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极度忽视的人类智慧:思考未来的能力

衷心书院 2025-01-14 05:25:08

来源:中信出版集团新书《终局思维》

试想一下,你穿过一片茂密的森林,紧接着,突然发现自己站在一扇厚重的铁门前。门上挂着一块很朴素的牌子,上面写着一行字——“通往未来的道路”。带着一丝好奇,你决定走过去看看。没过多久,你来到了 20 年后你居住的那个社区。你回到家,看到了20年后的你从屋里走出来。

见到这个未来的自己,你脑袋里应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排在问题清单前面的可能是关于健康、金钱、职业和个人幸福感的问题。不过,在开始对未来的自己刨根问底之前,你是不是应该花点时间考虑一下这些问题:当你通过那扇大门回到现在时,你与未来的自己的对话将如何改变你今天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其实我刚刚描述的场景来自美国星云奖得主姜峰楠的中篇小说 《商人和炼金术师之门》。正如这篇小说名字所暗示的那样,作者通过一个商人的口吻,描述了他去拜访一位拥有魔法之门的炼金术师的故事。这扇门可以让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己相遇。这个故事十分精彩而生动地解释了时间旅行的概念。其实我们人类相当擅长时间旅行,当然,并不是通过无数科幻小说所展现的那种方式,而是在我们的脑海中实现。

当神经成像研究还处于很早期的阶段时,研究人员就在探索一个问题:当我们在休息时,特别是在不想任何事情时,我们的大脑都在干什么?参加实验的志愿者被要求静静地躺在类似扫描仪的仪器中,然后让他们的大脑进入休息状态。进行这项早期研究的科学家一开始是期望大脑不活跃时看起来像一张白板,就像你刚刚关掉电视时的样子。

然而,他们却发现了一种现在被称为“默认网络”的东西。比如,当我们想到正在做的演示文稿时,这个默认网络就被激活了……进而让我们想到这次演讲对我们的职业前景意味着什 么……进而让我们想起好像忘了给同事发关于这次演讲的研究报告,尽管之前承诺过给他们……进而又让我们想起今天就要跟进的其他事情。突然,我们就想起了下周要给父亲买生日贺卡,然后我们就开始回想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他是一个怎样的父亲。片刻之后,我们就会畅想 10 年后,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我们可以教给他们的又是什么呢? 在几秒钟的时间内,我们的思想可以从现在转到近期或遥远的未来,然后回到现在,再回到过去,再跳转到遥远的未来。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时间旅行。

做到这件事是如此轻松,以至于我们常常忽略它的重要性。休息时,我们的默认网络就会跳出来,支持这样的心理时间旅行。正如史蒂文 · 约翰逊在《纽约时报》上所写的那样,我们拥有的这种时间旅行的技能,可能是“人类智慧的决定性属性”。 心理学家马丁 · 塞利格曼认为这种“思考未来的能力”,让我们与其他物种有所不同,也有人把这种“思考未来的能力”称为终局思维

既然我们可以轻松做到一场贯穿过于与未来的心理时间旅行,我们人类具有“思考未来的能力”,拥有终局思维的能力,为什么我们依然还会做错很多选择,留下许多遗憾呢?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教授哈尔·赫什菲尔德在《终局思维》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未来自我。他认为,我们多数人把未来的自己视为陌生人,而人类倾向于以利己的方式行事,那还有什么理性的理由让我们为未来自己的利益努力呢?

《终局思维》中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案例,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艾米丽 · 普罗宁做了一项测试:第一组测试者被要求描述他们正在吃的一顿饭(她是在大学食堂对他们进行的调查)。当测试者写出他们吃的食物时,他们主要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另一组测试者则被要求描绘遥远未来的某顿饭(对这些大学生来说,是“他们 40 岁以后的某段时间”)。这组人表现出一个关键的区别: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第三人称来写,而不是第一人称。 他们在图像中看到了自己,仿佛他们是现场的目击者。例如,他们用“他”或“她”来描述未来的自己,而不是“我”。

普罗宁教授想知道这种视角的变化会有什么后果,我们是否也会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对待未来的自己?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她询问了人们在喝下一种令人作呕的饮料时的感觉。在调查研究中,第一组人被问及他们愿意喝多少这种饮料——是真的要喝进肚子里。第二组人也被问及他们会喝多少,不过他们被告知,由于管理问题,他们无法马上饮用饮料,下学期开始才可以(如果到时候不喝,他 们将失去参与这个项目而获得的学分)。结果显示,如果是现在就喝,人们通常决定喝大约 3 汤匙。如果下学期才喝,差不多半杯。

这个实验表明,在很多方面我们不仅把未来的自己看作其他人,也把未来的自己当作其他人来对待。如果我们把未来的自己想象成其他人,那么我们为什么有时对他们很糟糕就有答案了,不为那些显得遥远的陌生人节食、存钱或锻炼身体是可以被理解的。

哈尔·赫什菲尔德教授认为,我们与未来自我的关联越紧密,就更倾向于用终局思维的模式决策,往往会更愿意存钱、更频繁地锻炼,并做出道德水准更高的选择。而未来自己的 “他者化”越强,则越容易做出不利于未来的选择。

那么,如何建立与未来自我的关系?

哈尔·赫什菲尔德在《终局思维》书中提到了他们做过的一个试验:他们在一间房间挂了一面虚拟镜子,如果你走到镜子的前面,会看到今天的你或者是未来已经年老的你。为了确保参与者完全投入,他们会让参与者花几分钟的时间和镜子里的自己说话。之后取下他们的 VR 眼镜,再把他们带到隔壁房间,让他们填写一系列问卷。其中一个问题是关于财务决策的:如果你现在收到 1000 美元,你会如何分配这笔钱?你会为了奖励现在的自己而进行短期投资,还是会选择长期储蓄,以确保未来的自己得到照顾?

