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考古再次与石峁DNA检测结果冲突,郭德纲相声桥段成真了?

秦皇汉武 2023-06-24 10:10:52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被考古界定性为夏朝晚期都邑之后,寻找夏朝早期都城就成了当务之急。

要知道,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出的夏朝始建于公元前2070年左右的结论,是在偃师商城建设于公元前1600年的基础上,参考《竹书纪年》记载的“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而得出的,并不是基于考古发现。

所以,只有找到了夏朝建立时的考古学遗存,才能从根本上理清夏朝的年代框架。

今年的5月12日,在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春青做出了结论性阐述:

“河南新砦遗址发现有公元前2000年的龙山文化晚期城墙及护城河,公元前1850至1750年间的‘新砦期’城址,以及‘新砦期’的巨型祭祀遗迹。新密新砦遗址可能为夏代早期都城”。

在过去的40多年里,学术界对二里头文化的形成基本达成了两点共识,一是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上限在公元前1750年,只能算是夏朝晚期遗存;二是二里头文化的前身并不是河南本地的龙山文化,而是呈现出多种文化来源,故而二里头遗址也被称之为“移民城市”。

此后,考古工作者又在河南省新密市刘砦镇发现了一处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之间的过渡性质的文化遗存,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新砦遗址。

新砦遗址从文化属性上看,既有河南龙山文化的因素,同时又和二里头文化存在着直接渊源,且时间上早于后者。按照中国考古·郑州论坛的观点,把新砦遗址视作夏朝早期遗存的话,的确可以拼接出一个完整的夏朝。

由于新砦遗存的存续时间在100年以上,上限已经与龙山文化晚期相衔接,如此一来,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到夏朝建立,二者之间也就没有了空白期。

但是,这次的考古发现结论,却和陕西石峁遗址的DNA检测结果产生了冲突。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石峁村的一处山峁上,遗址规模达425万平方米,是中国目前已知的史前最大城址(直观对比一下:陶寺遗址280万平方米,新砦遗址100万平方米,二里头遗址300万平方米)。

而石峁遗址的年代跨度则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800年,如果按照王朝纪年,石峁遗址横跨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夏朝前期。如果不考虑王朝纪年,石峁遗址的兴亡时间早于新砦文化和二里头文化。

换言之,如果新砦遗址和二里头遗址分别是夏朝的早期和晚期都城的话,那么早于夏朝的几百年前,陕北就已经出现一个又大又早的政权,并且这个政权的存续时间还和夏朝有着百年以上的重叠。

不仅如此,石峁古城还发现了近10公里的由内外两道石墙组成的宏大军事防御体系,以及四级聚落等级结构,俨然就是同时期北方的一个大国王都,这跟二里头遗址至今没有发现外城城墙形成了鲜明对比。

夏朝被视为华夏第一王朝,打破了过去了以血缘氏族为纽带的方国聚落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了一个突破地理单元和血缘限制的广域王权政体。

既然夏朝开创了多个“历史首次”,那么它所呈现出的气象理应更为宏大,为何同比它年代更早的石峁古城相比,反而体量却小了呢?

这种差异就好比我们突然发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修建的国都比原赵国邯郸城还小,军事实力比原来的赵国还弱一样不可理解。

为了给石峁古城一个“合理”的定性,不少专家学者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

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推测石峁遗址是北狄先民遗存;邯郸学院学者任乃宏认为石峁是被尧帝流放幽陵的共工氏。更有甚者,推测石峁古城是中亚等外来游牧族群所创造。

把石峁人看成是华夏的一个支系、旁系或者是“非我族类”,似乎能合理地解释为何石峁可以不受夏朝以来严格的等级和礼制约束,建设比宗主国还要大的都城和军事防御设施。

不过,DNA检测结果却将上述推测全部否决。

根据中科院古脊椎所付巧妹团队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等多家单位对石峁遗址、陶寺遗址的172例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时代到龙山时代的人类线粒体DNA的研究显示:

1.石峁人群与位于黄河中游的陶寺人群的母系遗传联系最密切;与同时期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的古人群遗传关系更为紧密;

2.相比于中国其他现代人群,石峁人群与现代汉族人群,尤其是和以秦岭—淮河为界的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之间母系遗传联系最紧密;

3.在已发表的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的古人群中,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和石峁人群的母系遗传关系最近与这些人群相比,石峁人群对现代北方汉族可能有更大的遗传贡献。

