来说,这位皇后,却和之前的郭皇后并无不同,甚至和后宫中的每一个妃子,都没有什么不同。一直到张贵妃的出现,后宫的枯燥才被打破。

或许在张贵妃和赵祯相见的那一刻,赵祯才真正明白了自己一直想要的妻子,究竟是什么样子。

十四年专宠

康定元年(1040年),对于赵祯和张贵妃来说,这是最难以忘记的一夜。随着缓缓奏响的曲子,台下数道窈窕的身影翩翩起舞,柔弱无骨的腰肢似水般扭动,眉眼含笑,仿佛盛着万千春水。

但在各色容貌姝丽的舞者中,赵祯却一眼就看见了她——张氏。

亲爱的读者,作者收入微薄,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您的理解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这一年,赵祯30岁,张氏16岁,他们在一场宫廷宴饮上邂逅。而为了这一刻的相见,张氏在宫中等待了整整八年,从八岁孩童到姿容绝色的少女。

张氏祖籍吴越,生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曾及第。但在她八岁那年,变故突生。父亲去世,孤苦无依的母亲想要带她投奔叔父却被拒之门外,无处可去。

最后走投无路,张氏被母亲卖进了齐国大长公主府,成为了宴会上工人赏乐的歌舞者。后来因为出色的才貌,张氏又被纳入京中,这才正式进入了宫廷。

从那之后,张贵妃开始在宫中学习歌舞,一直到十六岁这年和宋仁宗相遇,才结束了自己作为舞者的身份。

而对于第一眼见到张贵妃的赵祯来说,或许是她的青春貌美,惊鸿一瞥,才有了帝王第一夜的宠幸。但渐渐地,赵祯发现,自己偶然宠幸的这个女子,似乎和自己心中期待的妻子,越来越相似。

其实赵祯心中的妻子形象,并不只是一个美貌的女子,还有她身上的诗书才情。

在重文风气兴盛的宋朝,天下可谓是文章遍地走,无人不知读书好。 而身为帝王,宋朝的每一任皇帝更是从小就接受最高的文化教育,浸染在诗书之中,甚至宋朝的皇帝一度被认为是历史上文化素养最高的皇帝。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对于赵祯来说,他所想要的,并不只是一个恪守女德,安分守己的普通闺阁女子,而是一个有才情,饱读诗书的女子。

而张贵妃出身书香世家,虽然八岁就被送进了宫廷之中学习舞蹈,但是从小浸染的诗书才气与歌舞礼仪巧妙地相互交缠在一起,融合了江南女子的柔美与婉约,也因此造就了她身上特殊的才情。

而张贵妃身上的这股才情,正是令赵祯久久难以忘怀的重要原因之一。自从宫宴那晚的宠幸之后,张氏就被正式封为了才人,正五品。

此时的后宫和朝堂之上,都还对她的名字感到陌生,或许只当一个传闻揭过,认为只是皇帝的一时喜爱,但谁都想不到,赵祯对张贵妃的宠爱之深。

赵祯对于张氏的宠爱几乎不加掩饰,短短一年之内,就为她连升三级,甚至打破了后宫中的升迁规定,这也让远离后宫的朝廷都注意到了这位新宠的张氏。

但如果仅仅是才情与年少时的美貌,或许还不足以令后来的赵祯屡屡为张贵妃破例,甚至为她与朝臣对抗,打破旧制。真正令赵祯深爱张贵妃的,还有另外的一件大事。

“宠爱日盛,冠于后庭”

能够赢得帝王长久不衰的宠爱,张贵妃无疑是聪明的。史书上曾说她:“巧慧,善迎人主意”。

或许是这八年在宫中练舞求生的日子,让张贵妃十分懂得察言观色,而这样细腻的心思,也使得日夜陪伴在皇帝身边的张氏,能够不动声色地猜测到帝王的想法。

当时在朝堂上,赵祯一直强迫自己要善听八方,广纳良言,而不能仗着皇帝的身份随心所欲。但庞大的文官群体与分立的派别,也使得他在上朝之时,常常不得不因为自己与大臣相悖的意见,在朝堂上争论。

