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将母亲骨灰放家中五年,山东表示愿意接纳,李讷:还不到时候

今人说史 2025-03-26 09:50:34

1940年8月的一天,延安中央医院中发出了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出生了。

不久,听闻消息的毛主席连夜骑马赶到了医院,看着怀着睡得正香的女儿,毛主席真是搂着看不够,抱着亲不够,尽享天伦之乐。

由于在母体中缺乏钙质,李讷出生后头特别大,医院副院长的女儿也是这种病,大家叫她“冬瓜”,于是把李讷叫作“南瓜”。后来,李讷长得越来越像毛主席,大家又叫她“大帅”。

据当时照顾江青母女的护士回忆,当时江青还比较温和,和医生护士相处融洽,几乎无话不谈,但后来为何变成那样,谁也想不通。

三年后,江青再次怀孕,又来到了中央医院。但这一回江青是来做人工流产的,因为她被确诊患上了肺结核,为了胎儿的健康,再加上江青本就没有留下孩子的打算,所以医院为她做了手术。

从此江青再未怀孕,李讷成为了她与毛主席唯一的孩子。

按理说,江青会将全部的母爱都放在李讷身上,但实际上,她们母女二人的关系总是带着一些疏离。

江青不止一次跟工作人员说过:“我生下李讷就是一个失误。我怀她的时候就不想要她,可是主席喜欢小孩子,我也只好生下她了。”

尤其是在李讷长大后,这种疏离感就越来越明显。比起母亲,李讷与父亲的关系似乎要更好。

青春期的女孩总有一些烦恼,1961年步入大学后的李讷变得孤僻起来,不爱与人交流,不似往日会敞开胸怀大笑,也很少往家里写信。

还是细心的毛主席注意到了女儿的变化,写信询问女儿是否有烦恼,最后才使李讷打开了心结。

杨银禄是江青身边的秘书,也见证了李讷与母亲之间异于其他母女的相处模式。

1965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李讷被分配到解放军报社工作,繁忙的工作和日常的琐碎,让李讷精神和身体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所以没过多久,李讷的体质明显下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母亲的江青不是关心女儿的身体健康,而是更多地关心如何通过李讷控制更多的权力。”杨银禄回忆说。

在江青的操作下,李讷前后担任北京市平谷县委书记、北京市委书记等职务,她的身体状况更差了。

到1970年下半年,经毛主席的同意,李讷被送到了江西“五七”干校,一面放松心情,一面参加劳动锻炼增强免疫。几个月后,李讷身体有了明显改善。

又过了一年,毛主席收到了女儿的一封信,展开一看原来是结婚申请书。李讷表示自己在“五七”干校找了一个男朋友,对方是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服务员,人品良好、积极上进、很关心人,所以请求结婚。

毛主席向来提倡自由恋爱,而且还鼓励儿女不要找高干子弟结婚,要找一个农民结婚,找一个工人结婚。如今女儿与一个普通人相爱,毛主席自然不会阻拦,于是便在结婚报告上写下“批准”二字。

为了让女儿顺利结婚,毛主席还在信的最后写道:“孩子的婚姻由孩子自己决定,我们不宜干涉。”之后便将信让人送到了江青手里。

杨银禄回忆,江青看到信后闭目不语,因为毛主席已经明确地表达了意见,她不好表示相左的意见。但江青迟迟不表态,无声诉说着自己对女儿婚姻的不满意。

李讷最终还是结了婚,可还没过多长时间,便因种种原因离了婚。

离婚时,李讷已经怀有身孕,感情的失败和沉重的身体让她的生活变成了一团糟,刚刚有所好转的神经衰弱症更加严重了。同时,她对母亲的态度也慢慢发生了变化,由刚开始的惧怕,转变成了不理不睬。

1972年,李讷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儿,当杨银禄报告给江青时,她并没有表示出高兴的样子。在杨银禄询问她是否高兴时,她却说:“生孩子有什么可高兴的。”这并非一个母亲该有的反应。

李讷与母亲带有疏远的关系一直持续到1976年以后。

当时,江青失去了自由,在所有的亲朋好友中,只有李讷肯前往看望。但即便是这样,江青与女儿也时常争吵。

有一次,江青要李讷给当时的领导人写个便条,要求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李讷当场就拒绝了,引来母亲的一阵咆哮。

到1990年,李讷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淡,她去看望母亲的次数与同母亲待在一起的时间,比以前明显少多了。

不过血浓于水,母亲永远是母亲,这种感情不能被其他代替,即便对方有再大的错误,亲情也不会断。

1991年,77岁的江青身体状况相当不好,她被确诊为患有咽喉癌,却数次拒绝了医生为她开刀的要求。或许是病痛的折磨,或许对处境和前途的迷茫,或许对现状的不满和绝望,江青最终走上了绝路。

由于情况特殊,当时无一人知晓江青已经去世,一直到6月4日晚,新华社才公布了其死讯。收到消息的李讷重重赶到解放军总医院,领回了母亲的骨灰。

有关江青墓葬选址一事,秘书杨银禄在采访中表示,江青在狱中曾留有遗嘱,希望死后藏回山东老家诸城。

这一消息被诸城领导人得知,1996年的时候他们找到另一个秘书阎长贵,让他转告李讷,表示诸城老家有凤凰墓地可以接受江青的骨灰,可埋坟,也可立碑,并说人已经死了,如李讷同意,他们可以派车去拉。

此时李讷将母亲骨灰安置在家中已有五年,墓地迟迟没有选好,但当阎长贵将诸城领导的意思向李讷传达后,她却说:“现在还不到时候。”

李讷也有自己的打算,毕竟母亲生前做过太多错事,给许多人都留下了心理创伤,如果着急入土,恐被人毁坏。而且作为母亲唯一的女儿,李讷也想尽一尽孝心,清明节也想祭拜一下。

于是直到2002年,李讷提出将江青葬于北京的建议。在相关部门批准后,她自掏腰包,花了五六万丧葬费,将母亲葬在了北京西郊福田公墓东南隅,这里还埋葬着清王朝最后一位摄政王载沣、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还有钱玄同、钱三强等著名人物。

江青的墓并不惹眼,墓碑上刻着“李云鹤之墓,女儿女婿、外孙敬立。”李云鹤是好江青的曾用名,之所以这样刻,足见李讷的用心,她并不想让别人知道母亲葬在这里。

0 阅读:44
今人说史

今人说史

专注经典历史剧解说,行走历史长河中,坐看风起云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