诚然,这个研究结论还有一个缺憾,没有同步对Y-DNA(父系遗传)进行研究,但吉林大学曾提取过石峁文化神圪垯梁遗址的两例父系古DNA,结果显示为C2e1b2(C系南支,在现代汉族占比10%)和O2a2b1a(Oα-F2137,现代汉族主流类型)。

这也就意味着,原本被我们视为生活在远离中原的夷狄之地的石峁人,才是与我们血缘更近的老祖宗。

由于仰韶时代晚期到龙山时代,陕北地区人群遗传结构是连续的,所以,雄踞陕北的石峁人,能与黄河中下游的古人群遗传关系如此紧密,表明石峁政权在当时的中国北方具有等同于夏王朝一样的影响力,因而能够主宰北方汉族的基因交流。

要知道,在我国历史上与中原政权征战纠葛了数百年,甚至一度改姓刘姓,进入长城以南与汉族长期杂居的匈奴群体,其与现代汉族的遗传结构依然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所以,石峁的DNA检测结果与夏文明的起源地在中原的考古认知之间,有了一丝困惑。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孕育了诸多华夏文明的核心基因,是中国考古学文化的源头,目前学界主流观点都将炎黄二帝的生存年代放在了仰韶文化时代。

可以这么说,无论是陶寺群体、石峁群体还是二里头群体,其实都是广义上的仰韶人,汉族群体(准确地说是北方汉族)也可以叫做是仰韶后裔。

那么既然大家都是仰韶后裔,石峁人与同时期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的古人群遗传关系更为紧密不是很正常吗?

但是别忽视了一点,石峁DNA检测结果可不是简单的认为仰韶时代一支族群北上陕北建立了石峁政权,而是石峁比其它创造了不同文化遗存的仰韶后裔与现代汉族更亲密。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过去我们认为石峁是北狄,而二里头是中原人,但DNA告诉我们,石峁才是中原人,而二里头反而成了石峁人眼中的蛮夷戎狄。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郭德纲的一个相声桥段:郭德纲对于谦说,你们家本来是双胞胎,可惜生下来的时候死了一个,死的那个是你,你是你哥哥。

莫非相声段子成真了?

其实,早在石峁遗址还没有正式确认的上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根据《春秋传》“有崇伯鲧,国在秦晋之间”的记载,提出夏鲧的活动区域并不在河南的崇山,而是在陕北一带。

此后,包括社科院的易华教授在内的不少学者,也主张石峁遗址才是夏朝最早的都城。

但这就又带来另外一个困惑,石峁古城的绝对年代上限在公元前2300年,如果石峁是夏鲧或者是夏启的都城,那么夏朝的国祚将被拉长到600至700年,古史记载将全被推翻。

同样,如果石峁人是夏人,他们在龙山文化时代就有实力在陕北修建面积达425万平方米的超级都城,为何在南下河南后,修筑的新砦遗址仅有100万平方米,且文化面貌上还是一个过渡期(文明形成前夜)的状态?

二里头文化是公元前18至16世纪广域王权文化的中心,这个已是共识,晋陕豫冀鲁,甚至四川的三星堆,都发现了二里头独创的礼制文化的身影。而石峁人DNA检测结果,也同样是不争的事实。

石峁与夏朝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在公元前230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陕北和晋南分别形成了石峁文明和陶寺文明,其中石峁略晚于陶寺。在主要群体上,石峁和陶寺都是仰韶人北上的结果,且二处都邑之间,存在长期的文化和群体交流。

比如,石峁考古发现的大量玉刀、玉钺、玉璧,在本地没有渊源,却与稍早的晋南陶寺文化的玉器近似。此外,石峁文化与陶寺文化有关人群具有较近母系遗传联系。

不过,在上层文化信仰上,二者却存在差异。

石峁遗址体现出浓郁的良渚文化影子,高体玉琮、V形石刀都是良渚典型器物,石峁石雕中的神人双手下撑骑兽的形象,更是被公认为良渚文化的“神徽”(神人兽面像)。

而陶寺遗址上层文化则有浓厚的大汶口文化因素,贵族墓葬中往往会出土猪下颌甚至整猪骨架,这种葬俗此前在整个晋南地区都没有渊源,而是典型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随葬习俗。这也跟史书记载的陶唐氏部落从山东菏泽定陶迁徙而来相吻合。

而时间上晚于石峁和陶寺的二里头文化,却同时出现石峁、陶寺上层文化因素的情况。

如果我们把上层文化视作统治层的话,可以梳理出这样一条先民迁徙线路:

最早创造国家文明的良渚人,因故北上(可能是因为洪水),经徐州花厅遗址与大汶口文化群体冲突,迫使大汶口人迁徙进入晋南,与当地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类型群体,创造了陶寺文明。

而另一支良渚人则辗转进入陕北,与当地的仰韶文化群体创造了石峁文明。

进入公元前190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石峁和陶寺两大力量中心却突然同时衰亡,他们的主要群体(仰韶人)南下进入二里头平原,与其他族群共同创造了二里头文化。

其中,陶寺群体南下二里头的原因很清晰,他们遭遇了外部军事入侵,捣毁了陶寺早中期所有盗墓,并且只为出气而毁墓虐尸,并不全力搜求宝物,政治报复色彩浓厚,这也是陶寺群体南迁的直接动因。

至于石峁人群南下的原因不得而知,但考虑到石峁人对现代北方汉族的遗传贡献,以及石峁遗址出土石龙与二里头发现的绿松石龙形器形象非常相近,说明石峁的南下,是上层群体带领全部族群的主动式迁徙。

当然,这并不等同于二里头文化就是石峁人直接创造的。上文已述,从文化面貌上来讲,二里头文化与早于它的新砦文化更接近,石峁跟二里头文化没有直接继承关系。如果石峁是夏朝早期都城,那么二里头就跟夏都无关;如果二里头是夏朝晚期都城,那么石峁就跟夏都无关。

至于究竟哪个才是事实,还需要更多考古发现来辨别。

61 阅读:36505

评论列表

11月的前奏

11月的前奏

30
2023-06-24 22:59

学学人家欧洲,没有文物佐证的历史你可以编一个啊,没有文字记载你可以慢慢写啊,亚里士多德传世著作都有300多万字了,按他公元前的出生来看,欧洲那会只有刻石头上的文字能传下来,想想亚里士多德不吃不喝在石头上刻下300万字的著作就觉得欧洲历史太伟大了。

咫尺天涯 回复 06-26 00:11
既然都是小人还天天装什么君子[吃瓜]

奥力给 回复 06-26 12:18
跟那帮子没文化的西方对比个啥,你是君子,难道要和小人比下贱么?没必要

多么痛的领悟~~

多么痛的领悟~~

16
2023-06-25 10:59

谁规定的夏朝的时候中华大地上只有一个文明,春秋还几百个国家混战呢,更久远的夏朝就只能有一个国家?

呵呵 回复 06-26 13:13
历史比小说还不要脸。古代的中华这片土地就跟现代的欧洲一样。语言都有差别。中国现在七大方言又不是假的。

断天涯~々人犹在 回复 06-26 11:22
黎民百姓,有神话记在蚩尤和炎帝好像是同一个祖先

TXN

TXN

11
2023-06-24 22:45

真的太难了,共和的时候才开始有意识得专门进行记载,之前的历史都是补记的,只能一边考古一边印证,夏朝基本就是个部落时代,又没有记载,只能通过考古去发掘印证。

湘宁 回复 06-25 13:42
很多甲骨被古人当成药吃掉了[横脸笑],不过即使没有被吃点,应该也很很少有对夏具体的描述,因为记录并不方便。

天草式十字凄教 回复 06-25 10:15
那年头的记录方式,要么口口相传,要么画画做成石器玉器。而刻石器那么麻烦又只能刻必须品,如标志,不能刻杂事。

ZHWOZHUO

ZHWOZHUO

9
2023-06-25 13:58

夏朝之前还有唐虞啊!中国的专家是只看着眼前的考古、自己瞎琢磨,就是不看老祖宗的古籍记载。欧洲荷马史诗都能当历史。我们正儿八经的历史古籍为什么不能作为考古参考?知道参商两个字吗?代表两个星星一个在最西面一个在最东面。帝喾的两个儿子老是争斗,一个叫实沈,一个叫阏伯。后来帝喾为防他们兄弟之间再争斗。把小儿子实沈派去大夏 参地,把大儿子阏伯派去商丘 商地。一个在最西头,一个在东头。杜甫诗里“人生不想见,动如参与商”意思就是像参地和商地相距那么远,人生一辈子都不容易再见了。参地在大夏,大夏就是唐虞,是夏朝之前的朝代国家。就是在山西陕西内蒙那一片。石峁遗址很可能就是唐虞遗址。古籍有多个故事和典籍还有词汇来解释描述这件事,考古学家们就是不看,只看考古出土的东西,可你考古出土的东西,即使再结合DNA检测,你也得看看祖宗记载的古籍,你才能溯源啊!