这样的争吵与辩论,赵祯几乎每天都要面对。

但在回到后宫之中,耳边是张贵妃轻声细语的安慰,无关对于朝政的决策,只是几句点到为止的温柔话语,就足以让赵祯烦躁的心变得平静下来。

对于赵祯来说,张氏是自己在这深宫中面对漫漫烦闷的唯一知心人。

张贵妃自从入宫后,就一直深受赵祯的宠爱,但这样的宠爱,却并未让她变得骄纵跋扈。

赵祯不喜奢侈,张贵妃就一直勤俭起居。她的宫殿中没有一个受宠妃子该有的异域珍宝,也没有梳妆台上叠满的金翠首饰,偌大的宫殿中,也只是最普通的素竹漆床,黄绢缘席。

赵祯在位期间,一直以仁治天下,只要遇到天灾干旱,就一定会在宫中亲自祈雨,请求向黎民百姓赐福。而张贵妃深知赵祯的心结在民,为了能让他宽心,甚至曾经用刀划破手臂,以自己的血来书写祈雨的祷祝词,祈求神明能够早日降下甘霖。

有这样的妃子陪伴着自己,赵祯的心里又怎么容得下其他人?而最令赵祯动容的,更是张贵妃对他的深情,甚至能够为了他,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境。

庆历八年正闰月(1048年),深夜的宫廷之中忽然有尖叫声响起,慌乱的脚步声瞬间响遍了整个宫殿,燃起的火光照亮了黑夜。

有人叛变,禁宫遇刺。

这夜赵祯和曹皇后一起住在坤宁宫,但是张贵妃在听闻有贼人行刺之后,不顾宫人的阻拦,奔往坤宁宫救驾。这样奋不顾身的深情,使得当时刚刚受到过惊吓的赵祯心中感慨万分。

赵祯大为动容,在宫变之后,甚至想要册立张氏为皇后。

但此时曹皇后尚在,品德无缺,而张氏即使出身清白,却终究只是舞女,还几乎遭到了满朝官员的坚决反对,最后赵祯只能作罢。

但赵祯仍然觉得对于张氏心中亏欠,最后力排众议将张氏立为了贵妃。

张贵妃的一生,一共生育了三个公主,虽然没有诞下过皇子,但是每一次生育之后,她所得到的赏赐都是远远超过后宫中的每一个妃子。宋仁宗对于张贵妃的宠爱,甚至让她在后宫中的地位隐隐超过皇后,名盛后宫。

而这样的明目张胆的恩宠,自从张贵妃和宋仁宗邂逅之后,往后十四年,都是只增不减,在民间传为佳话。一直到至和元年正月(1054年),31岁的张贵妃忽然薨逝。

张贵妃的薨逝,对于赵祯而言,几乎是一次致命的打击,甚至悲痛的停朝数日。为了弥补死前的遗憾与亏欠,张贵妃死后,宋仁宗几乎给予了她所有能够给予的尊宠。

赵祯力排众议,僭越制度,将张贵妃葬入了原本只有皇帝皇太后才能进入的皇仪殿。即使当时曹皇后仍然在世,赵祯也全然不顾大臣的反对,将张贵妃破例追封为皇后,谥号“温成”。

同时下令所有的近臣宗亲,全部前往皇仪殿为温成皇后凭吊,而赵祯则亲自为她守灵。

一生节俭的宋仁宗,却在温成皇后墓葬的修建中不吝金银,墓中珠翠堆积如山,一直到大臣极力劝谏,才有些收敛。

为了纪念温成皇后,宋仁宗甚至为她在全国立下忌日,始终保留张贵妃生前的住所,并且令朝中官员都必须在忌日当天作诗追怀温成皇后。

结语

后宫之中,纵有三千佳丽在侧,宋仁宗对于张贵妃的宠爱却从未改变。十四年的专宠,一生克己修身的宋仁宗却能为了她多次打破旧制,与大臣反抗,给予她堪比皇后的尊宠。

但这样的爱情,最终却还是以张贵妃的早逝草草结尾,留下宋仁宗在孤独的深宫中怀念两人的过去。这又何尝不是他们两个人的“长恨歌”呢?

参考资料:

[1]张明华.北宋宫廷的《长恨歌》——宋仁宗与张贵妃宫廷爱情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32(01):22-26.DOI:10.16751/j.cnki.hbkj.2012.01.009.

[1]赵冬梅.宋仁宗之“仁”[J].人民论坛,2020,(20):142-144.

0 阅读:1
曦言说人间

曦言说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