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三阳经的简称。《黄帝内经》中说阴阳是化育生命的本源,生命的诞生,是因为天地阴阳二气平衡,交替运动,即“生之本,本于阴阳”。伤寒论中也延习了这种思想,先分阴阳定性,然后根据脏腑经络所含阴阳量的大小把阴阳各分为三分。太阳是巨阳,有三份阳气阳气最多;阳明是二阳,有两份阳气;少阳是一阳,有一份阳气。太阴是三阴,有三份阴气,少阴是二阴,有两份阴气,厥阴是一阴,有一份阴气。
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以三阴三阳为纲的,“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这是对辩证整体方向的指导。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六经不是单指六条经脉,六经每经都又分手足,比如太阳分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经络和脏腑相连,经络通行内外,运行阴阳,通行气血,输布津液,就好比大树的枝干;脏腑深藏体内,就好比大树的根基,构成了一个整体结构,因此六经包括十二经脉和所属脏腑,是将人体分为六个功能体系。
六经辨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经脉和脏腑的关系问题。二者的关系张景岳说是本末一样,就如上面所说。在辨证的时候必须把它们区分开来。邪气浅时病在经脉,邪气深时病及脏腑,邪气在那里,那里会出现相应的证候。例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经证,如同枝叶为病;当出现烦渴、身热、小便不利的太阳蓄水证时,就是太阳腑证,如同根本为病。
二、脏与腑、经与经是有相互联系的。脏腑相表里,阴阳的变化与病邪的出路以此为基础。例如,少阴病阳气恢复而能抗邪以后,有可能出现表病的证候,如一身尽热和尿血,就是少阴肾的邪气外出于膀胱。
古人把六经分证的方法概括为两句话。一、“经者,径也”。六经就像道路一样,是邪气进退的道路,在辨证时必须据经来认识。经脉各有分布特点,太阳经为表、少阳经为半表半里、阳明经为里。
二、“经者,界也”。六经病各有其界限和范围,包括发病脏腑、邪正关系、发病情况等等,所以在辨证的时候才能据经以认证。
《伤寒论》中都是据经而认证,据证而立法,据法而处方,提供了一种执简驭繁的方法。理法方药的“理”就是辨证之理,要明理必须先认识“经”这一关键环节。
杂学博记,学以归真博学广记,溯本清源,返璞归真,专注健康、科技、职场、手工等领域。本文由杂家归真原创,转载请注明。欢迎指正交流,喜欢请关注。
艺田农夫
好帖,多多益善。
说文化的文化人 回复 06-04 22:27
谢谢支持,欢迎大家把关心的话题写在评论区,我会作为后续选题,希望创作出更多大家喜欢的内容。
杂家归真 回复 06-05 10:37
欢迎把关心的话题写在评论区,我会作为后续选题,希望创作出更多大家喜欢的内容。
医者仁术
理法方药,辨证施治![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viprbh
不懂仲景六经不要在此误人子弟
.呆呆鹅.
收藏[点赞]
说文化的文化人 回复 06-04 22:28
谢谢支持,创作路上感谢大家的陪伴,我会继续加油的!
杂家归真 回复 06-05 10:38
谢谢支持,创作路上感谢大家的陪伴,我会继续加油的!
UC网友18xxxx2591
子午流注
UC网友11xxxx5227
谢谢作者的养生好文[点赞]
雪铁龙车主
太阳?阳明???这些名字???
viprbh
此经非彼经