富贵墨池 回复 hourlee 06-26 11:04
夏不一定有文字,可能很多事就是口口相传

hourlee 回复 06-26 01:51
最服气你这种写一堆字的[笑着哭]你所谓的老祖宗记载,已经和夏朝差了 2000 年。中间传史多有遗漏,竹书和左传都有不少相悖的说法。考古学者读书不会少,现在痛苦的是没发现夏朝的任何文字

闲着没事随意说

闲着没事随意说

9
2023-06-25 07:37

石峁C2e1b2 oz,是我的直系祖先。

清清苹果香

清清苹果香

8
2023-06-25 02:26

400万就是一个村庄的范围,就是为了凸显大,单位换成米!100万就是1平方公里!他们是夏时期遗址,可未必是都城!难道只发现了两个,都城就必须是这两个之一?什么逻辑?不过才1平方公里的一国都城?我们村在镇里属于中上大小,住宅区域0.5平方公里,地域范围7平方公里!一个都城这个大小合理么?充其量算一个居住聚集的点,一个小城镇。

神之羽翼 回复 06-26 16:37
唐朝,离那个时候已经过去两千多年,快三千年了。唐朝离那时候已经过去两千多年快三千年了,人口增长了几十倍。别说三千年的时光,你现在所在的城市人口,和百年前比一下,多了多少人?这才百年时光,你再到退回去三千年看看。

清清苹果香 回复 06-26 23:40
有啊,几十年常有挖墓的,管的严了才消停,小时候不懂事,还把人家的骨头踩个稀碎,那时候脑子抽的,总想把头骨上的那几个牙齿踩下来!

就是这么666

就是这么666

7
2023-06-25 09:05

为什么晚期的都城一定要比早期的大?

网名形式而已 回复 06-25 20:16
但城市肯定是越建越大的

网名形式而已 回复 06-25 20:15
他说的不是都城吗?

用户16xxx45

用户16xxx45

6
2023-06-25 06:16

蒙古族、满族进驻中原,赵佗进驻越国怎么讲?

沙漠之魂

沙漠之魂

6
2023-06-25 06:49

西来的祖宗东来的娘,自诩为中华发源地的某阳其实是东西两大文化的结晶,遗址可以猜测,但是DNA绝对不会作假[笑着哭]

用户49xxx60 回复 06-26 06:56
仰韶文化不知道?

Psychopathic 回复 06-26 06:31
[大哭]你以为古代是现代,今天北京明天广州?

黄军校

黄军校

6
2023-06-25 12:43

大陆漂移说,大洪水传说。大陆还是一块的时候大洪水,太早了,记载不精确,人们都在一块大陆上,大陆漂移后分开了。纯属瞎猜

可乐 回复 06-26 10:01
我也猜有大陆漂移和大洪水,但和你猜的有点差别,大陆漂移应该比人类历史早上亿年,地球有没有生物都两说,即使有估计也全灭了一次,洪水我猜是和明朝的小冰河差不多是一场大范围的气象现象,大概地球又经历了什么波折吧

用户13xxx06

用户13xxx06

6
2023-06-25 08:18

北方汉族………,到元朝时是北人南下,明朝时是南人北上,DNA这东西是明摆着的,但是你不清楚它先去那里,只能阶段性的证实,但更理解不清

理在事先君

理在事先君

6
2023-06-25 10:11

总之非要往"竹书"或夏商周工程纪年套,就是顾此失彼,短胳膊露腿。

方寸易安 回复 06-25 21:11
文人拿钱办事,不寒碜

天章小神

天章小神

6
2023-06-25 10:51

一个国家只能有一座城市??

岳麓漂湘 回复 06-27 13:21
华大就可以做基因研究,还要去西方国家做?你是不是生活在1840年的大清?!如果你觉得DNA不对,那请你说出来是什么地方有问题,以及你替代DNA研究的办法。最搞笑的是,无数动物研究能够验证的研究结果,到你这就成了阴谋论了,你是活的多无知多阴暗啊[横脸笑]

天章小神 回复 岳麓漂湘 06-27 15:35
你这么幼稚你爸妈知道么

专治苍蝇各种不服

专治苍蝇各种不服

6
2023-06-25 13:48

中国考古要向西方同行多学习,只要有需要就一定能有发现,多干点为自己脸上贴金的事很难吗?

