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贬蛮荒,他却悟道建学授课,让此地成为学术天堂如今的旅游胜地

知历史 2020-06-22 11:29:50

大山环抱里的贵州龙场,在二十一世纪是个旅游胜地,因为曾有一个叫王阳明的古代圣人在那里悟了道,那里的山水茅庐都化作为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可是,在五百年前的明朝,那里就只是个穷乡僻壤:通讯基本靠吼,寻人基本靠狗,交通基本靠走,识字的人本就不多,再别提什么文化素养。

王阳明悟道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地理土壤恶劣、人文环境不堪的地方。中原来的王阳明,却不但活了下来,还悟了“圣道”。其年,在龙场,三十七岁的王阳明写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哲学专著《五经臆说》。书中,他将自己新近悟到的理论融入到了对孔孟、程朱理学的认识当中。

说起来也怪,悟道之后,身子底子最差的王阳明,连旧病也不再发作了。而且,性情也较之前有了明显变化。

他变得更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了,他也变得更加具有仁道主义精神了。再有仆人病倒,王阳明不但会亲自烧火、做饭、打水给他们,还会为他们哼唱家乡曲调。甚至,他还会将自己所悟,转化成简单的故事、道理讲给仆人听。

物质上关怀,精神上开导、鼓励仆人战胜病魔。那一阵子,前来探望的当地人,见到王阳明给仆人开的药,竟然是自己的学问,也都笑称:“王先生这是疯了,着魔了。”

王阳明想讲学传道

当然,当地人调侃王阳明,并不代表他们有恶意。但尽管如此,王阳明想在这样的龙场讲学传道,还是让人大不理解。而对王阳明本人来说,这更是天大的挑战:满是荒草荆棘,拿什么当校址?温饱都成问题,又以什么条件办学?遍地文盲,学校生源又何在?

不过,迎难而上向来都是王阳明的作风。况且,如今他已悟了“圣道”,身上便有了无限力量。他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强大到足以处理好别人很难做到的事。

这一切,还要从院落的建造过程讲起。当时,王阳明还和仆人住在“阳明洞天”里。它是原始人和苦行僧的乐土,有点精神信仰的人偶尔在里面修行也行,它却不是正常人的久居之所。白天还好,每到夜晚,蚊虫就会嗅着人体“美味”而来,很多不明小生物也会不管不顾地飞向洞中火光。

王阳明想要建一栋房子,真正给人住的房子。而且,这栋房子最好要大点,再有院子,方便以后办学。听说王阳明要盖大房子,最激动和热心的还要数当地居民。数日接触,他们已经对中原来的这位“不入流”小官充满了好奇与敬意。

王阳明建房子开设书院

待王阳明选中地皮后,众人也纷纷加入了建造队伍。出力的人一多,工程进度也明显加快了。不消数日,在王阳明的总体规划下,众人齐努力,一所大房子便在龙场的龙冈拔地而起。虽然它的装潢仍是寒酸,内部看起来却也称得上宽敞明亮。且在方圆多少里内,它都称得上“壮观”了。

就这样,像样的居所有了,王阳明主仆算是真正在龙场扎根了。他们一面忙着除草开辟院落,忙着在院中种花、植竹,准备过日子的营生,一面又忙着开门迎客。

开始时,上门的还多是一些当地百姓,请教的多是些日常疑难问题,聊的也是些居家琐事。渐渐的,距当地近一点的“稀罕物种”读书人也开始登门了。

他们早听说龙冈的王阳明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中间还能解决很多日常琐事。便也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看看这位“外来的和尚”到底是不是更会念经。毕竟,以当地的教育环境,想找一个有点水准的老师请教问题也是不容易的。于是,王阳明院子的门环被斯文人以斯文的力度叩响。

王阳明的民宅升级成“龙冈书院”,又命名“何陋轩”

很快,那些读书人便惊喜地发现:自己真是来着了,原来王阳明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什么民间大仙,而是一位大学问者!他懂儒、懂佛、懂道、懂养生,还谦谦乐教,只是比较少谈国事。

学子多了,学术氛围浓了,王阳明的“民宅”便应众人所请,升级成为了“龙冈书院”。书院,当然就是学校!专门用来学习和教学的地方。至此,王阳明也理所应当地成为“校长”。

欣慰之余,他也开心地将自己那所简陋的大房子命名为“何陋轩”。

或许是这几年历经变数太多,自身也看多了社会底层的艰辛,王阳明有一种高于刘禹锡当年的觉悟,他的“何陋室”里不只有鸿儒,也有白丁。授课,可以面向有文化积淀的学子,也可以面向文盲百姓。哪怕是对牛弹琴也能沉浸其中,又其乐融融得恐怕也只有王阳明这位大神了!

他的学校里,多的不再是听完课就走的普通学生,而是行过拜师礼仪的“弟子”。

总结

在龙场龙冈,王阳明的学校,不只有“何陋轩”,还有“君子亭”。一座木架的小亭子因为周围竹子环绕而尽显强大君子气场。

王阳明在视线内广种竹子,是他对家乡的遥想,对逝去爷爷的怀念。更是他对自己、对学生的勉励:要像这竹子一样,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操,有君子之时,亦有君子之容。王阳明是这样打算的,也是这样言传身教的。

清风至时,“何陋轩”内,书声琅琅;“君子亭”边,玉声姗然。心学的种子便在这书声与玉声中,悄然萌芽。

0 阅读:27
知历史

知历史

讲述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