结果显而易见,与年老的自己对话过的参与者,在财务决策上,会更倾向于长期储蓄。后来他们又和一家大型墨西哥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他们给大约 5 万名银行客户发邮件或者短信,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投钱到他们的个人养老金计划的账户,虽然所有的客户被鼓励为未来存更多的钱,但只有一半的人被允许“见到” 未来的自己。 事实证明,那些看到更老的自己的人,不仅增加了向账户缴款的金额,还增加了他们的储蓄金额。

这些类型的干预措施对小孩子也有影响:如果让学龄前儿童画出未来的自己(一天之后的自己)的画像,并描述这些未来的自己的经历,他们接下来也会展示出更好的计划能力。

所以,如果你希望能与未来自我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不妨可以与”年老的自己”多对话,现在市面上有不少智能软件,可以根据当下的样貌,模拟出未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样子,花一点时间与未来的自己对话,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改变现在的行为。

除了与年老的自己对话,给未来的自己写封信,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也是Future Me网站建立的动机。在《终局思维》中,作者提到一个案例:千岛佑太和威尔逊要求数百名高中生和 3 年后的自己通信。那些写了信学生报告说他们与未来的自己关联感更强,也更有动力参与职业规划和认真复习考试。

作者还提到了一个建议:与其以年为单位来考虑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时间,不如以天为单位来考虑。研究人员尼尔 · 刘易斯和达芙娜 · 奥伊瑟曼要求数千名研究参与者这么思考,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人们被要求思考 10950 天后退休时,他们比与那些被要求思考 30 年后退休的人开始做储蓄计划的时间早 4 倍。

无论是将日历从按年计算转为按天计算,回溯时间,促进当下和未来的自己之间的对话,还是与自己老去后的图像互动,与未来的自我通信,这些解决方案都有助于润滑我们时间旅行机器上的齿轮,最终使我们未来的自己更接近现在的自己。

很多人会说,我们与未来自己的关系越发亲密,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牺牲当下的需求与欲望。关于这个问题,《终局思维》的作者也提到了一些建议,来最大程度弱化当下的牺牲,这些建议可以总结为4点:诱惑捆绑;离题沉浸;化大为小;适度让步。

l 诱惑捆绑

试想一下,你在做一场试验,鼓励参与者去健身房锻炼的试验。一组参与者被要求只可以在健身房锻炼,另一组学生则被建议尝试将锻炼与一些更有吸引力的事情结合起来, 比如预先加载一些精彩有声书到参与者的手机上。结果会怎样?《终局思维》书中就有这样一次测试,相比那些只被鼓励锻炼的参与者,采用诱惑捆绑形式的参与者锻炼频率增加了 51%。

l 离题沉浸

如果我们需要做一些乏味但重要的事情,比如刷牙,那么我们最好同时做一些其他事情,这些事情会吸引我们一些注意力。这种“离题沉浸”策略区别于我们之前提到的 “诱惑捆绑”策略的地方在于,吸引人的任务只需要比无聊的任务稍微有趣一点。“诱惑捆绑”帮助你开始一种行为(比如去健身房),“离题沉浸”则让你在一项任务上坚持更长时间。 这一策略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职业场景。正如利伯曼所建议的, 如果一家公司希望鼓励员工认真洗手,可以在浴室的镜子上展示每日的新闻报道,以供他们阅读。如果你需要做一项烦琐乏味 的工作,可以在听有声书、播客,甚至是最喜欢的歌手新专辑的时候一并完成。

l 化大为小

试想一下,你想要买一张8000元的 床垫,这对于多数人来说,应该都是一笔大钱。但是如果你能用那张床垫10年,你每晚的花费大约就是2块钱。这样的话术,会不会让你觉得便宜了很多, 这种“化大为小”的策略,在消费领域我们经常见到。但这确实是另一种让当下的牺牲变得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

l 适度让步

你可能听说过FIRE 社会运动, 这个运动的成员致力于实现经济独立的生活,使自己能够在 20多岁或 30 多岁就提前退休。为了实现这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 标,他们大幅削减开支,并进行大量的储蓄(多达收入的一半或 更多)。 当然,有些人的确靠这种俭朴的生活方式过得很好。

但有一些尝试过这样做的人也已经意识到,为了将来能够不工作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可能会让他们现在付出自己不愿意付出的代价。利萨·哈里森就是一个例子,她参加这项运动两年了。她曾经喜欢睡前看 HGTV,周五出去吃比萨,以及每周日在我们最喜欢的市中心喝咖啡。参加运动后,她砍掉了这些活动的预算,但是她觉得放弃这些东西是以每天的幸福快乐为代价的,她的幸福感直线下降。这最终导致她退出了这个运动。

没有任何一本指南能告诉我们如何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理想平衡点。对利萨和她的家人有效的方法,对你来说可能并不适用。然而,思考一下何时放纵自己,或何时克制自己是有意义的;思考何时优先考虑我们的现在,或何时优先考虑我们的未来也是有意义的,这或许有助于我们长久地保持生活的平衡感。

让现在的付出变得更容易的最后一种方法就是偶尔让步。 选择跳过牺牲某些东西,去尽情享受那些虽然需要投入时间和金钱,却能同时带来另一种财富的体验,这不仅能让未来变得更美好,也能让当下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0 阅读:5
衷心书院

衷心书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