云语者

云语者

5
2023-06-25 00:40

讲真的,我觉得咱们汉族应该是广义上炎黄文明各个部落族裔在时间的长河下最后融合出来的,入夏则夏么,毕竟犹太人都同化了。我们跟阿拉伯那种民族宗教文明是两个概念。

神之羽翼 回复 06-25 11:05
汉民族本来就不是一个单一的族群,而是不断发展融合的。

鱼之乐

鱼之乐

5
2023-06-25 07:49

这不正好证明了夏朝以前还有虞朝?古人诚不欺我。

落雨

落雨

5
2023-06-26 08:42

石峁遗址作为夏都时间太早太长,有没有想过,夏部落早就有了,作为后来广义部落国家联盟首都也正常啊,在这之前是人家单纯夏部落的核心城市,后来夏成为天下共主,石峁作为夏朝都城是顺其自然

21346265

21346265

5
2023-06-25 10:12

为什么商朝就不可以同时拥有两个城[汗]?

青山大河 回复 06-25 20:33
如果有两个会有史籍痕迹或者传说的

21346265 回复 青山大河 06-25 21:18
哈哈,就是因为没有文字记载,为了证明才那么难啊

Simmer

Simmer

4
2023-06-25 09:13

难道不会有外族入侵,被迫西迁的道理。东周就发生过,而且西迁实力下降,新的都城自然比原来的小,说不定人口与文化,也发生的新的变化!

用户68xxx70

用户68xxx70

4
2023-06-25 09:52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民族的传承应文化传承为核心,DNA之类的东西不必看得太重。

用户68xxx70 回复 06-26 08:50
你确定懂了我的意思?

君陌 回复 用户68xxx70 06-26 13:50
文化大过人种?本末倒置,现在是在塑源,除了dna.文化你用什么来证明

海边漫步

海边漫步

4
2023-06-24 23:35

强弱无定势,也可能是打仗输了跑到南方。

一个人走路 回复 06-25 08:46
嗯,很有可能呀

温暖的希望

温暖的希望

4
2023-06-25 07:44

就算证明玉皇大帝真的存在又如何

晨钟暮鼓

晨钟暮鼓

4
2023-06-25 06:40

郭XX给你多少钱?不提这玩意儿不会说话?

用户83xxx97

用户83xxx97

4
2023-06-25 10:33

发现的城市为什么一定是都城?是夏朝除都城外的其他城市不行吗

o不告诉你我暗恋你3

o不告诉你我暗恋你3

4
2023-06-25 23:54

过去的历史我们不得而之,我们可以去想像它的雄伟,但是不要去猜测和设想它的历史 轨迹,我们根本不了解,不知道,不要去把自己的,假设,当成历史

用户14xxx31

用户14xxx31

4
2023-06-25 19:31

小编这标题写的,你不这么写我看都不会看一眼

用户86xxx85

用户86xxx85

3
2023-06-25 06:28

连一楼半的三星堆遗址都说不清道不明 居然越过二楼的商 直接到三 四楼的夏朝和虞朝胡逼咧咧 中国历史妥妥的笑话 中国考古都是史盲 没一漏网 代表国家历史最高水平的考古 烂的彻底可耻 如果中国先祖古人 在天有灵 一定会指着考古这些蠢货 用多如牛毛的记载文献把这些怂货给坑埋了

陪你聊历史 回复 06-26 12:31
呵呵,骂人太简单了

独坐孤城

独坐孤城

3
2023-06-26 09:51

养了一帮子闲人,往后研究不好吗,现在就是研究出来了你是全世界的老祖宗,又有什么用,你在别人眼里该是咋样还是咋样

坎坎兮伐檀

坎坎兮伐檀

3
2023-06-25 21:22

陕北在秦汉时代是一大片原始森林,此处又有黄河流过,黄河的得名是黄帝部落,而不是后世的黄泥水。黄河在秦汉和秦汉之前,水是清的,炎黄部落在此形成。关键史书对于夏的记录非常少。

浮云游梦

浮云游梦

2
2023-06-24 23:12

考古迁移考不考虑气候和政治因素,就像汉朝的东西都长安洛阳?东西周的镐京和洛邑?

用户18xxx86

用户18xxx86

2
2023-06-25 07:40

汉族本来就是多个民族的融合体,炎黄子孙也不是只有两族后裔。

yami

yami

2
2023-06-25 11:36

大禹那时候本来就是部落联盟时期,同时期多个都城其实就是多个部落

如烟过客

如烟过客

2
2023-06-25 12:12

样本量才是关键

王冠云

王冠云

2
2023-06-26 07:51

据说匈奴是夏朝被灭之后的苗裔跑到北方。还有就是传说夏朝古都安邑,在运城盐湖区,那有没有人科考一下

大圣

大圣

2
2023-06-25 18:05

剪不断理还乱

悟空

悟空

2
2023-06-25 23:39

都闲的没事干

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

2
2023-06-26 12:10

都特么在瞎猜[点赞]

历史的瞬间

历史的瞬间

1
2023-06-25 09:00

DNA不会骗人,但样本会骗人。怎么确认样本来源于当地人而不是抓过来的奴隶

午夜街边游荡

午夜街边游荡

1
2023-06-25 13:11

骗经费

带我去流浪

带我去流浪

1
2023-06-25 10:10

文化认同大于血缘认同

可乐 回复 06-26 10:13
这是现代,而且是近几十年,现在还有一些山村血缘认同大于文化,鬼子皇室还内部交流,更不用说封建社会,奴隶社会,血缘认同绝对大于文化认同

刺客的自我修养 回复 06-25 13:49
人与人交互是基于信任~信任的基石在于两者价值观是否相同~文化要花时间后天学习~血缘优势就大很多~小动物都知道给他食物的人不会伤害他~当然这只是一种本能认知~

郭宇

郭宇

1
2023-06-25 14:18

石峁灭亡的原因 主流观点是气候变化 干旱了好几年 所以居民都跑了

用户17xxx31

用户17xxx31

1
2023-06-25 16:28

夏朝应该在南极圈外,当时的人跑进南极圈里出不去了,才建立的商朝。为什么看不到龙,龙在南极圈外呢。

系你老豆

系你老豆

1
2023-06-25 14:46

九十年代中法联合发表过夏朝在红山文化地区的论文

黑金刚

黑金刚

1
2023-06-25 20:15

我还以为历史上真有“阿依土鳖公主”其人[得瑟][得瑟]

杯杯

杯杯

1
2023-06-26 11:45

看看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妇好墓出土的,属于家族墓,可是三星堆呢?那可是特大型的坑!我一直不认为二里头就是夏,充其量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聚集区。

微笑设计师

微笑设计师

1
2023-06-26 12:41

当出现所谓说不通的情况,其实是你的设定有问题,被固有思维束缚了

阿白

阿白

1
2023-06-26 13:08

之所以现代汉人和石卯血缘更近,那是因为周人的崛起,姬周来自于石卯!

许斌

许斌

2023-06-25 07:00

文化和基因本身就是两个概念的事情。分析一下隋唐皇帝们的基因,全都不是纯正汉人血统,谁说他们没把汉文化发扬光大了。清华美院一群中国人,还不是崇尚欧美的审美观[呲牙笑]

老张

老张

2023-06-25 00:16

一个专门抹黑二里头的黑子写的狗屁文章,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笑死人了。海岱文明比中原文明更早,与中原文明血统更接近,但是它就是海岱文明而不是中原文明。更别说什么可笑的石峁文化,文物的形制与中原文明没有多大血缘,更像后来犬戎、义渠戎的先辈。

跨越时间的长河

跨越时间的长河

2023-06-25 06:00

基因的战争

默默47069855

默默47069855

2023-06-25 09:06

讨论这玩意有意思吗?

零下三十八度

零下三十八度

2023-06-25 18:03

那个时候也许就是诸国并存

用户17xxx37

用户17xxx37

2023-06-25 12:10

提出夏鲧的活动区域并不在河南的崇山,而是在陕北一带。>>>陕北这种地方需要治水吗?

守心自暖

守心自暖

2023-06-26 01:21

核战争结束,各种基因突变有了山海经!再后来人造人才有了现在的人类繁荣!

用户10xxx88

用户10xxx88

2023-06-25 21:30

夏之前还有虞朝

开封书剑

开封书剑

2023-06-25 23:52

认认真真看完了。

漠漠云山

漠漠云山

2023-06-26 08:22

龙山文化是章丘大葱的龙山吗???

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

2023-06-26 12:10

我个人认为夏都在南方,大禹是彝人,十万昆仑关于山海经大洪水的论述,还是有道理的,上古时代地形与现在不一样,现代的祖先应该是大洪水过后从青藏高原下来的,所以汉人西来不是从中东来的,大洪水淹没了太多秘密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2023-06-26 14:14

把黄河挖了中国历史还能推进一万年

秦皇汉武

秦皇汉武

解读过去,记录当代,做史学社会化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